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于2012年冬季到2013年春季,采用同步计数法对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自然保护区澎波河谷核心区的黑颈鹤种群进行了调查统计,同时,对澎波曲上游的卡孜水库和虎头山水库的越冬黑颈鹤夜宿特征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在澎波河谷越冬的黑颈鹤种群数量最多可达1314只,主要分为12个夜宿地,其中数量最多的夜宿地为卡孜水库约有450~1089只,其次为虎头山水库约有289~495只黑颈鹤。白天黑颈鹤在水库周围的农田地觅食活动。黑颈鹤飞离夜宿地的时间范围为每天清晨的8:45~10:30。随着时间和气温的变化,逐渐地改变夜宿地的数量,3月开始陆续迁徙至繁殖地。  相似文献   

2.
有鸟为邻     
地球上的鸟类数量巨大,估计有1000亿只,相当于世界人口的20倍。有些鸟的种群数量极大,如生活在澳大利亚沿海的细嘴鹱,有1.5亿只,常积聚成数万只的种群,飞翔在海面上遮天蔽日;秘鲁沿岸海岛上的鸬鹚和鲣鸟,体型很大,羽色光亮如缎,种群数多达1000万只;在海岛筑巢生活的海燕,身影矫健,飞行灵巧,集群数量常超过100万只。据说在1831年的美国肯塔基州,曾记录到10亿只的旅鸽种群,此种鸟的肉味鲜美,由于人类捕猎的嗜好,在来福枪的枪口下,这种鸟已于1914年从地球上消失。为检讨人类对旅鸽的过错,在辛辛提那动物园,人们为它立碑纪念。另有一些鸟数量特别少,例如,我国特有的黑颈鹤只有几百只;美国加利福尼亚神鹰不到30只;世界珍禽,生活在陕西洋县残存的朱鹮,1981年发现时仅存7只。  相似文献   

3.
拉萨周边越冬黑颈鹤的分布和种群数量在近年出现减少的趋势,黑颈鹤可利用的生境的不断萎缩是导致其种群数量趋少的原因之一。文章以堆龙德庆区为例,分析由于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对黑颈鹤分布的潜在影响。例如城镇化发展涉及的工业用地、基建用地增加,退耕还林还草导致林地、草地和耕地比例发生变化,这些改变导致黑颈鹤可利用生境趋于破碎化,进而影响到黑颈鹤的生境质量,最终影响到黑颈鹤在此区域的分布。2011年以来的调查表明,堆龙德庆区越冬黑颈鹤的种群数量逐年下降,在2015年之后甚至多次出现了零记录的情况。笔者认为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或影响越冬黑颈鹤的分布,建议根据黑颈鹤越冬习性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现有的黑颈鹤可利用生境。  相似文献   

4.
黑颈鹤是世界上唯一生存于高原上的鹤鸟,正处于濒危之中。玉树在海拔5266米的巴颜喀拉山的南边,黑颈鹤的故乡隆宝湖就在玉树。  相似文献   

5.
生物学家能拯救濒临灭绝的大熊猫及其它珍稀动物吗?大熊猫的最后一块栖息地位于中国中南部的卧龙山区深处,是自然界中保留下来的最大一群(70只)野生熊猫的家。现在世界上只剩下1000只野生大熊猫,而且有些专家还认为这些大熊猫将在今后十来年内灭迹,这是一个相...  相似文献   

6.
2019年8月31日至2019年9月2日,采用样线法和直接观察法对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达孜区叶巴村后的拉萨岩蜥(Laudakia sacra)日活动节律和种群数量进行观察。样线纵贯整个栖息地。从上午8时到下午8时,每一个半小时步行沿样线观察一次,一天共8次。结果表明拉萨岩蜥在上午10时开始活动,活动高峰期在12时30分到15时30分左右,20时左右拉萨岩蜥结束一天的活动。根据最高观测数量占野生种群数量10%的经验值计算,估计该栖息地拉萨岩蜥种群数量为990只。该栖息地拉萨岩蜥的种群年龄结构呈壸型锥体,表明该栖息地拉萨岩蜥种群处于衰退状态。  相似文献   

