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排华法案》是美国首项含有种族和阶级歧视性质的移民法律条文,专门针对及排斥劳动阶级的华人移民。美国联邦政府1882年实施《排华法案》,到1943年才废止,这61年间对华籍移民的限制,是美国移民史上非常不光彩的一页。本文就排华时代美国旧金山华埠行刊的华语报章里收集的引用有关华人移民的词汇,探讨当年美国华人社区媒介对排华政策的反应及表达方式,值此印证当年居美华人对联邦政策的抗议及批评。这些华埠报刊里收集到的词汇,明显地反映出当年美国华人绝对拒绝认同一切《排华法案》有关的移民措施。有关排华及移民的讯息,在翻译程序上,不但没有直译原意,中文译文里更附加上严厉批评的意识,结果是创造了一类非常突出的华埠华文词汇,在美国各地华埠通行数十年。这是一种既普及也特殊的华埠小区语言词汇现象。加上华人不断地循各种法律途径挑战歧视他们的移民法例,尤其是在旧金山1906年地震后充分利用了美国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法案条文,整体来说是一种保障他们公民籍权和移民权益的具体行动。从这个当年美洲华文报刊文字现象看美国华人历史,我们深刻认识到当年美国各地华人的共同立场:在自己的小区里,他们的语言表达是全面否定,不接受联邦法律所容许的排斥华人的国家政策。这种小区媒体文字一致抗衡政策上歧视他们的团结精神,也是充分地表达了中美两个国家的民族都存有的"不平则鸣"的普世文化思维。  相似文献   

2.
美国华人社会地位的变化及其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华人是海外华人社会中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一百多年来美国华人的观念经历了“作客”——“落叶归根”——“落地生根”的变化。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逐渐提高了自己的社会地位。1943年美国废除排华法,是美国华人的社会地位和观念发生变化的历史转折点。从那以后,随着美国华人文化水准的不断提高,经济力量的逐步增长,他们在美国的政治影响也逐渐扩大。到下个世纪初,美国华人总数将达到300万人,其中一些人将成为美国工商业界,科学文化界的佼佼者。美国华人将在促进中美友好、繁荣美国和亚太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美国华裔作家伍慧明在2008年出版的小说《望岩》中,揭示了"坦白计划"对美国华人造成的难以抹去的伤痛。在这一计划下,"纸生子"成为进入美国的一个契机。"纸生子"作为排华法案下的一个重要现象,无论是对华人移民本身,还是对整个华人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结合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分析身份的混乱、思想的悖论以及选择的两难等伦理结,探索构成主人公杰克的伦理困境原因。  相似文献   

4.
19世纪中期开始的美国排华运动发展到20世纪初,成为席卷全美的排华风潮.寓美华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和损失,激发了他们对入籍归化权利的争取;国内的人民听闻华侨在美遭遇之后,在民族资产阶级的带领下爆发了全国性的抵制美货运动.国人借助媒体,发动舆论,表现了逐渐增强的国家、民族、合群、文明等近代意识.由排华风潮引发的这一系列事件在中国人的近代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雷霆超的小说《吃碗茶》真实反映了由美国政府的排华政策造成的畸形百年华人"单身汉"社会和20世纪40年代"单身汉"社会向家庭社会转型时期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小说延续了美国华裔文学对家庭伦理问题的关注。从社会、婚姻、家庭与代际关系等维度探讨20世纪初以纽约唐人街为代表的美国华人社会中由种族歧视、性别比例失调和中西伦理观碰撞等原因造成的潜在的伦理困境,可以带来以融合的方式解决中西伦理观念冲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19世纪70年代之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陆续实施了多项排华举措。1882年,黄遵宪抵达旧金山担任总领事之后,主要处理的便是与加拿大华人相关的问题,为华人通过旧金山海关出入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维多利亚市提供便利。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旧金山海关终于认可中国领事馆颁发的护照具备合法性,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华人往来于美国和加拿大经商的困难。对排华时期黄遵宪如何解决加拿大华人通过旧金山海关这一问题的讨论,可展现黄遵宪对加拿大和美国华人所作出的非凡贡献。  相似文献   

