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语言运用中,如果同一个语言单位中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类或异类错误,这就是一种综合错误。语言单位有多种,主要的是:语素、单词、词组(或叫做短语)、句子、句组(或叫做句群)。综合性错误多见于句子和句组中,而句子又有单句、复句之别,所以,也可以说,这类错误多存在于单句、复句与句组中。本文所要谈的是单句运用中的综合性错误。先看两例:  相似文献   

2.
大约一年多前,我的一位研究生告诉我,他买到一本胡义成选评的《明小品三百篇》(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发现其中有几个错误的注释。我听了以后,对他说:“这几个注释的问题都是属于水平线以下的常识性错误,因此可以断言,书中的错误一定远远不止这几个。”果然,几天后他把书送来,我随便翻翻,发现书中的错误触目皆是,而且大多  相似文献   

3.
《上下五千年》(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中有一篇《李密牛角桂书》的故事,大意是:李密(隋末瓦岗军首领)少年时勤奋好学,有一回,他骑一条牛去看朋友,出门时把“《汉书》一帙”挂在牛角上,一边赶路,一边在牛背上读书。正好宰相杨素从他旁边经过,问他读什么书,李密回答说;“读项羽的传记。”……书中配有一幅插图,生动地反映了故事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这幅插图有两个错误:一是把李密手中拿的和牛角上挂的书都画成了线装的形式,二是把牛角挂的一“帙”书画成了一“摞”书(如图)。先说第一个错误。这个错误与书的装帧…  相似文献   

4.
苑琛 《兰台内外》2012,(1):12-14
"我们在一个错误的地点,一个错误的时间,与一个错误的敌人,卷入一场错误的战争。"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将军当年这句名言,说的不仅仅是美国人眼里的朝鲜战争。对卷入战争的朝鲜南北双方、对中国、对联合国其他15个成员国,又何尝不是如此。  相似文献   

5.
幸福三诀     
煜民 《陕西档案》2012,(3):54-55
人世间有幸福的秘诀?有,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的夫人张允和,就发明了这样三条秘诀。她说:“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其实很简单,第一是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第二是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第三是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相似文献   

6.
<正>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年轻的编辑、记者往往犯一些不该犯的低级错误,甚至酿成大错,这些错误有一些也确确实实是他们在书本上学不到的。本人从事编辑和新闻工作多年,把我在实际工作中接触到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来,供年轻人参考、借鉴。一、政治性错误许多人都喜欢说,我业务上可能还有些不足,但我头脑清醒着呢,你放心,绝对不会犯政治上的错误。其实不然,许多政治上的错误是在不经意间,由于经验不足造成的。而且这些错误虽小,但影响却很大,麻烦也不少,甚  相似文献   

7.
对网络业一夜之间大谈赚钱的现象,互联网发展与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姜奇平忍不住批评说,现在中国人大谈赢利, 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被错误地提出的一个正确的问题。他说这番话时,中国高层正在制定“十五”规划  相似文献   

8.
一句话说得人家跳,一句话说得人家笑。同是一句话,不同的说法,效果大不相同。 食品推销员马休正想以老套话“我们又生产出一些新产品”来开始他销售谈话,但他马上意识到这样做错误的。于是,他改口说:“班尼斯特先生,如果有一笔生意能为你带来1200英镑,你感到有兴趣吗?”“我当然感兴趣了,你说吧!”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一位同人给我发邮件,谈他看了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的《常见语言文字错误防范手册》第4章《常见数字用法错误》后的几处疑惑,我觉得有必要说点看法。1)"GB/T8170-2008"应为"GB/T8170—2008"。第4章中共有6处出现国家标准编号,其中5处用  相似文献   

10.
1995年,比尔·盖茨宣布一项决定,微软公司将不再涉足浏览器领域的产品。对此,很多员工提出了明确的反对意见。其中有几位员工发信给比尔·盖茨,直言不讳地说:"这是一个危险的错误决定。"  相似文献   

