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选用孙淑伟、熊倪两位男子跳水运动员在重大国际比赛上5个组别,翻腾都在三周以上的9个动作。进行三维摄影测量,将测试各项参数经科学处理,对技术中45项内容进行测定比较,以说明各组动作的个人特点。  相似文献   

2.
起跳是完成跳水动作的关键技术,本文综合分析了跳板跳水的起跳技术,根据力学中的牛顿第二定律和动量矩原理,对起跳技术中的主动压板和起跳连接技术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在不同环节时运动员应注意的事项,为跳板跳水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国家队10名优秀男子跳板跳水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其同一动作103b的助跑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跨跳步缓冲动作是采用主动缓冲;主动缓冲动作与制动、主动缓冲与压板的不同程度分离,缓解了动作过程中肌肉工作特点要求的矛盾、降低了系统能量的损耗;长步型跨步有利于缓冲动作本身的分离,助跑后较高的水平动量是完成人体水平缓冲的保证,步长储备和水平速度是主动缓冲赖以实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对跳水动作稳定性训练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跳水运动中动作稳定性的重要性以及训练方法进行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少儿跳水运动员若干心理因素对技术动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少儿运动员神经类型、方位知觉、技能迁移、视动协调能力和简单反应速度五项心理指标与掌握技术动作能力、完成动作质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前四项心理指标对技术动作的掌握与完成动作的质量有显的相关性,并与教练员的经验观察指标呈高度的对应关系。因此,这些指标可以作为预测少儿运动员技术训练潜能的选材指标,并为教练员经验 观察的可信性提供了理论上的验证。  相似文献   

6.
1 前言模仿操是跳水技术训练的重要手段之一,从初学者到优秀运动员,其训练都离不开这一训练手段。对于初学者来说,模仿操是入门的向导,是建立正确动作姿态,形成动作概念的初步手段;对于优秀运动员来说,模仿操又是纠正错误动作,强化技术环节。2 练习方法2.1 第一节 抱膝翻腾  相似文献   

7.
跳水基本功与基本技术是其动作质量的保证。也是跳水动作向难、稳、美、准、新发展的必经之路。分析了跳水运动员基本条件、基本形体和基本技术三间的关系,并分别就基本条件、基本形体和基本技术的训练作针对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从雅典奥运跳水奖牌分布看中国跳水未来面临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雅典奥运会上,中国跳水队一举夺得6枚金牌,创历史新高.但在这骄人成绩之后,却是中国跳水未来面临的巨大挑战.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动作难度不够,稳定性不足和海外兵团的冲击等.  相似文献   

9.
对四川省跳水队方敏、侯媛媛、陈莉、祝智佳4名国家级运动员完成三米板405B动作的运动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川队运动员与伏明霞的技术差距,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分析外部信息反馈对跳板跳水技术训练过程中起跳高度的训练效率的影响,旨在为提高青少年跳水运动员的技术学习效率提供快捷有效的训练手段。方法:20名(男女各10名)省队乙级跳水运动员志愿参加实验,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名,实验组在每个训练动作完成后使用跳板跳水辅助训练平台向其反馈起跳高度值,而对照组没有起跳高度值的反馈,其他与训练相关的安排两组完全相同,完成12周的训练干预。研究结果表明:1)外部信息反馈对跳板跳水起跳高度的技术训练有促进作用,能够提高跳板运动员的训练效率。外部信息反馈对运动员学习新动作的效率有较大促进作用;而对于旧动作的学习,外部信息反馈的促进作用虽然没有新动作明显,但仍然比不使用外部信息反馈的运动员训练效率高。2)从起跳模型的分析发现,提高运动员技术的稳定性是外部信息反馈提高训练效率的手段之一。3)压板深度与起跳高度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较大的压板深度,仍然不能保证他能够获得较高的起跳高度。  相似文献   

