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了法定财产制和约定财产制相结合的夫妻财产制度。法定财产制中婚后所得共同财产制使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还是不够严谨,约定财产制也与其它民事法律规定的内容相冲突。为了完善我国夫妻财产制度,应该适当缩小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以及对夫妻个人财产的范围作详细的列举,增补法定非常财产制;进一步完善夫妻约定财产制,构筑我国夫妻约定财产制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2.
夫妻约定财产制作为调节夫妻间财产关系的一种法律制度,是指婚姻关系当事人以约定的方式来决定夫妻双方之间财产所有形式的一种法律制度。通过对我国夫妻约定财产制现行规定的分析,发现夫妻约定财产制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完善我国夫妻约定财产制的几点建议,希望以此来促进我国的夫妻约定财产制度的完善,为解决夫妻之间的财产纠纷问题提供更加完善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3.
夫妻约定财产制是指夫妻在法定财产制之外,可依契约的方式选定某种财产形式的制度。我国现行婚姻法强化了约定夫妻财产制在夫妻财产制中的法律地位,充分体现了尊重意思自治的精神,是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但是,现行婚姻法关于约定夫妻财产制的规定仍比较简单,在司法实践中操作存在一定问题。  相似文献   

4.
夫妻约定财产制是我国夫妻财产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新修订的婚姻法针对原婚姻法规定的不足,对夫妻约定财产制作了较大的修改和补充.但其内容还是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该制度在约定的范围、约定的时间、约定是否可以变更或者撤销以及对外效力等问题上均存在不足.为完善之,我国夫妻约定财产制度立法应当取消对夫妻约定财产制的种类限制、明确约定的时间、确立夫妻约定财产制的变更和撤销制度、建立夫妻约定财产制的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5.
夫妻约定财产制是夫妻财产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尽管在国外已有较完善的立法规定,但在我国仍然有待于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关于夫妻约定财产的内容、程序、法律效力等问题,现行婚姻法都未有具体的规定。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我国现行夫妻约定财产制进行分析,以期提出一些完善我国夫妻约定财产制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6.
夫妻财产约定制是我国夫妻财产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2001年修改后的婚姻法较完整地确立了夫妻财产约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我国夫妻财产制度,但现行的夫妻财产约定制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立法必须不断加以完善,从而更好地避免和解决夫妻财产纷争,保护第三人利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7.
夫妻财产制是规范夫妻之间财产关系的法律制度的总称。我国目前实行的是 1980年婚姻法确定的以法定制为主、约定制为辅的夫妻财产制度。存在着对夫妻个人财产、约定财产的规定过于粗放 ,流于形式 ,难以适用 ,对夫妻财产的确定在某些地方有悖于民法的立法精神等缺陷 ,不能适应我国目前夫妻财产关系中的多样性、复杂性。因此应健全夫妻约定财产制 ,作为夫妻法定财产制的补充 ;建立夫妻财产登记、公证制度 ;夫妻财产权的保护要与民法中的公民财产制衔接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我国现行夫妻财产制度的优越性及不足之处,就如何完善该制度提出建议.我国应提高约定财产制的法律地位,使之与法定财产制并列.法定夫妻财产制应规定:婚前财产登记制度;婚后所得共同制,同时规定婚后无偿取得的财产应视具体情况可属一方个人财产或夫妻共同财产;确认个人财产及其范围.约定财产制应明确规定约定的时间、形式及合法性等,强调“两户一伙”家庭最好对夫妻财产进行约定并公证、登记.对共同财产的分割,首先明确平分原则.  相似文献   

9.
对于夫妻约定财产制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婚姻法确立了约定财产制和和法定财产制两种夫妻财产制度。就约定财产制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婚姻法所规定的夫妻财产制已不能调整已经发展变化的夫妻财产关系,本文提出几点修改完善我国夫妻财产制的看法:一、调整我国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二、完善夫妻的约定财产制;三、建立夫妻财产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11.
我国《婚姻法》关于夫妻约定财产制的规定主要集中在第19条,但只是有关约定财产制的内容规定。要使其成为一项制度,必须从约定条件、时间和要求、变更或撤销规定、效力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
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对配偶继承权保护相比较,我国现行继承法已日益难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结构的巨大变迁及家庭财产的急剧变化,不能充分保护配偶继承权益,其不足之处已愈发突显。未来继承法应根据配偶权保护日益加强的国际立法趋势及我国现实生活的需要,对配偶继承的顺序、继承份额及时作出修改;增设生存配偶的先取权、用益权、特留份等制度,实现对配偶权的周到保护。  相似文献   

13.
遗址性文化资源具有实物期权的特点,从实物期权的角度看待遗址性文化资源开发,通过对遗址性文化资源项目开发权进行期权定价的动态复制过程分析,构建遗址性文化资源开发效益的实物期权分析模型,使遗址性文化资源开发项目的评估结果更为客观可靠。  相似文献   

14.
建立国家公务员廉政勤政期权制度是为了确保国家公务员在职时自始至终廉政勤政.如果公务员任职期间奉公守法,勤奋工作,那么退休后就可获得一笔数目可观的廉勤期权;一旦公务员违法乱纪受到处罚,其积累的廉勤期权就会全部被没收并上缴国库.国家公务员廉勤期权是激发公务员廉政勤政的长效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5.
"第三者"是指明知对方有配偶依然与其建立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从而破坏他人正常的婚姻家庭秩序的人。其实施侵权行为具体侵犯了无过错方的配偶权、名誉权、财产所有权等7种权利。婚姻关系中的无过错方是切实的受害者。在《婚姻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对"第三者"现象没有明确规定的背景下,我们一方面需要强化侵权法的救济功能,但最根本的还是要尽快建立科学完善的"第三者"侵权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6.
论配偶权     
在<婚姻法>的修订过程中,"配偶权"这样一个概念引起了社会广泛讨论.本文从"配偶权"的来源、法理逻辑及其尴尬,爱情与婚姻的历史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配偶权"的强调是对历史的反动,将对社会中正在发育的婚姻从以财产为基础向以情感为基础转化的现象产生逆诱导,从而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7.
《婚姻法解释(三)》的出台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其中有三个热议的问题需要再认识。一是关于不动产产权归属对女方是否公平的问题。不动产产权归出资方所有,这一制度只有与家庭劳务补偿制度并行才能实现实质上的平等。二是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婚后产生的收益、孳息和自然增值权属问题。孳息和收益应归于同一主体;立法应当严格界定构成投资行为的具体情形,以便在实践中清晰认定物的增值是收益还是自然增值。三是生育权的性质问题。生育权不是身份权,是人格权,并且是人格权中一种特殊的身体权。  相似文献   

18.
我国常有婚内侵权行为的受害人无法得到应有救济的案例,无救济即无权利,这与我国法治精神相悖离的。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夫妻个人财产权的确立以及公民维权意识的增强,我国立法建立婚内侵权赔偿制度是必要的,亦是切实可行的。同时,应建立相关配套设施,如配偶权、非常财产制等。  相似文献   

19.
依据《合同法》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或者过分高于造成的实际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或者适当减少。由于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对此均未做出明确的规定,法官只能运用自由裁量权做出判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执法统一。有鉴于此,文章拟就此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