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1 毫秒
1.
当今社会,谈话节目是所有电视节目中观众最喜欢收看的,谈话类节目在西方国家竞争激烈的电视节目市场中以"常青树"般的地位存在着。虽然我国此类节目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起步较晚,但发展的速度极快。近十多年来,各个电视台推出的此类节目也越来越多,可以说中国电视谈话节目序幕就是从那时候拉开的。虽然此类节目很多,但真正一直受大家喜爱的却不多。《鲁豫有约》2001年开播以来,历经15年的发展,很显然它的栏目风格、形式以及受众群体都慢慢地深入人心,并且在那时的电视节目中迅速掀起一股谈话类节目的浪潮。对于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短短的历程来说,《鲁豫有约》具有一定的参考和研究价值。本文将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法等重点分析电视访谈节目的发展概况及所呈现的特点,并对《鲁豫有约》2008年—2015年栏目进行分析统计,以此为例,剖析近年来电视访谈节目发展的特色以及《鲁豫有约》成功因素。  相似文献   

2.
电视谈话节目可分为“交谈式”和“访谈式”等几种类型。在众多的主持人节目类型中,对主持人综合素质与技巧要求最高的就是谈话类节目,任何一档成功的谈话类节目都离不开深受观众喜爱的主持人。  相似文献   

3.
电视谈话节目可分为"交谈式"和"访谈式"等几种类型.在众多的主持人节目类型中,对主持人综合素质与技巧要求最高的就是谈话类节目,任何一档成功的谈话类节目都离不开深受观众喜爱的主持人.  相似文献   

4.
学术界对于电视访谈节目的定义有若干。但比较通行的是:主持人和被访人就一定的主题在特定的场景下进行谈话的一种节目形态。大体分为访谈类、聊天类两种。有资料显示,在发达国家的电视节目中,访谈类节目约占节目总量的2/3。虽然我国内地访谈节目的起步较晚,但如果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成熟的业界形态——《东方直播室》的诞生算起,至今已走过了十  相似文献   

5.
电视访谈节目是一种通过大众传媒展示人际自然谈话过程或交流过程的节目形式,同时也是一种会话类型,有着自己的特征和传播优势。本文应用会话结构分析中的话轮理论,分析凤凰卫视电视访谈节目《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的访谈特点,以期能对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会话语言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使其会话具有更高的交际价值和传播效用。  相似文献   

6.
舒心 《新闻世界》2014,(2):71-72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如今已有上百档电视谈话类节目,它们大多面临同质化危机。《鲁豫有约》作为高水平访谈节目,在其发展历程中走过弯路,也有创新,从中我们或可管窥电视访谈类节目的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7.
与故事类谈话节目相比,娱乐谈话类节目的叙事相对"脆弱",但是每一种节目形态,都有其叙事特点.<康熙来了>等节目在台湾电视圈异军突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娱乐谈话类节目也将故事性作为了吸引观众的法宝.可以说,强调谈话节目的戏剧性,充分挖掘和展现故事冲突,突出谈话节目的情感张力,从而激起观众自己的"人生故事",是娱乐类谈话节目叙事的最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8.
谈话类节目是指主持人与访谈对象就预先设定的话题在演播现场进行讨论,并可以通过现代通讯手段与场外受众沟通交流共同参与的节目形式。在国外通常被称为脱口秀,这种起源于西方广播谈话节目的节目形态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当今很多电视节目中的主要节目样式。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实话实说》栏目的播出可以说是中国电视谈话类节目开始的标志。随后电视谈话类节目风起云涌,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电视谈话类节目已经超过150个,形成了当今电视收视的新风暴。  相似文献   

9.
钟玉 《声屏世界》2006,(2):37-38
《张越访谈》是女性栏目《半边天》的子栏目,在央视推出的时间不算短了。作为谈话类的节目,《张越访谈》从形式来说并没有特别新奇的地方,但是这档节目却以平和而深入的思想交流,淡泊却宽广的谈话氛围给人以沁人心脾的美好享受。与央视众多声名显赫的谈话节目相比,《张越访谈》恰似盛宴之中一份精致的小菜,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凤凰卫视中文台出品的一档电视谈话节目《鲁豫有约》,分析主持人陈鲁豫的访谈特点。指出陈鲁豫是整个访谈节目的核心,决定着节目的成败。集中讨论了陈鲁豫的访谈风格,从讲礼貌,成功发问,认真倾听和善意回避4个方面来阐释她的柔性访谈特点。最后说明陈鲁豫的柔性访谈表现出她特有的从容和自信,从而确保《鲁豫有约》能够成为中国电视访谈类节目中的一棵常青树。  相似文献   

