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报纸要求摄影记者所具备的新闻理论基础和新闻敏感性远远超过其对摄影技术本身的认识和把握。为什么在同样的场合,不同的摄影记者抓拍到的瞬间、场景相差甚大?这里有机遇的问题、时间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在于摄影记者对新闻事实发生的瞬间的判断,在于其能否在时间、场景、人物最有摄影潜力的高潮点挖掘并抓拍到稍纵即逝的瞬间。可以说,摄影记者的理论准备有多厚实,  相似文献   

2.
1928年,世界新闻摄影的先驱莎尔蒙,以摄影记者身份出现于国际外交场合,创造了"小相机+现有光线+不干涉对象"即"抓拍"的摄影方法,并提出新的摄影美学观念——"向受众展示新闻现场的真实情况,表现新闻人物的现场真实形象,比影像清晰而形象呆板更具价值。"从此,抓拍这种摄影方法很快流行于世界各国。不可否认的是,新闻摄影的确是"抓拍"的艺术,而"抓拍"又恰恰是新闻摄影的关键所在。在新闻摄影中,抓拍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安涛 《新闻知识》2012,(8):96-97
1928年,世界新闻摄影的先驱莎尔蒙,以摄影记者身份出现于国际外交场合,创造了"小相机+现有光线+不干涉对象"即"抓拍"的摄影方法,并提出新的摄影美学观念——"向受众展示新闻现场的真实情况,表现新闻人物的现场真实形象,比影像清晰而形象呆板更具价值。"从此,抓拍这种摄影方法很快流行于世界各国。不可否认的是,新闻摄影的确是"抓拍"的艺术,而"抓拍"又恰恰是新闻摄影的关键所在。众所周知,新闻摄影是以摄影图  相似文献   

4.
抓拍,老话题下的新内容,是动态新闻摄影不可回避的命题,又是一个非常宽泛的大主题,也是一个成功的新闻摄影记者不可或缺的莲花宝  相似文献   

5.
增强抓拍意识认真实践抓拍蒋齐生一本有助于提高我国新闻摄影记者素质及新闻照片质量的书──蒋铎同志著的《抓拍──纪实摄影新闻摄影的基本方法》在北京出版了,我们大家应热烈地对此表示祝贺。这本书讲的当然首先是有关抓拍的各种实践的经验及其理论认识。实际上这本书...  相似文献   

6.
曾朗 《新闻界》2000,(4):43-44
我国著名的老一辈摄影家石少华在《新闻摄影与摄影记者工作》中指出 :“作为一个摄影记者 ,他最主要的本领 ,仍旧是应该学会掌握生活规律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 ,不干涉对象 ,真实、迅速、生动地拍摄出照片来。”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抓拍。抓拍是摄影记者在新闻事件正在发生的现场 ,用不干涉对象法 ,在对象自主的自由的活动中 ,选择抓取镜头的一种拍摄方法。它是新闻摄影最基本的方法 ,是摄影记者采访的一项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也是最难驾驭的基本功 ,要求摄影记者具有在瞬间内看到、想到、抓到的特殊本领 ,必须具备三快 :眼快、心快、手快。《…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抓拍对新闻摄影真实性的影响,并对一名合格的新闻摄影记者如何通过抓拍的方式最大限度的实现新闻真实性提出了建议。新闻摄影无法做到绝对意义上的真实,我们只能通过技术层面和内容层面两方面以及历史的眼光去努力接近真实、发现真实。  相似文献   

8.
50年代初,我刚步入新闻摄影战线时,对于领导和老摄影记者经常告诫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很不以为然。总认为,文字报道需要丰富的素材、生动的情节、深刻的内涵以及历史背景、未来展望等等,当然离不开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新闻摄影抓拍的是现场景象,其本身就是深入实际的产物,还搞什么调查研究? 如今,40多年过去了,实践告诉我,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如果缺乏调查研究的基本功,严格说来,就不能算是称职或合格的记者。  相似文献   

9.
以图片瞬间形象报道新闻的摄影记者,首先要会抓新闻,按新闻规律开展工作,这是新闻摄影记者不同于其他摄影师的重要区别。新闻摄影有其自身规律,重视研究其特点,探讨新闻摄影的优势与局限,强化摄影记者的形象表现力等,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新闻摄影报道的是新闻,因此它受新闻规律的制约,这是新闻摄影区别于其他摄影门类的特性之一。新闻摄影的形象性,即通过直观可视的图片形象报道新闻事实,又明显区别于文字新闻。因此,新闻性与形象性二者的结合,是新闻摄影这种报道形式能够独立存在的根本条件,也确立了它在新闻事业中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10.
“抓拍”与“摆拍”.一直是新闻摄影界争论不休的话题.也是涉及新闻真实与虚假的严肃问题。从理论上讲,新闻图片应该是抓拍的.摆拍绝对不能提倡。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抓拍很难,摆拍就屡禁不止。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进行再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与文字记者有必要学会使用照桕机一样,摄影记者也有必要拿起笔来,使自己成为“全能”记者。这个问题可以从狭意和广义两个方面来认识。从狭义来说,提高与加强摄影记者的文字意识,是提高摄影记者综合素质、把握新闻瞬间细节能力的重要手段。从广义来讲,在提高整体摄影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不断提高其语言文字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新闻摄影事业发展的必要前提;以崇高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感,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知识修养,是摆在摄影记者面前的首要任务。现在新闻摄影界有一种认识,谓“摄影语言高于一切”,是说面对一幅照片,你一看就被吸引住了,被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图文并重,两翼齐飞”作为我国报纸业务工作指导方针之一,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付诸实践;新闻摄影在报纸宣传中“独立兵种”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出现了不少上乘之作。然而,纵观报纸上的图片报道,缺乏新意,缺乏力度,平淡肤浅,甚至失实的报道常常见诸报章。究其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记者缺乏调查研究的功夫。 新闻摄影是用摄影的形式报道新闻。毫无疑问,摄影记者必须遵循新闻报道一般规律。调查研究是记者的一项基本功,这不仅仅是对文字记者而言的,当然包括摄影记者在内。然而,这个问题往往被摄影记者所忽视。这种状况应该改变。 强调摄影记者在调查研究上下功夫,是新闻摄影工作性质所决定的。 第一,调查研究是摄影记者获取报道线索的必要途径。当新闻记者,搞新闻报道,就要经常不断地发现或获取新闻线索。只有这样,新闻记者才不致于“盲人骑瞎马”,在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中,才有可能抓住代表社会经济走向,反映时代精神的报道对象。新闻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是客观存在的。为什么有的人总在不断地发现,有拍不完的题材,忙得不亦乐乎,经常拍出平中见奇的力作,而有的人两眼茫然,感到无处下手,或老是拍一些人云亦云的照片?关键在于调查研究的功夫,实际情况的积累。  相似文献   

