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李书安  赵晓敏 《内江科技》2014,35(11):111-112
<正>目的:在对高职生状态焦虑、特质焦虑、主观幸福感状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考察高职生状态-特质焦虑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对247名高职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高职生状态焦虑、特质焦虑、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年级、专业、是否独生子女上没有显著差异;2高职生状态焦虑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3高职男生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全国常模;4高职  相似文献   

2.
袁志岭 《科教文汇》2021,(12):176-177
高职生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其心理健康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该研究选取高职生人际信任、自尊和特质焦虑三个因素进行研究,采用整体-分层抽样对贵州省部分高职院校24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得出:高职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和自尊水平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在民族上,三个因素整体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年级上,高职生的特质焦虑水平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易娟  尚忠明  赵庆  李枚梅 《科教文汇》2013,(16):203-204
目的:了解地震后汶川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为震后开展心理援助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应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对汶川县第一中学的1500名在校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地震后汶川县中学生的SCL-90得分整体高于中国青年常模。男生SCL-90得分整体低于女生。不同年级学生的SCL-90总分存在差异(P=0.001)。其中初一年级的SCL-90总分最高,高二年级的SCL-90总分最低。结论:①灾后心理援助必须持续进行,特别关注女性的抑郁、焦虑和恐怖情绪。②灾后心理问题生大大增加,重点是低年级的学生。③学习压力与地震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适当的学习压力或许有助于地震后学生心理状况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张灏 《科教文汇》2013,(36):189-189,191
目的:调查芦山震后1个月当地初中生焦虑状态在年龄和性别上的分布。方法:在四川芦山4·20地震后随机选取370名初中学生,采用状态——特制焦虑量表(STAI)中特质焦虑部分进行调查。结果:(1)芦山地区初中学生在震后出现较为明显的焦虑状况,初中学生总体焦虑得分平均数为43.65,标准差为7.66;(2)该地区初中学生焦虑水平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二年级明显高于另两年级,初一年级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其余两年级;(3)性别维度焦虑水平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团体沙盘游戏疗法对大学生心理压力感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问卷筛选某医学院校大学生,结合自愿原则选择大学生心理压力感总分大于110分的学生72名,随机分为干预组(n=36)和对照组(n=36),干预完成后1周再次用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问卷进行测试。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干预组进行8周的团体沙盘游戏疗法干预。结果干预组干预后人际交往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心理压力、经济与地位压力、体能与生活压力5个维度的得分和大学生心理压力总分均低于干预前(p值均0.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团体沙盘游戏疗法有效降低大学生心理压力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某高校研究生应对方式、社交焦虑和自我和谐的关系。方法:使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交焦虑量表和自我和谐量表,采用简单随机取样,对200名在校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15.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研究生应对方式、自我和谐在年级、专业、来自于均无显著差异,社交焦虑总分得分研一显著高于研二,农村显著高于城镇;研究生在应对方式、社交焦虑和自我和谐各因素(除自我刻板性与积极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社交焦虑对自我和谐有较好的预测作用。结论:研究生的应对方式、社交焦虑对自我和谐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云南省759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云南省大学生的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明显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而偏执因子分明显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其他因子分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2)云南省大学一、四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要低于二、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陈秀兰 《科教文汇》2011,(11):124-125
本文采用学习动机策略调查问卷对某本科院校旅游专业二年级高职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本科院校高职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体上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同一专业同一年级本科生和高职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仅在内在动机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余各因子差异都不显著;2)高职生的学习成绩与自我效能和内部动机因子呈低度正相关关系,与考试焦虑和学习策略各因子不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研究广州地区医科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整群随机抽取广州地区三所医科大学在校本科生1000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①医科大学生有心理压力的比率为51.29%,其中,中、重度心理压力比率为21.2%:心理压力各因子中以学习、父母期望压力为重点;②不同分类亚群学生心理压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管理专业、年长生、高年级生、女生、农村生、未婚无恋人生、无学过心理知识生、非独生子女学生心理压力均比临床专业生、年幼学生、低年级生、男生、城镇生、未婚有恋人学生、独生子女学生、学过心理知识的学生压力更大.结论:医科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来源因素分析各占的比例表现出差异,不同人口学变量的大学生心理压力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应对不同分类亚群学生有针对性、差异化的教育和帮扶.  相似文献   

