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歌唱心理影响和支配着技能技巧的掌握及艺术情感的发生和发展,歌唱心理培养在声乐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歌唱者心理素质的内涵,阐述了歌唱心理在声乐演唱和教学所起的作用,并对如果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歌唱心理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田丁 《西江大学学报》2001,22(4):114-116
声乐教学训练声音技巧,掌握基本发声方法,培养好音乐表现能力等都很重要,但更应该注重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这对完成好课堂教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让良好的心理状态应用到发声训练中去,让学生的注意力能合理地集中和分配,正确运用好声乐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歌唱情绪,从而更好地完成声乐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3.
张贺香 《文教资料》2010,(34):100-101
声乐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是物理的、生理的,但更多是心理的。在声乐教学中,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歌唱信心,掌握歌唱技能.帮助教师顺利完成声乐教学的基本任务。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心理暗示对教学活动的影响,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声乐教学水平和学生歌唱水平的提高.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心理调控能力好,声乐技术掌握好,才能在歌唱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讲述什么为歌唱中的心理境界.论述声乐教师应注意对学生歌唱中心理调控的培养,善于把握学生心理特点,正确理解学生心态,这样才能够搞好声乐教学.  相似文献   

5.
在声乐教学中,人们往往比较重视歌唱的技能,技巧训练和培养,而容易忽视歌唱心理对教学与演唱所起的作用与影响.文章着重探讨了歌唱心理培养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在教学中如何进行歌唱心理培养和训练,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教学中心理活动起到很大作用,本文根据心理学和声乐学习的联系,浅析良好的歌唱心理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调整学生学习情绪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心理和控制能力,能激发学生对声乐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自觉地保持高涨的情绪来学习声乐知识,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声乐教学中,心理因素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教师须重视学生歌唱时的思维活动和心理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情绪,不断超越自我,培养学生积极自信的心理状态和丰富的想象力,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为准确、规范、完美地表现声乐艺术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8.
培养歌唱心理强化声乐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歌唱心理影响和支配着技能技巧的掌握及艺术情感的发生和发展,歌唱心理培养在声乐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声乐教师在强调声乐技能技巧训练的同时,也不能否定对学生进行歌唱心理培养的重要,要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积极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从多种渠道去优化声乐教学效果,提高声乐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9.
声乐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学语言、教学方式对学生予以心理引导,增强学生的歌唱欲望和信心,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动机,培养良好的歌唱意志品质,从而达到声乐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姜辉 《文教资料》2007,(19):175-177
歌唱艺术不仅是一门在舞台上展示个人歌唱技术、技艺的表演艺术,同时也是通过演唱者自身的“乐器”对歌曲作品进行艺术再创造。歌唱就是歌唱者在一定心理活动的调控下,使用自身“乐器”的过程。但是在声乐教学中,人们往往比较重视歌唱技能、技巧的训练和培养,而容易忽视歌唱心理对教学和演唱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本文着重研究歌唱心理培养在声乐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歌唱的心理状态,并探索声乐教学中歌唱心理素质的培养,以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