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以六盘水野生蕨菜为材料,对影响蕨菜总黄酮提取率的4个因素(水浴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进行了探讨,优化了蕨菜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蕨菜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实验条件为:水浴温度为60℃,乙醇浓度为70%,提取时间为1.5h,料液比为1:40。  相似文献   

2.
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对紫皮石斛花色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料液比、提取时间、温度对花色苷提取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影响最小的是甲醇浓度,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甲醇浓度60%、料液比为1g∶ 15mL、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120min,采用最佳工艺条件进行提取,确定紫皮石斛花色苷含量约为9.8mg/100g.  相似文献   

3.
以凤冈锌硒茶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的方法提取茶多酚,以茶多酚得率为指标,探讨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在提取时间、料液比以及乙醇体积分数三个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凤冈锌硒茶茶多酚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其最优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59%、超声提取时间54 min、料液比1∶91(g/mL),茶多酚得率最高,达到14.88%,与预测值14.79%相近。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清除率和羟自由基清除率的I值分别为0.87 mg/mL和0.45 mg/mL;经透析20 min后对葡萄糖延迟吸收能力达46.50%;与牛磺胆酸钠和甘氨胆酸钠的结合能力分别达到16.38%和27.69%。由此可见,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延迟葡萄糖吸收能力以及胆酸盐结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以朱砂根药材的粒度、甲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设计L9(34)进行优选试验,并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提取物中岩白菜素含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Kromasil ODS-1C18反相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体积比为25:7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4nm,柱温25℃。最佳提取工艺为:采用超声提取法,朱砂根药材打成粉末(过40目筛)、甲醇(分析纯)为溶剂、提取次数3次、提取时间30min。  相似文献   

5.
闽北特色擂茶是一种以茶叶、陈皮、甘草(原辅料比为10?1?1)为主要原料,利用擂钵和擂茶棍手工制作的传统天然饮品。以闽北特色擂茶多糖浸出率为考察对象,选取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超声波处理时间等4个影响因子开展单因素试验,选用L9(34)进行了正交试验并做验证实验,优化闽北特色擂茶多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料液比1 g?100 mL,超声波处理时间25 min,提取温度90℃,时间60 min为闽北特色擂茶多糖提取最佳工艺参数,多糖浸出率为2.57%,为闽北特色擂茶产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纤维素酶提取苦荞多糖,考查纤维素酶添加量、料液比及提取时间各因素对苦荞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提取率为评价指标进行响应面法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苦荞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纤维素酶含量1.0%、料液比1∶26(g/mL)、超声辅助提取时间48 min,在此条件下苦荞多糖得率达到34.51%,与预测值35.36%的相对误差为2.46%。该方法稳定可靠,研究结果可为苦荞多糖的提取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云南四楞蒿为材料,探索优化微波辅助提取黄酮的工艺,分别探讨了乙醇溶液浓度、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料液比4种因素对四楞蒿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乙醇溶液浓度为40%、微波时间为90 s、料液比1∶40 g/mL、微波功率为490 W时总黄酮得率最佳,在此条件下,四楞蒿中总黄酮得率达为31.7 mg/g.微波辅助提取总黄酮法,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值得重视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超声波方法和传统方法提取臭灵丹中的总黄酮进行试验比较,同时对影响超声波提取臭灵丹中总黄酮的多个因素进行正交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提取总黄酮效果较好,其最佳提取条件为:90%乙醇,浸提温度75℃,料液比1:12,提取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总黄酮的提取率可达到95.4%.  相似文献   