11.
王志忠 《新闻窗》2009,(6):62-63
访谈节目是电视专访和谈话节目的统称,它在传递信息的同时,注重表达思想,传达民意,答疑解惑,弘扬正气。教育电视台的访谈类节目在彰显教育功能方面表现不俗,特别是在背景分析、心理沟通、人文关怀等方面极具优势。教育电视台的访谈类节目策划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郑伟滨 《新闻窗》2011,(6):127-127
近年来访谈类节目大受观众欢迎,绝大多数的访谈类节目,都为电视台带来了不错的收视率。所谓访谈类节目,就是指节目主持人以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或近期社会热点为谈话主题,以传播者和受众之间通过电视节目的实时交流为传播形式,  相似文献   

13.
<正>从媒介的分类上说,平面媒体如报纸杂志上的情感信箱、电视节目中的谈心节目或情感互动节目、网络中的情感聊天室都算是情感类节目。在谈话类节目从繁荣到泛滥的今天,已经很难将谈心类和谈话类再分开,几乎所有的谈话类  相似文献   

14.
荆天 《新闻传播》2010,(5):61-61
明星访谈类节目是综艺娱乐类节目的一种。它的根基是娱乐,是在取悦受众,娱乐受众上,是受众对娱乐节目的消费。近几年来不管是港台还是大陆,在明星访谈类节目上都有很大发展,台湾的如《康熙来了》等都是非常好的节目。近些年来大陆的明星访谈节目也得到了飞快的发展,类似《艺术人生》、《超级访问》等节目也有自己的固定受众群。那么明星访谈类节目是如何做到如此深受喜爱的呢?下面我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分析。  相似文献   

15.
李元红 《传媒》2018,(14):68-69
人物访谈节目属于众多电视访谈类节目中的一种,是主持人与特定的采访对象就特定的话题在特定的场景中进行谈话的一种节目形式,一般都是事先沟通好的、比较自然的、对特定的人物进行的专题采访.央视的《面对面》《艺术人生》,凤凰卫视的《名人面对面》《鲁豫有约》,以及阳光卫视的《杨澜访谈录》等都是很典型的人物访谈类节目.访谈的对象一般是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人,如各国政要、商界精英、劳动模范、演艺明星等"公众人物",或者是具有争议性的社会人物.观众对他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取得成就背后的故事有很强的好奇心,这也是人物访谈类节目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海英 《今传媒》2011,(6):125-126
这篇论文围绕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鲁豫有约》、《冷暖人生》等访谈节目,分析其谈话方式和主持风格体现出的不同的采访特征,对这些特征的分析能够为当下谈话类节目的发展提供借鉴,有利于访谈类节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何君  吴明华 《新闻前哨》2006,(12):65-66
“谈话”是人类最普通的信息传播以及交流方式。人类现有的传播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人际传播,一种是大众传播。谈话节目是最能体现两结合的形式。谈话节目起源于美国,电视史学家一般都把NBC的TONIGHT(1954年推出)看成是第一档谈话类节目。经过50年的发展,电视谈话节目已经成为美国电视业的主力军,在节目播出总量中占相当大的比重,节目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新闻信息类、综艺类、人际关系、心理分析和日常生活类,以及为特殊群体专门设置的谈话类节目等。其中反映私人问题和非常规人际关系的娱乐性节目。是当今美国数量最大的谈话类节目,名的有OPRAH WINFRE,DAVID LETTERMAN和JENNY JONES等等。  相似文献   

18.
张颖 《今传媒》2013,(11):119-120
电视谈话类节目主要分为讨论类、聊天类、访谈类和演讲类四种类型。本文探讨了各类电视谈话节目的特点及其策划文案的写作要点,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民生访谈类节目是指以普通市民为主要访谈对象的谈话类节目,注重市民需求、关注市民题材、由市民主要述说.与以政治要人、商界精英、专家学者、文化名人和演艺明星等为主要访谈对象的谈话类节目不同,民生访谈类节目在嘉宾和话题的选择上,表现出对普通人甚至是底层百姓的强烈关注,叙事主体也由以节目主持人为主而转向以当事人嘉宾为主,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媒体因过于依赖精英人物而有意无意间形成的对社会底层人群忽视的传媒歧视现象.  相似文献   

20.
按照北京广播学院吴郁教授的观点,电视访谈类节目是指。由主持人邀集有关人士及受众,围绕公众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在轻松和谐,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展开讨论的群言式言论节目。”①因此,访谈类节目是建立在主持人对访谈对象本体开掘基础上构成的谈话体节目。从世界电视发展史上看,1954年美国NBC推出的《今夜》栏目可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