7.
张守忠 《科学中国》2006,(11):44-47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生物最多样化的一个生态系统,同时也是最古老的一个生态系统。尽管热带雨林只覆盖了6%的地球陆地面积.但是它们却为地球上一半以上的动植物种类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连续两个冬天对西藏澎波河谷越冬的黑颈鹤(Grusnigricollis)在农田里觅食时的警戒行为观察结果,发现处于黑颈鹤群体内层和外层个体的警戒抬头次数有显著性差异;同时,发现2012年在该区域越冬的黑颈鹤数量较前一年有明显的减少,调查发现越冬的黑颈鹤在该区域的主要夜栖地卡子水库遭流浪狗袭扰是其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草海模式是我国与国际渐进组织以合作方式进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社区扶贫项目的一项新创举。草海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西部威宁县,面积9600hm2,由草海湖的主要流域构成,主要保护对象是以黑颈鹤为主的珍稀鸟类和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是迄今所知世界上黑颈鹤越...  相似文献   

10.
<正>研发背景随着人类改变自然的能力提升,资源开发趋于规模化,这给全球鸟类栖息地和鱼类繁衍地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是因为鸟类、鱼类对栖息地的组成和环境变化非常敏感。鸟类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相对平衡起着一定的调控作用。在自然界中,鸟类可以抑制昆虫的过度繁殖,也可以调节小型动物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林、牧、渔业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我国是世界鸟类种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具有迁徙习性的鸟类就达800余种,无论是这些迁徙的鸟类还是留鸟,对于一个良好栖息地的需求是同样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曹虎 《科学大众》2000,(6):19-19
全世界的鹤有15种,在我国境内生息繁衍的就有9种,其中丹顶鹤、赤颈鹤、黑颈鹤和灰鹤是常见的种类;尤其丹顶鹤白羽红冠,仪态飘逸,自古就受到人们的喜爱。丹顶鹤的翅膀很大,飞翔力强,从繁殖地北方到长江中下游越冬,飞行几千千米,不甚费力。它们在迁飞中沿河湖降落休息,用响亮的叫声相互响应。丹顶鹤是世界二级濒危动物,我国一级保护珍禽,数量稀少,全世界才1100多只。因为丹顶鹤姿态优美,飘飘欲仙,在民间都称它为“仙鹤”。  相似文献   

12.
黑颈鹤     
在现今世界上生存的15种鹤中,黑颈鹤是最后被发现的一种,也是惟一生活在高原上的鹤类。黑颈鹤体长110~120厘米,体重4~6千克。它的颈部和脚都很长,体态婀娜多姿。黑色的颈羽像在长长的颈部围了一条黑丝绒的围脖,红色裸露的头顶在黑色头部的衬托下更加鲜艳夺目.好像戴了一顶小红帽。黑色的翅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国内外已有的的研究资料,对黄嘴朱顶雀的繁殖、栖息地选择、集群行为和种群数量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综述,希望对后续的研究能够提供参考。黄嘴朱顶雀为金翅雀属鸟类,是典型的小型高山鸟类,分布在海拔2500~5000米之间,具有随季节变化而进行垂直迁徙的习性。在世界范围内主要分布在两大区域,即欧洲西北部和亚洲西南部;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四川和新疆等地。高山灌丛、灌丛草甸、沼泽地、农田及沿海等地都是黄嘴朱顶雀喜欢的栖息地。该物种的繁殖期基本上集中在5月中旬至7月中旬之间,但受栖息地环境条件影响比较大,巢址的选择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巢的大小大致为外径8.5~10.8cm,内径4.5~6.0cm;卵的大小为17.4×13.2mm,平均卵重1.59g,由雌鸟单独孵卵,孵卵期为12~13天;双亲共同育雏,育雏期为12~15天;窝卵数一般为4~5枚。营集群生活是黄嘴朱顶确的一大特点,研究发现1~10只的小群占39%,11~50只的中等群占44%,甚至有时集成成百上千只的大群。在欧洲黄嘴朱顶雀的种群数量有下降的趋势,但在其它地区尚无报道。  相似文献   

