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是经济实力超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间联合体,俄罗斯是正在重新崛起的欧亚大国。美欧俄三边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和最复杂的三边关系之一。冷战结束后,美欧俄三边关系呈现出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性质特征的非对抗性和结构特征的不平衡。美欧俄关系未来的发展取决于三方实力和实力对比的发展变化。总体而言,三方既合作又斗争,美国依旧是三方关系调整中的核心角色,欧盟是三方中最具建设性和复杂性的角色,而俄罗斯的影响是否进一步增强主要取决于其实力恢复的状况。  相似文献   

2.
"9·11"事件后俄美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1"事件后,俄美关系得到较大改善,这是俄美两国尤其是俄罗斯对其外交战略进行重大调整的结果.但俄美关系的改善,美国获利最多.俄美关系的发展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3.
几个大国近年频频关注非洲,形成一轮"非洲热"。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一次"非洲热"。文章分析了两次"非洲热"的现象及其实质,并以本次"非洲热"中的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韩国等国家对非洲的战略及政策进行了辨析。最后概要梳理了中国与非洲的关系,对其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4.
大国关系对国际关系格局演变具有决定性作用。中国和美国是当今世界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两个大国,中关关系直接牵动国际政治格局。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关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深入分析两国存在的分歧,构建中关新型大国关系,以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与全球秩序。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时期以来,大国双边关系机制化建设速度加快.中美建交后,两国关系经过数十年艰难曲折的调整与发展,终于迎来了迈向机制化的进程.目前共形成了涵盖诸多领域的90余个对话合作机制.这些合作与对话机制的建立,经历了中美关系发展的不同阶段,并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从覆盖范围上看,涵盖领域广泛、议题丰富;从层次上看,建立了从民间到高层的多维度对话合作机制,呈现立体化交往;从形式上看,由分散、重叠向统一、整合方向发展;同时,也存在各个领域合作机制发展水平不均衡等缺憾.在全面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今天,对中美对话合作机制进行系统分析和整体评估,有利于两国关系的深度调整,建设性地推进新型大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独联体国家关系中,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关系最为复杂.两国独立以来,彼此之间矛盾、冲突和对峙几乎没有停止过,而且还有越来越紧张的趋势.两个大小相差如此悬殊的国家关系紧张的原因无疑是多层的,我们可以从历史、地理、民族问题和西方国家渗透等方面来分析一下两国关系紧张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战后初期,远东格局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两大阵营在远东的对峙发展为军事对抗时,澳大利亚政府追随美国,继朝鲜战争之后又参加了美国发动的越南战争,其亚洲政策又走进了新的误区.它从二战中摆脱宗主国英国的控制转向追随美国在亚洲推行冷战、争夺远东霸权,由此损害了与亚洲主要国家的关系和自身作为独立主权国家的形象.越南战争对澳大利亚的亚洲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1.亚洲战略防御构想开始调整;2.开始认识到本国战略安全从根本上来说,不是依靠军事条约或大国的庇护,而是建立在亚太地区和平、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基础之上,应加强与亚洲国家的经济贸易联系;3.越南战争的深层次影响在于促使澳大利亚人对其传统的亚洲观和冷战思维进行重新审视与思考,为1970年代以后澳亚关系的调整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8.
管理人员和教师是大学组织中的两个重要阶层 ,这两个阶层之间的关系问题 ,是大学管理活动中十分重要也是必须面对的问题。美国学者罗伯特·伯恩鲍姆把高等学校抽象为四种基本的组织运行模式 :学会组织模式 ,官僚组织模式 ,政党组织模式 ,无政府组织模式。笔者分析发现 ,与这四种大学组织运行模式相对应的 ,行政人员和教师的关系各不相同 ,分别表现为 :平等与和谐、离散与隔膜、对立与对话、自由与自主。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世界主要大国纷纷调整其对外战略 ,大国关系随之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本文认为冷战后大国关系调整的最突出特点有 :一是以构筑伙伴关系为标志的相互合作加深 ,但西方大国的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二是大国关系中的经济因素比重上升 ,综合国力的竞争加剧 ;三是大国之间的互动和制衡态势使大国关系更加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国际形势总体保持稳定,但国际关系中不安定的因素依然存在。2006年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是:美国依然深陷伊拉克战争,这直接导致了民主党在中期选举中获胜控制国会,美国外交政策因此有可能进行调整;大国关系以合作为主,但斗争依然存在;朝鲜进行核试验,国际社会防止核扩散的努力遭遇重大挫折;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中国外交取得丰硕成果,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与美国原本是冷战宿敌,俄美两国首脑互访改变了两国长期对抗的局面。通过首脑互访,两国在限制战略核武器,美国布置NMD,俄与美国、北约的战略、经济关系等问题上弥合了许多分歧,取得了广泛共识,俄罗斯终于以巨大的让步赢得在富民强国、重新回归欧洲道路上的重大进展。但是,俄罗斯与美国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仍存在着分歧与矛盾,今后两国合作的道路决不会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12.
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符合世界历史发展潮流,将给两国和世界带来巨大机遇.而中美对抗将给两国和世界带来巨大损害.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应建立在新型战略稳定的基础上.这种新型战略稳定关系具有不同于冷战时期美苏战略稳定关系的特点,它包括良性互动型稳定、综合性稳定、非对称性稳定等.为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两国必须抛弃冷战思维,促成相互尊重、平等互谅、相互信任的氛围,养成相应的习惯,并形成协商与合作的完善机制和平台.中美分别作为太空领域新兴大国和主导大国存在竞争,但也有共同利益或相似利益.建立太空稳定与合作框架应该是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第一阶段的目标,中美应实行相互战略克制.  相似文献   

