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跨学科理念滥觞于美国,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下,由单一学科向跨学科的结合与转变不仅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解决日益复杂的现实社会问题的客观需要。当代科学发展与知识创新越来越呈现出学科交叉、融合、渗透以及整体化的趋势,新的知识生产呈现跨学科性的基本特征。知识贵为整体,过度分化的学科知识消解了社会科学研究者对复杂的社会事实与问题的认识能力,以及消解了作为整体的思想活动的能量。跨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受复杂问题的解决需求与知识创新的驱动而生,美国研究型大学重审原有培养"学科守门人"的博士生培养模式,将跨学科理念融入博士生培养全过程。跨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逐渐成为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博士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本研究通过对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社科类博士生跨学科培养的理念与实践以及组织制度保障进行研究,为其他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培植发展新兴交叉学科、构筑跨学科研究平台、构建协同机制激励机制、打造一流跨学科创新团队、培养跨学科创新型人才等方面,对促进跨学科研究与跨学科组织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普林斯顿大学博士生教育中的"证书项目"以及"联合学位项目"在美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跨学科培养中具有典型性。其博士生跨学科培养的基本机制是:以拓宽学生视野、促进学科间交流,解决复杂的社会及科研问题,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及转换能力为基本宗旨;以跨学科授予学位、跨学科设置研究项目和方向为基本路径;以专门的跨学科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跨学科师资配备及跨学科提供课程作为博士生跨学科培养的支撑机制。借鉴普林斯顿大学的上述特征,我国高校博士生跨学科培养中应以尊重学生学习自由为理念,以复杂议题为依托,通过自主开发跨学科学位和跨学科项目、专门的跨学科组织机制建设、"多学科"与"大跨度"的师资与课程资源整合、"高标准"和"全渗透"的跨学科科研训练切实推进博士生的跨学科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校长迈克尔·克劳正在创建一所“新美国研究型大学”,该校寻求在更多校区和学科中,培养更多类型的学生.新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独特之处在于:通过本科生培养规模的扩张,积极拓展科学研究,促进大学的区域参与和经济发展贡献.本研究将对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密歇根大学三所大学的科研机构的组织策略差异展开比较研究.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将院系重组为跨学科组织,有效地减少将学生置于某些特定学科中训练的培养模式,并投资创建了独立的生命设计研究所.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在保留传统学科院系作为教学科研基本组织的基础上,设立了多所跨学科的科研机构,开展更为聚焦和有效的学术研究.密歇根大学正如其前校长詹姆士·杜德施塔特所阐释的,提出了成为全国性大学、甚至世界性大学的发展蓝图.该校的科研活动主要在隶属于学科院系的研究中心或科研院所中推进.通过比较不同科研组织模式,可为探究研究型大学的学术核心、尤其是思考传统学科院系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关系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学及其特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培养精英是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一贯的人才培养理念。在培养精英的理念主导下,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学呈现着独特的魅力: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有机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生源极其优秀;跨学科的课程体系;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以及教学管理方面的导师制 完全学分制。  相似文献   

6.
正教育领域是跨学科活动的最原初基地。大学在跨学科的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的创新性成就,已经为社会各界所认同和肯定。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研究型大学结合各自学校的办学特色,通过多学科协同研究,开发和设置了内涵丰富的跨学科课程,使大学课程体系各个组成部分连接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这种有益探索及其取得的有关经验,特别需要引起我们的教育管理部门和大学校方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加快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改革是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陈翠荣教授的著作《英美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研究》全面而深刻地研究了英美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目的、内容、方式、保障机制等理论和实践问题,对我国构建科学的教育体系以促进跨学科研究生高质量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聚焦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的跨学科课程建设,以学术计划理论为支撑,运用半结构访谈法,研究发现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跨学科课程建设容易受到国家政策、市场需求、跨学科科研生态、他国他校经验、办学理念、教学管理、组织建设、学科与专业、教师与学习者等10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且阻碍因素多于促进因素。基于此,本研究从4个层面给出完善建议:在政策制度层面,政府应出台专项政策,期刊与项目申报管理机构应当调整跨学科研究成果认定标准,提升跨学科研究认可度;在院校整体层面,高校需要更新教学管理制度,还要推进跨学科组织建设,为跨学科课程提供支持与保障;在教师教学层面,教师应充分重视跨学科,以终身学习的态度涉猎多学科知识,并增加教学投入,精心设计跨学科课程;在学生学习层面,学生要增加课程学习投入、扩充知识储备,并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形成强大的学习内驱力。  相似文献   