14.
数字科普     
《百科知识》2012,(3):39
正蝙蝠数量众多。它们的种数是世界上哺乳动物总种数的五分之一。蝙蝠可以分为两类:大蝙蝠和小蝙蝠。大蝙蝠以热带果实为食,数量更多的小蝙蝠则多数具有回声定位系统。一只小蝙蝠平均一个晚上会发出40万次超声波信号,这些"叫声"曾被测量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2007—2020年)对青海湖环湖地区24个样点的斑头雁种群数量和空间分布及其对栖息地的选择利用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每年有9007±1901只的斑头雁繁殖,占全球斑头雁数量的15.01%,种群最大值为2009年的12839只,最小值为2016年的6960只;每年繁殖中期在蛋岛和海心山有3512只斑头雁繁殖,占总调查数量的47.8%;在斑头雁的繁殖前中后期在黑马河、哈达滩、泉湾湿地和生河口均有分布,今后这些监测点需要重点加强保护和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盐城国家级珍禽保护区物种栖息地经济价值评估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种栖息地经济价值评估是当今世界上生态经济学的热点和难点之一,其评估工作及其结果可以为管理决策者提供一个经济价值评价尺度,有利于提高公众对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物种栖息地的保护意识。在简单评述物种栖息地价值常用评估方法的基础上,本文以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为例,选择并利用替代法和生态价值法等方法,在考虑物价变化和社会发展阶段水平等因素前提下,初步估算保护区作为重要物种栖息地的经济价值,结果表明,保护区 建成后实际用于保护的投入共0.8076×108元,只占盐城地区人们对该项功能价值支付水平的59.6%,因此该保护区现阶段的栖息地功能价值为1.355×108元,单位面积价值为3.59×104元/km2,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6.14×104元/km2),这说明在盐城,乃至中国这种恩格尔系数较高的发展中地区,人们对环境和自然保护的关注程度还不高。  相似文献   

17.
你知道吗?     
正如果世界上只剩一男一女,人类数量还会恢复吗?首先,他们每一代都要有很多孩子。这一点是让两个开创人的DNA能尽可能在后代中传递下去,因为每个人都会有可能得到一个致命或导致不孕的隐形基因,如果只生一个,  相似文献   

18.
迁徙鸟类与地球上不同生态系统、当地生物多样性和人类文化的时空关联,诠释了"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用鸟类数量来确定国际重要湿地,将地球上受威胁最严重的湿地生态系统和水鸟这两者的保护紧密联系在一起。亚洲的湿地丧失和退化导致水鸟数量锐减,相关监测和保护已迫在眉睫。中国科学院联合10个国家的鸟类和生态环境相关研究机构,建立了亚洲最大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迁徙鸟类运动生态数据库,获得了亚洲大型鸟类迁徙策略和通道的基础数据。研究发现,亚洲20多个国家的大型迁徙水鸟均利用我国的湿地,其集中利用区域不超过国土面积的1.5%,主要分布在6条大河流域的湿地。进而,探讨了湿地面积、涨落区和水文过程与鸟类数量和行为的关联性。"大开发",尤其是对湿地和水资源的开发,导致了水鸟栖息地丧失和退化、水鸟数量锐减。从全球视角分析,保护迁徙鸟类及其栖息地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近年来,我国已对典型湿地开启了成功保护,这也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信心。最后,文章还提出了关于我国牵头组织全球迁徙鸟类及其栖息地监测和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乐乐 《百科知识》2007,(1X):58-59
2006年7月12日,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遗产大会上,中国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成功申报为世界自然遗产。  相似文献   

20.
2006年7月12日,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遗产大会上,中国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成功申报为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大熊猫栖息地坐落于介于成都高原和青藏高原间的邛崃山和夹金山,其边缘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大约距离成都有100千米,覆盖924500公顷的区域。大熊猫群的主要中心是位于汶川县西南部的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宝兴县东南部的蜂桶寨自然保护区,和位于夹金山西南面的夹金山省级公园。含7个保护区和9个自然公园,同时由527100公顷的缓冲区所围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