10.
本次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大学生中各个群体(高、低焦虑水平,男、女,城镇、农村)压力应对方式的差异以及大学生的焦虑水平、应对方式现状及其相关关系。方法: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应对方式问卷对24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当今大学生的焦虑水平普遍偏高,男生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城镇学生的焦虑水平与农村学生的焦虑水平没有显著差异。(2)学生群体中普遍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其中,消极应对方式中,男、女的压力应对方式差异具有显著意义,女生比男生更积极,而在积极应对方式上,男、女的压力应对方式差异并无显著意义。城镇、农村的压力应对方式差异不具有显著意义。低焦虑的学生更易采取解决问题、求助等积极地应对方式,而高焦虑的学生更易采取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的消极应对方式。焦虑水平与积极应对方式(各个因子)呈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各个因子)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陈郑 《科教文汇》2013,(18):175-176
目的:研究大学生感戴与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三者的关系。方法:采用董霞修订的大学生感戴问卷,段建华修订的总体幸福感量表以及Kessler10中文版量表,对武汉市3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53份。结果:(1)大学生的感戴水平存在性别差异(F=3.483,p〈0.05),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专业类型差异(F=5.793,p〈0.05);(2)大学生感戴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正相关,与心理健康存在负相关,三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分层回归分析表明大学生感戴和心理健康可以解释主观幸福感43.3%的变异。结论:女大学生感戴水平高于男大学生,文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理工科大学生;大学生的感戴状况和心理健康水平可以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感戴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越强。  相似文献   

12.
李敏 《科教文汇》2014,(9):138-139
目的:院通过研究高中生生活事件以及应对方式,深入探讨影响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过程院使用测量工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应对方式问卷》(SCR)对180名高中生的生活事件以及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院影响高中生的生活事件主要是学习压力、人际交往丧失和健康适应等,在解决方式上男生的“解决问题”因子明显高于女生(p〈0.01),在求助因子上男生与女生之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院高中生的生活事件多种多样,大部分高中生能够采用多种方式正确应对。  相似文献   

13.
贾天雨  井西学 《科教文汇》2012,(10):158-160
目的:为了解考研学生在备考过程中焦虑、抑郁的总体状况及其在可能影响因素上的差异。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含有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5项相关因素的调查问卷,调查了哈尔滨市两所本科院校的两百名考研学生,用SPSS16.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有25%左右的人出现严重的焦虑和抑郁问题;50%左右的考研学生出现了中等程度及以上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同时仅有5%左右的人,基本上无焦虑和抑郁症状。(2)焦虑程度在家庭经济状况、报考专业相关因素内部各水平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3)抑郁程度在考研原因相关因素内部各水平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4.
熊淑萍 《科教文汇》2013,(11):185-186,188
目的:对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的自尊、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对比。方法:以江西省某民办高校450名大学生,某普通高校43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尊量表(SES)、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康奈尔健康量表(CMI)进行测评。结果: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普通高校大学生;在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上,民办高校大学生显著高于普通高校大学生;普通高校大学生自尊水平显著高于民办高校大学生;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结论: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自尊、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探讨阅读疗法对医学类高职生人际敏感的影响,试图为高校大学生人际敏感倾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根据统计结果筛选出人际敏感因子大于2的大学生45名,对其进行为期一年的阅读疗法心理干预。结果:阅读疗法后45名医学类高职生人际敏感症状显著改善。结论:阅读疗法确实能改善医学类高职生的人际敏感。  相似文献   

16.
姚来琴 《科教文汇》2012,(16):174-176
文章通过对高职生心理状况的调查,以及对高职生心理现状的分析,阐述了加强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阅读疗法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通过实证数据说明阅读疗法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从提供书目、指导阅读到交互式活动,具体介绍了阅读疗法在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并总结分析了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胡小兰 《科教文汇》2012,(12):26-28
目的:了解大学生参与网络游戏的动机因素。方法:随机抽取361名有过网络游戏经历的大学生,采用《大学生网络游戏动机问卷》进行调查。结果:①享受乐趣动机因子得分最高,其次是人际交往、逃避现实,成就体验得分最低;②男生在享受乐趣、成就体验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4.01,P〈0.001;t=4.74,P〈0.001);③享受乐趣、成就体验和人际交往因子与每周的网络游戏时间显著正相关(r=0.29,0.29,0.26,P均小于0.001);④时间损失和舆论压力等外在动机与游戏时间相关不显著。结论:大学生参与网络游戏主要受至享受乐趣、成就体验、人际交往、逃避现实等内在动机的影响,时间损失和舆论压力等外在动机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林琳 《科教文汇》2013,(5):191-192
研究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旨在了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出其主要的心理问题,为更好地帮助学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侯军英 《科教文汇》2013,(36):190-191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已成为热点话题。本文在总结现代大学生所具备的创业心理品质现状基础上,着重讨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的内容,提出从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自信心等方面进行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  相似文献   

20.
王琰  孙娟 《科教文汇》2013,(35):188-188,190
为探讨团体辅导对在高校贫困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方面的效果,研究开展了为期7周的团体辅导训练。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团辅前后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总分与自我评价、信息收集、目标选择、规划制定、问题解决五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有显著提高(p〈.05),说明团体辅导对于促进高校贫困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提升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