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弗·洛斯基的一生的主要目的是向西方证明东正教真理。他认为,在某种意义上,任何神学都是神秘的,而否定神学是通向与上帝的神秘结合的道路。在他看来,否定神学不是抽象的神学,而是直觉的神学。“直觉神学”自身包含着矛盾,改变我们的理性,以使我们能够达到对神启的现实的直觉,从而上升到上帝那里,是我们理解教会教义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王充哲学并非传统所认为的唯物主义哲学或无神论,王充的天道自然观本质上是一种神学理论,与他另一重要思想命定论异名同谓,是命定论的另一种表达方式。王充虽然用天道自然观批判否定天人感应论,但他在天道自然观的基础上建立了另一种天人感应观。因此,王充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其思想并未摆脱汉代总体的神学思潮,而是其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克罗齐的直觉说是一种对理性的否定,他认为直觉就是表现,创造,是心灵的赋形活动,是一种独立自主的精神活动,是与理性知识不相关的独立存在。本文通过对直觉即艺术理论的再认识,认为克罗齐直觉说肯定了艺术表现的不确定性;在艺术表现的过程中,非理性与直觉不可否认和低估;而情性与心灵则是艺术表现的根本。其直觉即艺术,即抒情的成功表现等理论承前启后,对二十世纪的美学思潮及现代派绘画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办教育》2004,(6):32-33
邓小平说:“路易·艾黎受到中国人民的尊敬是理所当然的”。江泽民说:“艾黎是新中友好关系的象征,值得我们永远纪念”。在中国北方的土地上,从甘肃西部的小县城张掖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在中国人民的民主革命和建设征程中,五十多年中,到外留下过一位国际友人的足迹,他现在虽然早都离开了我们,但是只要说到他的名字,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他。特别是他办教育的事,教育界的老先辈们更是无人不知。他就是路易·艾黎。  相似文献   

5.
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关注"人"的问题,力求在"人身上发现人"。他在人和神之间建立亲密相通的关系,肯定"神人",否定"人神",认为只有具有基督般美德的"神人"才能拯救世界。他的神人拯救理论,虽然是为道德信仰寻求神学上的论证,却彰显了道德在历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广慧 《中学理科》2005,(10):7-7,19
教师在教学中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在黑板上题目刚刚写完,还来不及解释题意,有的学生立刻报出了答案.这样的学生有的数学基础其实很差,但却能看到问题就直接判断出结果.若要问他为什么?他也说不清原因,其实这就是数学直觉!那么直觉思维是什么,直觉思维能力怎样来培养,这都是我们教师必须关注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霍克海默是批判理论的创始人。作为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核心人物,他的思想中始终存在着隐晦的犹太教思想,并坚持辩证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最终把否定神学作为批判理论的新基础。由此,神学构成了霍克海默批判理论不断发展的隐蔽推动力。  相似文献   

8.
在托马斯·阿奎那的庞大神学德性伦理学体系中,有一部分内容是有关德性一般性问题的论述。作为他整个德性思想中的核心内容,它是对亚里士多德和奥古斯丁德性论的创造性综合。他认为,德性是的人灵魂的完善能力,体现为习惯。他根据德性的不同本性将德性划分为理智德性、主要德性和神学德性三种类型。除了完全来自外部的神学德性之外,其他德性都在本性上存在于我们身上。德性的本性在于它将引导人向善。道德德性应遵循中道;理智德性的善就其服从一种尺度而言,也在于遵循中道;神学德性的尺度则可能是双重的。托马斯还讨论了不同类型的德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德性的平等性问题。托马斯的德性思想成一家之言,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不过,也存在神学性质的局限以及其他缺陷。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教学中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课堂上题目刚刚出示,有的学生还没作深入思考,就立刻报出了答案.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处理学生解决问题时所采用的直觉思维呢?许多教师对直觉思维的认识有误差,对凭直觉思维得出结论的学生持否定态度.这会伤害学生的自信心,扼杀学生的灵感.教学中,在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该注重观察力、直觉力、想像力的培养,特别是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直觉思维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们教师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数学直觉概念的界定简单地说,数学直觉是具有意识的人脑,对数学…  相似文献   

