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例1.一辆汽车一次可运货4500千克。有一天,这辆汽车上午运了4次,下午运了8次,下午比上午多运多少千克货物?  相似文献   

2.
例题汽车停车场有10辆汽车,第一辆汽车出发后,每隔4分,有一辆汽车开出.在第一辆汽车开出2分后,有一辆汽车进站,以后每隔6分即有一辆汽车回站.回站的汽车,在原有的10辆汽车之后又依次每隔4分开出一辆.问从第一辆汽车开出后,经过多少时间,停车场就没有汽车了.  相似文献   

3.
葛杰 《教书育人》2012,(13):76-77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辛巴杜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试验。在这项试验中,辛巴杜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一辆停在了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街区,而一辆停在了相对杂乱的布郎克斯街区。他把停在布郎克斯街区  相似文献   

4.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士进行了一个试验,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中的一辆放在帕罗阿尔托中产阶级社区,另一辆放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后一辆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而前一辆车一星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士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破,仅仅几个小时车就不见了。以此形成了"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坏  相似文献   

5.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项试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一辆停在比较杂乱的街区,一辆停在中产阶级社区.他把停在杂乱街区的那一辆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结果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摆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也安然无恙.随后,心理学家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几个小时以后,它就不见了.  相似文献   

6.
上个周末,我跟着爸爸妈妈参加了上海通用昂科拉自驾游体验活动.我还是第一次跟着车队出游呢!车队一共有十五辆昂科拉、一辆头车、一辆尾车、两辆巡查车和一辆物料车.整个车队浩浩荡荡地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就像一条长龙.车与车之间用对讲机联系,好酷啊!  相似文献   

7.
李自天 《中国教师》2005,(11):28-29
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斗曾进行过一项有趣的试验:他把两辆一模一样的轿车分别停放在美国两个不同的街区,其中一辆完好无损,停放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街区。而另一辆,摘掉车牌、并敲碎车窗的一块玻璃,停放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结果如何呢?停放在帕罗阿尔托街区的那一辆,过了  相似文献   

8.
5月9日,哈尔滨市工农小学二年级二班9岁的小学生许悦,被一辆从学校里开出的大货车挤在大门门柱上,当场死亡.起因是学校早在几年前就将操场出租给了社会上的承包人,把操场作为夜间停车场对外营业.  相似文献   

9.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将两辆外形完全相同的汽车停放在相同的环境中.其中一辆摘掉车牌,车窗全部打开;另一辆则封闭如常,保持原样不动。结果车窗打开的那辆车在三天之内.被人破坏得面目全非,而另一辆则完好无损。接着。他又在这辆好车的玻璃上打了一个小洞,只一天的工夫.车上所有的玻璃被打碎,车内东西全部丢失。  相似文献   

10.
多年以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一项试验,他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放在大街上,把其中一辆车的车窗摇下,结果这辆车,不到一天就被人偷走了;而另一辆汽车,停放了一周却完好无损。这时,詹巴斗博士又偷偷用锤子把这辆汽车的玻璃扎碎,没想到不到一个小时,这辆汽车也不见了。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我在网上读到这样一个教育实验文章:多年前,有个美国斯坦福心理学家叫詹巴斗,他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其中一辆停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主阶级礼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窗打了一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车就不见了。  相似文献   

12.
初语二册(人教版)《山的那一边》这篇自读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村里唯一的一辆拖拉机,搁在那里没人敢开。”我认为句中“唯一的一辆”有毛病。“唯一”即“只有一个”、“独一无二”,后面又用“一辆”,颇有叠床架屋之嫌。“唯一的一辆”应改为“仅有的一辆”或将“一辆”删去。  相似文献   

13.
我们班有一辆21世纪的新型“拖拉机”,这辆“拖拉机”在我们学校是大有名气了,几乎是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通讯》2009,(9):10-11,60
近日,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发生了一起罕见的地铁相撞事故——两辆列车首尾相撞。据美国媒体报道,这两辆列车均有6节车厢,共能装载乘客2400人,事故造成9人死亡。70多人受伤。这也是华盛顿33年来发生的最严重的一起地铁事故。华盛顿市长指出:“事故现场令人毛骨悚然。超出人们的想象。其中一辆地铁被整个压碎了.另一辆地铁还压在上面。”  相似文献   

15.
《华章》2004,(7)
美国斯坦福大学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项试验:他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一辆放在比较杂乱的街区,一辆放在中产阶级社区。他把放在杂乱街区的那一辆车的顶棚打开,结果一天之内车就被人偷了。而放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辆车过了一个星期也安然无恙。后来,心理学家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这辆车也被偷走了。  相似文献   

16.
自行车。这是城市公共交通周活动的第一天,傍晚时分女同事来电向我借自行车,哈哈,第二天她要采访,跟踪采访的对象这天也改骑自行车了。同事说她这几年来自行车买一辆丢一辆,已经丢了太多辆,于是干脆不备自行车了,平常坐公交。  相似文献   

17.
高如星 《成才之路》2010,(21):18-19
一、何为“破窗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斗曾进行过一项有趣的试验: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不同的街区。其中一辆原封不动地停放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则摘掉车牌、打开顶棚.停放在相对杂乱的布郎克斯街区。结果。停放在中产街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还完好无损;而打开顶棚的那一辆.不到一天就被偷走了。  相似文献   

18.
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时,一教师从“平均分”导入,出示两个准备题: (1)有14只兔子,平均放在7只笼子里,每只笼放几只? (2)太湖汽车厂去年上半年一共制造汽车1440辆,平均每个月制造汽车多少辆? 教师分析两题的数量关系后,归纳出了“总数÷份数=平均数”的规律。然后指出:“这两道题目的总数,是直接告诉我们的,如果题目里没把总数直接告诉我们,应怎样去求平均数的应用题呢? 随后,教师将第2个准备题改为正式例题:“太湖汽车厂去年1~6月汽车产量分别为200辆、210辆、230辆、250辆、250辆、300辆。平均每个月制造汽车多少辆?”并进行新课的教学。最后,在教学的总结时指出:“求平均数”和“平均分”实际上就是一回事情。  相似文献   

19.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Philip Zimbardo)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相似文献   

20.
初中语文第四册(人教版)《记一辆纺车》是吴伯箫的散文名篇。但“纺车”前用“辆”这一量词实属不当。“辆”作量词应用范围较狭窄,只用于“车”,如“一辆汽车”、“两辆自行车”、“三辆面包车”,而“纺车”虽有“车”字,却不属车类,前面用“辆”当然不恰当了。这就好比说“鞍马”(体育用品)只能说“一个鞍马”而不能说“一匹鞍马”。说“蜗牛”时,只能说“一只蜗牛”而不能说“一头蜗牛”。笔者以为应该把“一辆纺车”改为“一架纺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