13.
2008年8月以来,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围绕南奥塞梯问题发生冲突,使高加索地区的地缘政治形势以及相关的大国关系更加复杂。俄格冲突的实质是北约与俄罗斯之间对于战略空间的争夺。冲突发生以来,俄罗斯与北约关系恶化、合作受损,俄美关系出现局部紧张但不致出现全面对抗,俄欧关系合作的主流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4.
新型大国关系是以相互尊重、相互合作、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为基本特征的大国关系,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有利于打破传统的大国对抗逻辑,实现大国间的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中俄两国在能源合作、国家安全、地缘政治、反恐斗争、经贸合作等方面拥有共同利益,存在广泛的合作空间,这为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建构奠定了基础。随着中俄合作的深入推进,中俄关系必将在这些动力因素的作用下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5.
卫灵 《教学与研究》2007,25(5):67-72
近年来美印关系不断升温.在美国看来,与印度合作对于维护美国在亚洲地区的所谓政治、经济与安全利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印度则希望借重印美关系,加速其经济、军事力量的全面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以便实现迈向亚洲大国、乃至世界大国的目标,同时也增添与中国打交道时的筹码.然而,尽管美印合作不断加强,但是美国主导世界的全球战略和印度追求世界性大国的目标却使双方存在根本利益的冲突.印美关系说到底是一种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和利用的关系,由此导致双方合作效应的有限性.分析美印关系以及中国崛起对两国的影响可以看出,无论是印度还是美国,目前都不会为了美印关系而影响和削弱与中国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推衍形式及其范畴基础这两个方面比较中西两种思维形式,中国思维形式表现为"纯粹关系映射推衍",其推衍形式是"关系映射",其范畴基础是"纯粹关系";西方思维形式表现为"实体关系套接推衍",其推衍形式是"关系套接",其范畴基础是"实体关系".对此,可以从<尚书*洪范>和<工具论*范畴篇>这两个中西思维的范本中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7.
《集宁师专学报》2019,(3):52-56
随着各方对叙局势的介入,叙利亚危机逐渐演变成俄罗斯、美国、伊朗及沙特等域内外国家博弈的竞技场。面对美国及其逊尼派盟友咄咄逼人的态势,俄罗斯和伊朗在并不完全信任对方的情况下选择了合作。这种合作关系的背后是两国在伊核问题及能源问题上存在难以调和的分歧和矛盾,随着叙局势进一步发展,俄罗斯和伊朗的关系将面临一系列挑战。  相似文献   

18.
“9.11”事件,给全世界带来巨大的震撼,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大国纷纷调整自己的对外政策,使世界格局以及各大国之间的关系出现大幅度的调整和变化,这迫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21世纪国际形势变化的趋势以及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内涵。对此,学术界既有共识,也有争论,使这一问题的研究成为我国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19.
函数关系是数学中的一个极为一般的关系。函教关系的本质就是对应。对应的两个方面可用彼和此来表示。它们是事物和过程内部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在表现着对应;社会运动和思维运动也在表现着对应。对应关系又有众多的方法论意义。因此,彼此对应乃是物质世界的一个普遍规律。应当把它纳入到辩证法和规律体系中。  相似文献   

20.
奥巴马时期的美国对外战略呈现局部收缩与全球再平衡的特点。在美国全球战略收缩或者说是战略克制的背景下,奥巴马与尼克松都对美国全球战略进行调整,力图使军事利益重心与经济利益重心重合。与尼克松对华缓和关系不同的是,奥巴马注重对华"软遏制",重视利用"国际规则"施压以维护美国的制度霸权、制约中国的崛起环境以谋求本国的经济利益。特朗普当选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势必会发生新的调整,从而对中美关系产生影响。对此,中国要统筹好两个大局、加强与美国新政府的战略沟通,引导中美大国关系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