10.
评柏格森的直觉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抓住了科学研究中孤立的分析方法的弱点,企图通过直觉获得对事物的整体认识,反映直觉的越来越重要的直觉的作用。是有一定意义的,但是,为了探讨直觉,柏格森完全排斥理性,过分夸大直觉的作用。并赋予直觉以神秘的体验性质则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11.
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抓住了科学研究中孤立的分析方法的弱点,企图通过直觉获得对事物的整体认识,反映直觉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有一定意义的。但是,为了探讨直觉,柏格森完全排斥理性,过分夸大直觉的作用,并赋予直觉以神秘的体验性质则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12.
许多天来,夫人贝尔塔见伦琴心不在焉,问他在想什么,他只是神秘地一笑。出于好奇,贝尔塔偷偷地溜进了实验室。  相似文献   

13.
维多利亚时代诗人杰拉德·霍普金斯不仅是公认的宗教诗人和自然诗人,也是一位具有独特视觉敏感度和表现力的风景诗人。他的风景诗作将自然与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其笔下的风景既具有宗教的超验神性,又具有物质存在的现实性,实现了神学与生态观照之间的平衡统一。诗人通过参差多态和神秘崇高的景观描写折射出对神性自然的敬畏虔诚,同时以现代生态神学思想抵御理性主义对自然的祛魅,从而推动自然踏上复魅之路。  相似文献   

14.
直觉思维与物理解题浙江省玉环县教委教研室郑青岳一、直觉思维概述什么叫做直觉?这是一个使人感到神秘的问题,也是一个众说纷坛的问题。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认为:“直觉是一种人们没有意识到的对信息的加工活动,是在潜意识中酝酿问题然后与显意识突然沟通,于是一下...  相似文献   

15.
生命哲学是20世纪非理性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流派,柏格森是当时这一流派影响最大的哲学家之一。以他为代表的生命哲学,对人的直觉给与了相当重视,对生命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创新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直觉的缺失将影响创新教育进一步深入开展,呼唤直觉的回归已经成为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这一点上,柏格森对生命和直觉独特的理解给了我们教育研究和教学活动一个很好的启发。  相似文献   

16.
《少年读者》2009,(6):F0003-F0003
内容简介: 有一个永远也不会长大的精灵,他的名字叫彼得·潘。他总是在深夜飞进孩子们的窗口,把被大人世界压抑的孩子带走,他把他们带到一个神秘的世界——永无岛。永无岛里的东西都是孩子们平时梦想过的,美人鱼,仙女,海盗,  相似文献   

17.
直觉是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从古代神秘化时期,包括古希腊罗马开端时期的直觉论和中世纪神学化的直觉论,到近代理性化时期,包括从文艺复兴开始到德国古典哲学的全部直觉论,再到现代非理性时期,如叔本华、尼采和柏格森的直觉论,哲学家对直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许地山是位基督徒,他的许多作品,或显或隐地表达了基督神学思想。他以文学的形式努力构建汉语基督神学思想,这是他的基督教信仰与他的中国文化观念相遇的产物。当我们尝试着揭示许地山基督神学思想的架构时,也同时完成了对许地山文本的深层阐释。  相似文献   

19.
数学家徐利治对数学直觉思维作过精辟的阐述。他指出:“事实上,数学直觉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作为一种思维运动形式来看,它是人脑对于数学对象(结构及其关系)的某种直接的领悟或洞察。”而数是数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因此,如何在对数字的领悟或洞察中产生直觉思维,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对此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部分否定的理解所谓部分否定,它是针对完全否定而言的。在英语中,根据否定程度的大小,我们可以将否定划分为完全否定和部分否定。比较:He is late for class.他上课迟到。(肯定)He is always late for class.他上课总是迟到。(非常肯定)He is never late for class.他上课从不迟到。(完全否定)He is not always late forclass.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