11.
优秀男子跳水运动员走板节奏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国家队10名优秀男子跳板跳水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其同一动作103b的助跑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助跑加速主要集中在有腾空的跨步,而每步加速又都是集中于双支撑阶段;助跑制动是通过跨跳步的刚化动作在等待和蹬伸阶段实现的;提高助跑速度常常以加大步长为主要手段;我国优秀男子跳板跳水运动员都采用短跨跳的长距助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利用矢量编码技术来分析竞走项目运动员动作协调模式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对竞走运动员的动作技术和协调模式进行分析。方法:以参加2010年北京竞走挑战赛、2010年广州亚运会竞走比赛以及2012年太仓国际竞走挑战赛男子、女子20 km项目前10名和后10名运动员技术资料作为数据来源。使用CASIO FH25高速摄像机,采用立体定机定焦拍摄方法进行拍摄。使用SIMI Motion运动技术分析系统对运动员的视频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得到髋关节和膝关节角度参数。在得到髋—膝关节角相图基础上,计算髋膝耦合角,并利用矢量编码技术对运动员下肢协调模式进行频次统计。结果:①高水平组运动员步频(361±018步/秒)显著高于普通组(343±012步/秒);②在支撑期,两组运动员在HP+和H+K+协调模式的出现频次上存在显著性差异;③在摆动期,高水平组运动员的耦合角变异度(152±67°)值显著低于普通组(225±91°)。结论:矢量编码技术可以实现对竞走运动员下肢环节间协调模式的量化分析。在支撑期,普通组运动员以固定膝关节并伸髋的动作协调模式为主,而高水平组运动员的协调模式则更为多样。在摆动期,两组运动员的动作协调模式无显著性差异,但普通组运动员的动作协调变异度显著高于高水平组,动作稳定性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3.
探索双人跳水比赛制胜因素是把握项目本质特征的重要内容,研究以中国跳水队优秀双人跳水运动员为对象,综合运用了赛场观察法、现场跟踪法、专项训练图像法等研究方法。研究认为,双人跳水比赛除较量运动员的动作难度及动作质量之外,动作的同步性对比赛结果有着重要影响。影响动作同步性的主要因素为两名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技术水平、技术风格、心理素质、运动素质及默契配合。双人跳水同步性的训练旨要为相似配对、有序训练和稳定参赛。  相似文献   

14.
旨在建立适合三米跳板跳水空中动作的三维运动学分析方法。方法:用安装于笔记本电脑的运动采集软件及其相连接的两台DV摄像机同步采集三米跳板跳水空中动作。用三维标定框架置于跳板上进行标定拍摄。用SIMIomotion运动录像分析系统解析空中动作。用前述方法考察杆状物体在3×2×7m空间范围运动时所解析获得长度的误差。结果:解析获得运动员头部、颈、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躯干中心点、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跳板等关键点的三维位移和速度。同时获得运动员质心的位移和速度,腾空时间,起跳角度等关键技术指标。误差分析表明,本方法最大误差小于3%。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三米跳板跳水三维运动学分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哲学方法和历史学等方法并结合哲学、美学与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探讨竞技跳水动作的"美感阈值"。1)诠释了"美感是衡量竞技跳水技术完善程度的标准":美的追求与"形式美"的组合规律;规范性是形式完美的发展趋势;艺术性是技术完善的标志。2)提出了跳水动作的"美感阈值",即表现力所属的象征符号,内容与形式结合的紧密程度,竞技技术动作的创新想象力,技术风格的关键特征以及审美评价的主观倾向等。表明,竞技跳水形式美是人在竞技比赛中中活生生的艺术展示,其意蕴和魅力非其它艺术品可比,它常常借助于运动所产生的力量、速度、稳定、节奏、造型还包括技术环节和身体姿态等等因素来表现其独有的美学特征,这些美学特征的"综合表现性"决定了"美感阈值"感受的强弱。对于竞技跳水运动的审美以及美感裁定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6.
对跳水运动员早期心理素质培养与探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跳水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兴趣、竞争意识、自信心、意志品质这四个方面是跳水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的主要方面,心理素质训练要与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同步进行,紧密结合,并渗透到整个训练学习生活中,全方位地有针对性进行培养,才能使少儿运动员打下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运动生物力学的技术原理为基础对跳远腾空后人体所作的相向运动,人体阶段重心与质点的运行轨迹变化,以及动作的规范性对落地动作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剖析。从中得出跳远的落地动作正确与否,将对跳远成绩产生相应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并结合哲学、美学与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探讨美学视阈下国际跳水评分规则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研究如下:1)从美学角度理性地审视国际跳水评分规则,可以发现近百多年规则的不断修订和完善体现了人们对于审美由朦胧到确定,最终有了具体可操作的量化指标;2)美学原理中的形式美与国际跳水的形式和内容高度统一及契合,体现在:审美主体对于难度的掌控和开发自始至终与跳水动作技术美所融合,跳水动作技术美始终制约着跳水的完成情况;3)竞技跳水"难"与"美"是对立统一的,竞技跳水运动的基础在于"立美",无论多么难和尖的动作,首先应该具备美的价值。而"立难"代表着竞技跳水动作符号的结构新奇和新颖,不断开发新的难度就会创造出新的动作生命力从而显示神韵。未来竞技跳水发展的主要方向还是"美"与"难"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竞技健美操跳跃类难度动作的生物力学概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为依据,对跳跃类难度动作进行归纳并分类,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对完成跳跃类难度动作的三个阶段进行分析,指出完成每一阶段的动作要求,并结合日常训练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对男子跳马踺子上板起跳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男子跳马踺子上板类动作,已被国际体联列入1989~1992年的国际体操评分规则中,它将有较大的生命力出现在男子跳马动作中,使男子跳马动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实验法,对这一类动作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为我国体操运动员在练习这一类动作技术时提供一些参考数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