9.
采用双水相与超声耦合法对艾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考察硫酸铵用量、醇-水比、超声时间、料液比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水相与超声耦合提取艾叶总黄酮的最佳条件为硫酸铵用量0.26 g/mL,醇-水比0.80,超声时间15 min,料液比1∶60,总黄酮平均得率为9.05%;该法具有提取时间短、节能高效、操作比较简便、快速、安全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复方丹参片中丹参提取工艺的正交优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提取物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指标进行正交实验。所得产品中丹参酮ⅡA含量符合《药典》标准。从而优选出从丹参中提取丹参酮ⅡA的最佳工艺为:丹参粉碎至20目,于75℃搅拌,8倍量95%、50%乙醇各提取一次;每次1.5小时。6倍量水回流提取一次,2小时。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HPLC检测土壤中辛硫磷的前处理方法,考察了提取溶剂种类,提取时间和溶剂用量.最佳实验条件为:用60mL乙酸乙酯作萃取溶剂,振荡提取50 min,经旋转蒸发仪浓缩,甲醇定容至5mL,过滤.滤液于高效液相色谱仪-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用C18色谱柱,进样量10uL,流动相为V(乙腈):V(水)=7:3,检测波长为283nm.辛硫磷在0.6~30.00μg/mL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加标回收率达88.27%,精密度(n=6)为3.35%.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碳酸钾催化合成阿司匹林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碳酸钾对水杨酸和乙酸酐合成阿司匹林具有良好催化作用。最佳实验条件:水杨酸0.029mol.水杨酸与乙酸酐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1.75,碳酸钾用量为1.45mmol,反应时间30min,反应温度60℃,产率78.8%。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首次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商陆根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用正交实验法对最佳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当温度为60℃、蒸馏水用量300ml、提取3次、每次3小时的条件提取时,γ-氨基丁酸的提取率最高。提取次数对γ-氨基丁酸提取率有显著影响,而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蒸馏水用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用正丁醇和柠檬酸为原料,WO3/MOO3/SiO2为催化剂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通过考察醇与酸的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和溶剂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确定合成柠檬酸三丁酯的最佳反应条件为n(正丁醇)/n(柠檬酸)=4.5,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柠檬酸质量的6%,反应温度130—140℃,反应时间3.5h,酯化率最高达98.5%,产率最高迭94.3%。WO3/MOO3/SiO2催化剂可重复使用,其催化活性基本不变。实验对合成的产品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及折光率的测定,与文献值相符。  相似文献   

15.
用正丁醇和冰乙酸为原料,WO3/MoO3/SiO2为催化剂合成乙酸正丁酯,对产品进行折光率测定,同时考察醇和酸的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合成乙酸正丁酯的最佳反应条件为:n(正丁醇)/n(冰乙酸)=1.6: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乙酸质量的2.5%,反应温度120-130℃,该条件下产率最高达95.8%,重复使用催化剂,产品收率变化不大。结果表明WO3/MoO3/SiO2具有催化活性高、易回收、可重复使用、无废液排放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为检测可乐饮料中咖啡因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通过配制不同浓度的咖啡因标准溶液,进行紫外光谱扫描,测定咖啡因的最适波长为276.4。将不同浓度的咖啡因标准品在276.4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值,绘制标准曲线,得出线性回归方程为y=0.0486x-0.0076,相关系数R2=0.9971。再对可乐饮料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相对偏差在0.1%-0.2%之间,实验操作简单,快速。  相似文献   

17.
以苯甲酸和乙醇为原料,4-二甲氨基吡啶为催化剂,1,3-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作缩合剂,加热回流合成苯甲酸乙酯,并考察了催化剂、缩合剂、酸醇比和反应时间对苯甲酸乙酯收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工业条件为:苯甲酸、乙醇和4-二甲氨基吡啶的物质量之比为1:3:0.08:1.2,并加热回流3小时。  相似文献   

18.
合成1-(4-磺酸丁基)-3-甲基咪唑三氟甲磺酸盐([NNS][CF3SO3])和1-(4-磺酸丁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NNS][HSO4])两种质子酸性的咪唑基离子液体,应用于催化异丁烯齐聚反应,深入研究离子液体种类及反应条件、两种离子液体的复配摩尔比和搅拌方式对催化活性、二聚体C8=产品的选择性和催化剂循环稳定性的影响,并利用核磁探讨反应进程。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用量5 mmol、温度100℃、反应时间3 h、两种离子液体复配摩尔比1:1时,催化活性和二聚产物C8=的选择性最高,异丁烯的转化率最高达84%,C8=选择性为77%;改进搅拌方式后,催化剂循环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稳定循环达6次,异丁烯转化率保持在70%以上,C8=选择性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