13.
在不少人的心目中,摄影记者的工作似乎比较简单,不需要调查研究也可以拍出照片;摄影记者在舞台上的典型形象就是“咔嚓”干部,身挎照相机,闪光灯一亮就算完成任务。果真是这样吗?否。积三十年摄影记者工作之正反面经验,我深感调查研究的重要。我们的摄影报道只有植根于调查研究的坚实基础之上,才能适应党和人民的需要,才能根深叶茂,万紫千红。而且,新闻摄影有它自身的规律,摄影记者的调查研究也有它的特殊要求,正确认识和切实掌握这一基本功,应是我们摄影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有感于此,写就下文,就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4.
在新闻摄影实践中,有一部分是属于非突发性新闻的拍摄采访,就是在事前得知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内容及采访对象的新闻事件。如政治、经济、文体、人物、会议以及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内容。这类新闻的采访拍摄有它自己的特点,因为在事前可以制订拍摄计划,确定采访对象,查阅背景资料,所以摄影记者有较充分的准备时间。由于非突发新闻事件具有事前预知的特点,所以摄影记者可以事前准备,从容采访,相对于突发新闻的现场抓拍采访,则显得容易了一些。正因为这个原因,使得许多摄影记者重视突发新闻,轻视非突发事件采访拍摄,这是当前新闻摄影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摄影采访、图片编辑实践,就非突发性新闻的采访拍摄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一谈到新闻摄影,人们往往把他分为政治摄影、工业摄影、体育摄影、农村摄影、舞台摄影、战地摄影等。那么对摄影记者在街头巷尾抓拍的车祸、吵架、服装;深入门栋家庭抓拍的亲昵、纠纷、控诉;到大自然中去抓拍的洪水、珍禽、异兽怎么分类?笔者认为,应归类于社会新闻摄影。本文就社会新闻的摄影采访,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请同行们斧正。什么是社会新闻和社会新闻的摄影采访1949年,胡乔木同志在新民晚报的讲话中,就曾要新民晚报注意社会新闻的报道。当时的所谓社会新闻是指个人的事,一个家庭、一条街道的事。要求社会新闻要从个人事情的报道上引导人们想到整个社会。象恋爱、婚姻、家庭的种种纠纷中的那些违反社会主义道德的思想行为,以引起全社会的注意。  相似文献   

16.
康琳 《东南传播》2015,(1):151-152
在新闻报道中,最难拍好的内容是新闻现场人物。在新闻拍摄中,受人物移动随意、特点、现场局限性、新闻背景意义等因素的影响。人物拍摄需要摄影记者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性、全局意识、准确、迅速的抓拍技术等,对现场人物摄影提出较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对新闻现场人物摄影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摄影技术,为提高新闻现场人物摄影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法国摄影家卡蒂埃——布列松坚持的‘不干预被摄对象’的拍摄风格,从三十年代起便主宰世界新闻摄影,布列松从而蜚声国际摄影界,成为各国摄影家和摄影记者极为推崇的抓拍大师。  相似文献   

18.
抓拍可以有效生动地呈现新闻事实。突发性事件一般包括自然灾难和社会性灾难两大类,不管哪一种都会引发民众强烈的关注欲望,新闻价值非常高。本文还结合了荷赛灾难性新闻摄影获奖作品对突发性新闻的抓拍进行阐述。其次,作为新闻摄影记者如何应对突发新闻事件的拍摄,同时又能准确、客观地反映事件的真实本质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有益的尝试     
十月中旬,北京晚报同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北京电视台一起,举办了一次题为《猎取美好的一瞬》新闻摄影现场抓拍比赛。新闻图片在报纸上占有重要地位。举办这次比赛的目的之一,就是给业余摄影爱好者们提供一个机会,让他们和专职摄影记者一样,能够在采  相似文献   

20.
冯明 《新闻前哨》2012,(7):54-54
新闻摄影是以摄影技术为手段,对正在发生的、具有报道价值的新闻事实,通过现场抓拍的手段摄取特定的瞬间形象,并结合必要的文字来进行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好的新闻摄影作品,都是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摄影工作者,秉承人道主义精神,以无比的毅力甚至是献身精神,奋力抓拍的结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