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教育   85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性、主体性与主体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主体性教育思想”是当前我国教育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或难点问题。本文试图站在历史唯物主义高度,对人性与主体性的关系问题进行哲学思考,提出人性发展的精神维度是主体性发展的根本目标,并结合人类自身解放历程的考察和对现实教育问题的分析,论述主体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西方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解构、科学主义的批判、理性主义的质疑以及权威话语的消解,从方法论上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全国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年会于1994年7月4日至7日在广东教育学院举行。来自各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院、教育科研机构的40余位代表参加了本次年会。此外,大会还特邀了一批港、台教育哲学工作者与会。两岸学者就共同关心的学术问题进行了交流与切磋。  相似文献   
4.
论西方教育学的发展及其方法论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问世算起,西方教育学至今已走过了三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其间,理论的更替、学派的兴衰,几乎构成了西方教育学发展最鲜明的外显特征。本文试图运用当代科学哲学中“范式”这一概念来规范并描述西方教育学理论的发展,期望能在方法论层次上为发展和繁荣我国教育学理论提供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健康人生是指人的关系世界的一种和谐状态,而当今学生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各种关系中面临着种种困惑与问题,其人生正处于危机之中。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已成为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健康人生与本真教育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契合,引领学生的健康人生理应是教育的追求。同时,健康人生的层次性也决定了引领健康人生是教育的底线。  相似文献   
6.
不断追求新的音乐教育价值是推动音乐教育变革的精神动力,而音乐教育价值观探讨是音乐教育变革的理论前提。本文通过梳理音乐教育与身体哲学的关系,从人的主体性特别是人的经验主体意识视角,考察现存的音乐教育价值观所直面的音乐教育的“事实”,批评了主流的音乐教育价值观的技术性和专业性甚至孤立的审美性,构建了身体哲学视阈下音乐教育中...  相似文献   
7.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而学校制度文化的价值取向则是有效构建学校制度文化的关键.从根本目的上看,学校制度文化所追求的价值取向是规范秩序和彰显自由的统一;从生成动力上看,是权力制约与权利保障的统一;从文化基础上看,是继承传统与融合现代的统一;从制度设计上看,是维护基本伦理和契合人性需求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探讨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首先应该探讨教育与生产的关系。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存续和发展到今天,归根结底是由于生产的不断发展。根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一贯论述,社会生产的发展,最基本的条件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在重复、扩大的规模上进行。因此,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再生产劳动力的特点,不仅有助于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教育运行机制,使教育真正发挥其社会价值。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明的社会再生产理论,是我们研究教育与社会再生产关系的理论基础。根据马克思的论述,社会再生产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物质资料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其中,物质资料的再生产是最基本的,而  相似文献   
9.
追求崇高 完善人格——解读精神教育的两个基本信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围绕追求崇高和完善人格这两个精神教育的基本信念 ,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思考。作者认为 :应更多地坚持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理念 ,用人的精神世界的健康和谐发展去平衡和消解由于物质主义肆虐所带来的人的发展的缺失和遗憾 ,以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生活态势去改变人的生存境遇的困惑和窘迫 ,将人的整体发展水平提升到一种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从教育思想发展史角度,对教育目的理论作历史的考察,并结合我国实际,谈谈如何确立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一纵观人类教育思想发展史,关于教育目的理论的表述,大致可归为三种类型。 (一)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这类教育目的理论认为: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必须以社会的价值标准来衡量教育的价值,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古代斯巴达,国家是至高无上的,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能够克制自身的欲望、无条件地效忠祖国的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一项建立完美国家的计划,而这个理想国家的教育制度就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