7.
1848年,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华人开始大批移美。至1880年,在美华人人数已达105465人。华人来美,加州白人社会对此具有两种迥然不同的反映:第一,欢迎,主要来自资产者;第二,反对,主要来自下层劳工。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后者对华人的敌视渐强,于50年代末期发展成为地方性的排华运动。美国内战后,尤其是进入70年代,排华运动始由地方向全国过渡。1882年,美国国会颁布《排华法案》,排华运动发展到顶峰。本文拟就美国排华运动发生与发展的原因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的职业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的主要职业有一个变化过程。最初以从事采矿业为主,其后从事铁路修筑,中央太平洋铁路建成后绝大部分华人移民转向农业和城市轻工业。美国全国性的排华浪潮掀起后,华人移民除在农业领域中继续占优势外,其余大部分华人被排挤到洗衣、饭馆、家佣等服务业中。这种变化,既反映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进程,也反映了近代中国的落后和主体移民的受教育程度极低、综合素质偏下的事实,同时也折射出美国种族主义排外情绪。  相似文献   

9.
我们讲《师说》,总不免要提一下唐代古文运动。那么,《师说》与古文运动是个什么关系呢?弄明白了这一点,对更好地理解这篇课文无疑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排华运动一直是学术界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但迄今为止,还尚未有学者对此课题作个案分析.本文试图弥补这一不足,针对1882年美国排华法案进行初步研究.分析了排华法案产生的历史背景,分析了排华法案出台的根本原因是美国工人阶级日趋高涨的排华情绪被资产阶级政党利用的结果,并进而论述了排华针对性是包括华工在内的所有华人.然后,从美国对华移民政策、美国当时的现实情况、中美关系等方面,对该法案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1.
论印度尼西亚排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尼西亚是海外华人重要的聚居地之一,但同时也是海外华人遭受劫难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缘何屡屡发生排华事件?本文从心理因素、经济差距、民族主义和国家政策四个方面出发,对印度尼西亚排华问题做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力图找出印度尼西亚排华问题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地坚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系框架。通过认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反腐倡廉经验,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反腐倡廉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是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打破了依靠贸易保护谋求发展的传统模式.但是,贸易救济措施的矛头也纷纷指向我国,在贸易额迅速增长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大量针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反倾销起诉.因此,如何帮助企业在反倾销诉讼中取得优势地位尤为重要.简述我国近十年来遭受反倾销诉讼的情况,考察分析出口企业在反倾销应诉中举证难的原因,从会计支持的角度有钎对性地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在100多年来抵抗外来侵略中获得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在主要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经过长达8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打败不可一世的日本帝国主义。抗日战争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长征的过程也是党逐步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过程。长征开始并实现了从关门主义到抗日反蒋统一战线再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转变,因此,长征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国革命的转折点,也是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6.
面对主流社会对她作品的种族主义误读,汤亭亭在她的第三本小说《孙行者:他的伪书》里塑造了一位反传统,反战,反种族歧视的华裔嬉皮士形象,用以挑战和颠覆丑陋的华人刻板形象。通过分析主人翁阿新是中国猴王,华人垮掉派和美国诗人瓦尔特·惠特曼三者精神的综合体,来表明华裔作家汤亭亭用她的作品向美国主流社会的种族主义宣战,指出不能仅以种族特征去界定一个人,人是可以跨越文化之间的界限的,因此种族主义的存在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山西抗日根据地小学学校设施被毁,教育基础十分薄弱,教师匮乏且文化水平低。本文通过大量史料阐述了山西抗日根据地小学在抗战时期特殊的政治文化条件下,贯彻落实中共教育为抗战服务的指导思想,培养大批抗战建国劳动者。  相似文献   

18.
反倾销措施作为WTO所允许的贸易政策工具将会在WTO框架内长期存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其他国家或地区将依赖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来打击中国产品,保护本国产业.因此,当前我国政府部门和出口企业应加强联手,积极应对,采取有效措施以预防国外对华的反倾销.  相似文献   

19.
全面认识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对于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振奋精神、凝聚人心、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黄酮类化合物是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中草药中,由于其具有抗肿瘤、抗氧化及抗茵等活性,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其资源,综述了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药理作用、合成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