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创造教育的开创者.他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为理论依据,以生活教育为核心内容,强调教学做合一;通过"六大解放"、"三个需要"和"一个条件"来解放、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同时采用启发、自动、手脑并用等方法实施创造教育.这种思想既具有中国特色,又与教育理论发展的新趋势相吻合.回顾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先生针对旧中国教育脱离实际的严重弊端,提出旨在造就创造型人才,培养创新精神的创造教育思想是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为理论依据,以生活为教育内容,强调教学做合一:通过"六大解放"、"三个需要"、"一大条件"来解放、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创造力的创造教育.它不仅为中国教育理论宝库作出了独特贡献,而且对于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5,(56):109-110
计算机教学是教和学的统一,这两者不可脱离,只有做到"教学做"合一才能取得良好的计算机教学效果,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理论的具体体现,"行是知之始,行是知之成"是陶行知先生的重要教育思想。现阶段,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合理运用陶行知理论撑起高效课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陶行知理论进行了概述,其次分析了中专计算机教学现状,最后着重探讨了陶行知理论撑起高效课堂的具体措施,希望为计算机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为理论依据,以生活教育为核心内容,提出了“六大解放”、“三个需要”和“一个条件”,强调教学做合一。同时采用启发、主动、手脑并用的原则和方法实施创造教育。回顾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对我国现代初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仍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最早形成的一个基本原理。"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根本方法,也是生活之说明,更是教育工作者应当学习的教育之"方法论"。努力学习、实践、研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对于推进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一代新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学生在"做"中学陶行知认为:"行是知之始。"科学教育中教师应着眼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根据教材和学生心理特征,运用现代认知理论,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实  相似文献   

6.
郑世俊 《考试周刊》2010,(40):216-217
陶行知先生针对旧中国教育脱离实际的严重弊端,提出旨在造就创造型人才,培养创新精神的创造教育思想是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为理论依据,以生活为教育内容,强调教学做合一;通过“六大解放”、“三个需要”、“一大条件”来解放、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创造力的创造教育,它不仅为中国教育理论宝库作出了独特贡献.而且对于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半个世纪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掷地有声地提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创造教育”思想,成为我国近现代“创造教育”的倡导者、开辟者、先行者。他的思想主要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为理论依据;以培育具有集体精神的“真善美的活人”为目标;以生活为教育内容,强调“教学做合一”,主张解放、培养并发展儿童的创造力。这是一种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反映现代教育理论发展趋势的新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史上乃至世界教育思想领域的一笔珍贵遗产。今天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中,认真挖掘、整理、借鉴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仍有十分重要的启迪作用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是伟大教育家陶行知所创立的教育理论.当我们再次研究他在80多年前提出的这些理论时,发现其中体现的教育思想正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最新教学理念.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9.
<正>"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是伟大教育家陶行知所创立的教育理论。当我们再次研究他在八十多年前提出的这些理论时,发现其中体现的教育思想正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最新教学理念。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  相似文献   

10.
论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创造教育的开拓者。针对旧中国教育脱离实际的严重弊端,他提出旨在造就创造型人才,培养创新精神的创造教育思想。这个思想主要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为理论依据,以生活为教育内容,强调教学做合一;力图通过“六大解放”、“三个需要”、“一大条件”来解放、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同时采取启发、自动、手脑并用等方法实施创造教育。这是一种既具有中国特征,又反映现代教育理论发展趋势的新的教育理论。它不仅为中国教育理论宝库作出了独特贡献,而且对于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学具操作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非常重要。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对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和掌握数学概念、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赵继孔 《天津教育》2021,(2):146-147
学习语文,传统的观念是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对于阅读和写作,尤其是写作方面,大多数人都认为是一件比较容易凸显个性的事。因为学生的社会经历不同,对客观事物的看法不同,基本知识储备量不同,写出来的作文也是风格迥异、各有千秋。实践教学中,如何写好一篇作文的开头,需要技巧,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了一半。  相似文献   

13.
课堂引入在教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增长求知欲,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性,使学生的思维进入最佳状态,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验引入法、讲故事引入法、情景引入法、问题引入法、复习引入法等教学方法在物理教学中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开篇提出如何在教学中运用“迁移”围绕论点,首先从知识的系统性,教材的有序性,从教学实际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以及训练方式选择上出发,论述了强化认知前提,促进顺向迁移;针对后继学习也可能会对先前学习产生某种影响,论述了加强新知内化,巧用逆向迁移,最后论述在教学中要增强教学预见,力戒“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作用”的负迁移,让正迁移在教学中的运用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15.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成人教学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一系列新的主张,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于人类学习机制的理解,并正在成为世界各国进行教学改革的一种主导理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成人教学改革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成人教学改革中,教师理应正确地对待知识;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实施多元化评价。  相似文献   

16.
消解与重构:新课程情境中的教师权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师权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使学生信服的威望和力量,它是教师有效行使教学权力、保障教学有序进行、获得预期教学效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新课程的实施正在使传统的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以及师生关系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而消解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知识权威、文本解释权威和法定权威的形象。因此,有必要确立新的教师权威观念,重新建构新课程的教师权威。  相似文献   

17.
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涉及到教育观念的更新。应处理好三个关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树立四个观念,即为社会服务、以实践为标准的教育观,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相结合的知识观,全面发展、有实践创新精神的人才观,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的教学观。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的实施正在使传统的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学习观以及师生关系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而消解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的制度权威、知识权威和人格魅力的形象。因此,有必要确立新的教师权威观念,重新建构新课程的教师权威。  相似文献   

19.
教师基于自己的学科知识、经验等,借助于“课例学习+行动跟进+经验打磨+实践反思”等“行动学习”策略进行教学设计,实现有效教学,不断重组、提升学科教学知识。通过强化教学设计(实践),解决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在实践中传递、积累数学教学知识,在反思体验基础上改进课堂教学,发展数学教学能力,提升数学教师的数学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20.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一种重要的师生间对话行为,提问是否有效取决于学生学习的效益。通过有效提问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构建和增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研究认为有效提问应树立对话新理念,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为目标,以创建和谐、积极的课堂学习环境为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