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弓海涛 《现代语文》2009,(1):115-116
古代汉语课程是汉语言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也是一门较古老的课程。这里的古老不仅指该课程设立地较早,还指该课程所学内容较为久远。国家教委师范司1991年12月颁布《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学大纲》,其中明确指出:“古代汉语课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掌握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2.
孙海英 《现代语文》2011,(1):144-145
外国文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各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中通常会安排一学年的时间讲授该门课程,可是教学的效果经常是很不如人意。  相似文献   

3.
储泰松 《学语文》2023,(5):81-87
古代汉语是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是培养文言阅读能力的工具课;语文课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也是工具性、人文性课程。两者之间关系密切,相互交融,古代汉语为语文课提供了大量教学内容,滋养了最重要的语文教学方法,提供了理解语文的语言工具;中学语文教学为古代汉语知识传播提供了最便捷的通道,赋予学生打开优秀传统文化殿堂的钥匙。  相似文献   

4.
对于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而言,语文教学法课程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通过这门课程来让学生掌握教学方法与教学规律,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增强其对于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为毕业后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要想给语文教学法一个正确的课程定位,必须解决以下几个层第问题。第一层问题:谁学,学的目的?答案很简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专科师范生,为了以后从事中学语文教学而学。第二层问题: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当然是中学语文课程。第三层问题:立足点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法课素质训练谈张颖中学语文教学法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它是研究中学语文教学规律和方法的应用理论学科,为语文教学实践提供直接的理论指导和方法技术,为师范生将来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提供基本的理论知识,进而培养他们的从教基本技能和教...  相似文献   

7.
论《中学语文教学法》实践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一门主要必修课.作为师范教育本科学生的专业课,它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理念,增强从事语文教学的责任感,培养从事语文教学的基本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通过"增加选修课程,加强实践教学;积极开展实验,建构实践模式;提倡多媒体教学,提高实践效果;联系中学实际,增强实践意识;改革实习制度,强化实践训练;开展科研活动,培养实践精神"等实践环节,以促进"教学法"课程新的理论体系的构建,帮助学生培养驾驭教材、组织教学、研究教育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学位论文的撰写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的重要环节,由于缺少必要的文学批评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致使学生在学位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为此,应将文学批评设置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限定选修课或必修课,以完善教学内容。同时,对于教师教育而言,这门课程的教学更为必要:一方面,它在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中具有方法论意义;另一方面,它为中小学语文教师丰富和更新课堂内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课题针对如何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学生成为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为目标,通过构建语文教育学课程群、以基础教育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改革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理论体系、构建语文教学技能训练体系,并通过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实践训练等课程实施,切实提高了学生语文教学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为如何提高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文教育学系列课程教学与改革探索出了一条科学可行的道路,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是培养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摇篮。作为语文教育、素质教育的关键性学科——作文教学,其课程改革如何适应中小学语文新课程的需要,已成为我们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中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入手,反思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写作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前言高等师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在整个专业知识结构中,古代汉语是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的。国家教委师范司在1991年12月颁布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古代汉语课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掌握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提高阅读古籍的能力,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并运用有关知识进行文言文教学,提高中学文言文的教学水平"。此外,既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要想学好古代文学、文学概论、现代汉语等专业课,必须要学懂古汉语,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改革刍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认为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严重不适应语文教育的需求 ,认为过去那种培养通用型人才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 ,已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 ;以往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在通用课程外加几门教育类课程的观念和模式 ,也应彻底改变。阐明了以培养语文教育素养为核心的三个层次、五个板块的新课程模式构想。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教学原理与方法"、"语文课堂教学技能"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文教育方向设置的二门主干必修课程。这二门课程主体研究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教学的原理与方法,探寻语文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方法。以这二门课程为一个轴心向外辐射,建构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文教育方向的课程群。课程群是在一定的学科基础和相关理论支撑下建构的。课程群的结构呈现出由内圈和外圈组合而成的"二主八辅"态势。课程群的建构产生了一定的实效。  相似文献   

14.
正20世纪80年代,舍恩(SchonDA)在《反思性实践——专家是如何思考的》一书中指出":教师的专业是具有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同时又是充满许多潜在的价值冲突的专业。在这类专业中,执业者的知识隐藏于艺术的、直觉的过程中,是一种行动中的默会知识。"舍恩的思想引发了人们对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性的融合研究。笔者所在的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教育类课程至今仍保留着"教育学"、"心理学"、"语文学科教学法"三门课程,开设的教育类课程理论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语文教师,使学生掌握毕业走上教育岗位后更快更好地适应中学语文教育。长期以来,教学这门课程的模式是教师选定一本教材后,依据教材结构顺序从绪言开始一讲到底。最终导致了“三张皮”现象出现,即语文教育理论、学生原有的语文教育知识与毕业后所面对的语文教育实践严重脱节。进行语文教学论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打破相对僵化的教学模式,针对其弊端采取卓有成效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实行,使中学语文教学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师范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语文教学论课程必须创新改革,加速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创新改革的核心是:突出实践,与中学语文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加强训练,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教学能力为重心;革新观念,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步共进。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课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既是一门理论课,更是一门工具课.这门课学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古代汉语等其他语言课程的学习,对文学课程的学习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相似文献   

18.
《文学教育(上)》2014,(6):F0002-F0002
湖南新宁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湖南省中学语文学科专家库成员,新宁县第一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先后在邵阳市茶铺茶场子弟学校、新宁县第三中学、新宁县第一中学从事初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和教研工作。  相似文献   

19.
在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在教育界大力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兴未艾。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已成为教育改革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而如何正确、科学、艺术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也已成为语文教学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岭南民间文化》是中央电大开放教育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教学法是高师范院校中文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也是体现师范专业特点的一门专业课。它担负着培养学生中学语文教学初步能力的重要责任。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学科基础薄弱,难以胜任它所担负的任务。不能适应,教育体制改革形势的需要。因此,中学语文教学法学科必须深入进行改革,要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指针,进行学科的整体改革。作为整体改革的第一步,首当其冲的是要进行教学改革,要从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严格考核制度,开展第二渠道活动等方面,全面改革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