9.
提升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是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应有之义。针对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提升的核心资源如跨学科组织及其与产业界的联系、跨学科研究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及评价机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制定跨学科研究战略,建立共享服务体系,促进学科边界开放,培育科研共同体是提升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的践行路径。  相似文献   

10.
现代科学的发展要求进行跨学科的合作与研究,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应运而生.作为现代大学的一种制度创新,跨学科研究中心在推动知识创新的同时,也促进了大学创新力的发展.本文从制度创新的视角,对跨学科研究中心对美国研究型大学创新力发展的推动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科教育的质量是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生命。随着1999年以来高校不断扩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本科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教师团队的教科研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改革,使本科教育的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再上一个台阶成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直面问题。文章沿着"什么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团队-教学团队有哪些类型-为什么要建设教学团队-如何建设教学团队-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的研究思路,探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2.
研究型大学在美国高等教育系统中具有显赫的地位。但是当研究型大学在国家支持下其研究与服务功能得到空前强化时,其本科生教育却受到不应有的忽视。为改变重研轻本现状,美国在世纪之交掀起了一场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运动,重申精英培养目标,将研究性教学定为质量标准,强化学术性本科质量管理,大力开展学习成果评估,形成了鲜明的学术性本科质量保障特征。  相似文献   

13.
促进教师投入本科教学是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举措。大学教师对教学的兴趣、职业责任感、闲逸消遣的寄托、教学与科研融合的需要、教学业绩荣誉的追求,是促使其投入本科教学的主要因素。推进教师投入本科教学,高校要进行政策调整,引导和满足教师教学兴趣,弘扬和增强教师责任感,尊重和支持教师教学意愿,打通和构建教学科研的融通机制,激发和规范教师对教学奖励的内在追求,增强教师投入本科教学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4.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is a topic which has generated heated debate in China, though there has been a remarkable paucity of empirical research in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This study examined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course experience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ir approaches to learning. A sample of 2529 students from 15 full-time regular universities responded to the questionnair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urse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 could be a promising instrument for assess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Chines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was characterised by the dominance of developing students’ generic skills, but a lack of emphasis on students’ independence. The study revealed some desirable influences of university teaching on students’ approaches to learning, but an increase in instructors’ effort and commitment to teaching was found to facilitate a surface rather than a deep approach to learning. These findings highlighted the need to reflect on the teacher-centred nature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in China.  相似文献   

15.
没有一流的实验室就没有一流的大学,没有一流的大学就很难培养一流的人才。高校科研实验室在高等院校的发展过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实验室仪器设备又是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研的重视和各高校科研水平的提高,国家和高校对实验室建设投入力度也在不断地加大,大型科研设备在高校科研中的使用率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但是在本科教学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率仍然有待提高。在怎样合理的教学中运用大型科研设备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是当代高校应该考虑和规划的一个新问题。以激光光谱实验室为例,探讨高校大型科研设备实验室在本科教学中发挥作用较具针对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新办本科院校科研发展战略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新办本科院校正面临着要由原来的注重数量规模扩张向提升办学质量转变的新时期.要适应这种形势发展变化、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提升,新办本科院校应当在对教学常抓不懈的基础上,通过对科研工作的大力推进来实现发展的突破,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科研兴校、科研强校之路.对新办本科院校来说,发展科研至少有五种战略可供选择:夯实基础战略、内联外合战略、特色化战略、区域化战略、应用化战略.  相似文献   

17.
十所英国新建大学的办学定位与特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建大学应该走出建设教学型大学的误区,强调研究与教学并重;新建大学的教学和研究都要面向应用,服务地方,解决现实问题;新建大学的研究要强调为本科教学提供充分的支撑,强调为提升教师学术水平服务,研究领域要尽量与本科教学保持一致;新建大学的人才培养工作应紧贴地方需求,培育自己的办学特色,与一流大学实现错位发展。  相似文献   

18.
浅谈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与高校档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过程中,高校档案作为评估的基础和依据,不仅反映了高校的历史面貌,同时也是衡量高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高校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决定了它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9.
教学研究型大学初期阶段的办学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教学型大学建设成教学研究型大学,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形势发展和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教学研究型大学是介于教学型大学与研究型大学之间的过渡层次,强调教学与科研并重、教学与社会服务相辅相成、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并举,本科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通过对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内涵进行研究与阐述,提出了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过渡阶段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初期阶段的一些办学思考。  相似文献   

20.
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学应该如何建设?本文通过对国外研究型大学概念和特征的分析,结合我国研究型大学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具体分析了在研究型大学建设中本科教学的定位及具体改革措施,并对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