11.
新闻报道主要是靠事实说话,所报道、引用的事实必须完全真实、准确。然而,有一些新闻稿件内容尽管是真实、准确的,但从另一个方面衡量则是错误的。一般说,新闻稿件错误有两类:一类是直接错误,像稿件中的字、修辞、观点、议论、提法上的错误就属于这一类。另一类是隐性错误。这一类较之前一类错误比较隐蔽,不容易被人发现。也恰恰是这种隐性错误在新闻稿件中比较常见,又是编辑在审稿过程中最容易忽略、最难把握、最常出错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人们常说:“无错不成书(报)。”这说明报刊的错误之普遍,同时说明报刊的编校质量亟待提高。不过,人们在说“无错不成书(报)”这句话时,多半是指那种一般读者一眼就可看出的属校对方面的“技术性错误”,而某些似是而非的甚至是习非成是的词语的错误还木包括在内。下面就笔者在日常阅读中摘录的属后一种较为隐蔽的错用词语20条进行辨析。为了便于辨析正误,逐条采用错误和正确的对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视听界》1998,(5)
建立调研基地,是记者深入调查研究的一种有效方法。所谓“信息说”、“时效说”、“综合说”、“便利说”等为调研过时论提供理论依据的说法,最大的错误在于强调新闻采访的某些时代  相似文献   

14.
《中国广播》杂志2005年第10期刊登的两篇文章,内文有两处犯了基本常识的错误。先说第56页的《主动转型》一文。第一段第五行有这么一句:“过了不惑之年,到而立之际的中年人,面对这‘年轻化的浪潮’该如何应对呢?”  相似文献   

15.
抓住好题目是一回事,作成好文章又是一回事。通常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跑题。何谓跑题?这里好有一比:就像是一个精力不集中的顽童,当他作数学题的时候,脑子里却想着如何粘靖挺,以致无法专注地完成一件事。说起来,避免跑题是写作的起码要求;但是即使是多年从事言论写作,有时仍不免犯这样的错误。也许可以这样说,克服跑题的缺点,意味着写作实践的突破。在这之前,需要很长时间的摸索和锤炼;过了这个坎,才能比较自如地创作合格品。虽然在这之后,写出好文章仍有很多问题要解决。这不言而喻。跑题,不单纯是个写作技巧问题。正如…  相似文献   

16.
对于明人张铨《常评事传》中的"安石"一词,有不少著述中认为是指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经翻查、分析相关史料认为,把"安石"说成王安石是错误的,"安石"应指东晋时期的政治家谢安。  相似文献   

17.
总编辑要做总编辑工作,本来是不成问题的问题。然而在现时的我国出版界,却出现了总编辑不做总编辑工作的现象。 某社出版了一本坏书,上级主管部门追查起来,总编辑检讨说:“啊!我还不甚清楚。” 某社,一本新书有政治性、政策性错误,问到总编辑,总编辑说:“唉!这部稿子我没有看。”  相似文献   

18.
松冈常说,如果一个国家总是拒绝将自己的错误公布于众,等到真相大白那一天可能已经太晚了。她的使命就是警世者  相似文献   

19.
过失与责任     
《档案与社会》2009,(3):1-1
1920年。有个11岁的美国男孩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向他索赔12.5美元。在当时,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足足可以买125只生蛋的鸡。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男孩为难地说:“我哪有那么多钱赔人家?”父亲拿出12.5美元说:“这钱可以借给你。但一年后要还我。”  相似文献   

20.
从来书籍总不免有错误,不论抄本、刻本、活字本、石印本、铅排本乃至时新的电脑排印本,都免不了有讹夺衍倒。以至古人说校书如扫落叶。旧的扫清了,新的又落下来了,再刻和重抄又添上新的错误。所以有些古书,人们宁可要佳椠的影印本,为的是怕重刻重印添上新的错误。据说,五十年代编印《毛泽东选集》,不许出一点错,错了经手人要负政治责任。这样严格要求下,可能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