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界认为频度副词与否定副词"不"共现时存在三种模式,即频度副词前或后均可或均不可紧邻否定副词"不",以及"不"只能用于频度副词后。然而,对现代汉语语料的考察发现,频度副词后均可与"不"共现,只是否定副词"不"出现在频度副词前时存在差异。本文归纳了否定副词"不"与频度副词共现的规律,从句法、语义和语用衍推等角度对共现差异的机制进行理据分析,并从否定辖域、语用功能、语流停顿等方面对否定副词"不"与频度副词前后共现时的差异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分析了副词"真""太"与其他副词连用现象的异同。副词"真"与其他副词连用时,习惯位于其他副词之前。"太"与其他副词连用时,更多位于其他副词之后。副词"真""太"都可以与否定副词"不、没、没有"连用,其中与"不"连用是副词"真""太"与否定副词连用的高频用法。另外,我们发现,副词"真""太"可以连用,组成"真+太+中心语"的结构。副词"真""太"与其他副词连用时的组合顺序反映了人类认知的逻辑顺序对句子表层词语顺序的影响;副词"真""太"连用的相对位置体现了认知上距离象似性原则对句子表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汉语副词中, "还"的句法功能比较繁复,它可以作时间副词、语气副词、关联副词,还可以作程度副词.王力先生(1943)将程度副词分为两类:绝对的程度副词和相时的程度副词, "还"即为相对程度副词.马真先生认为相对程度副词"还"既可以表示程度深,又可以表示程度浅,表程度深的"还"大致相当于"更".在教学实践中,二者的差异体现在数个层面,为使学习者能够全面掌握二者的用法,本文将从句法结构、客观程度、增量的准确度、语义预设等方面逐一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
<正>一、引言张谊生先生把程度副词分为两类,即"客观程度副词"和"主观程度副词"。"所谓客观程度副词就是客观性地、单纯地表示程度义的副词;所谓主观程度副词就是在表示程度义的同时通常兼表主观评价义。"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大量的程度副词都属于"客观程度副词",例如"很、太、最、非常"等,而"痛"属于"主观性程度副词",类似的还有"、怪、可、很、真、太、最、死、"等。本文主要对"痛"的语法  相似文献   

5.
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副词分为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肯定副词、否定副词、情态副词、语气副词、地点副词八类,而同一个小类的副词,语义和用法都不一定完全相同,也有着一定的差别。本文将对程度副词进行浅析,以"非常"和"十分"这组意义相近的程度副词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28名中重度智力落后学生汉语副词的理解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7岁至18岁的智力落后学生在程度副词、时间副词、范围副词中,理解得最好的是时间副词。(2)智力落后学生理解程度副词的正确率在组别维度上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对副词"最"的理解在7岁至14岁之间发展迅速,对副词"很"、"比较"的理解在11岁至18岁之间发展迅速,对副词"有点"的理解在7岁至18岁期间发展均衡。(3)智力落后学生在15岁之前范围副词"只有"、"全部"发展迅速。(4)智力落后学生15岁之前时间副词"已经"发展迅速,对时间副词"将要"的理解在7岁至18岁期间发展大体均衡。  相似文献   

7.
"副+名"这一结构古已有之,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就有学者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在古代汉语中,涉及"副+名"结构的副词主要有情态副词、否定副词、范围副词这三类,名词是以具体名词为主。在现代汉语中,涉及"副+名"结构的副词主要有情态副词、否定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程度副词这五类,名词是以抽象名词为主。古代汉语中的副名结构语义单一,而现代汉语中的副名结构语义更加丰富、灵活,符合语言表达的经济性原则。将从语义、类型、语用三个方面,对"副+名"结构做一个纵向对比研究,表明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时间副词是现代汉语副词下的一个小类,对现代汉语时间副词的研究已有百家之言。但对于方言中时间副词的探讨不多。本文依据张谊生老师的时间副词理论体系,对秦州方言中"一径"、"阔立马擦"、"过家"、"阿搭子"、"可"等带有浓重地方特点的时间副词做了探源和分析。通过考察发现,天水秦州方言的时间副词各有其特点,并且保留了一部分受外来语影响的词汇和古汉语词汇。  相似文献   

9.
<银雀山汉简[贰]>第二、三部份中副词的使用情况比较丰富,共有38个,如实地反映了当时的语言使用面貌.其中,时间频率副词和肯定否定副词出现的个数较多;否定副词"不"出现的次数高达282次,可见"不"当时在否定副词中占了主要地位;"方"、"尤"、"纯"3个副词不常见于其它汉简材料,这为我们研究上古汉语副词提供了新的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10.
《银雀山汉简〔贰〕》第二、三部份中副词的使用情况比较丰富,共有38个,如实地反映了当时的语言使用面貌。其中,时间频率副词和肯定否定副词出现的个数较多;否定副词"不"出现的次数高达282次,可见"不"当时在否定副词中占了主要地位;"方"、"尤""、纯"3个副词不常见于其它汉简材料,这为我们研究上古汉语副词提供了新的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11.
历时演化平面上,"莫非"有两条演化路径。路径1:否定性无定代词"莫"+否定副词"非">范围副词。魏晋南北朝,统括副词形成;宋代,限定副词出现。本路径的词用频逐渐降低并于现代消亡。路径2:揣测副词"莫"+否定副词"非">揣测副词>反诘副词。元代,揣测副词形成;清代,反诘副词形成。本路径的词用频呈基本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刘君 《文教资料》2013,(8):21-22
本文首先运用逻辑方法反把副词"逐渐"归为时间副词中的中频副词类的观点,认为"逐渐"既不是频率副词,又不是时间副词,而是表示连续性递变变化情态的情态副词,继而归纳概括出了"逐渐"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前对吉林方言程度副词"诚"的研究层面过于零散,学界几乎没有对其进行具体、全面的研究。根据张谊生(2000)对程度副词的分类,将程度副词"诚"划分到"高量级"程度副词类别中,语义上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很、非常、特别、十分",从程度副词"诚"的使用地域分布入手找寻规律,分析其语义、句法功能和语用特征,简要分析程度副词"诚"的语法化历程。  相似文献   

14.
从传世典籍来看,战国时期始有程度副词{太},同时"太"字已用来记录程度副词{太}.然而,甲骨文、金文、战国秦汉出土简帛资料表明:在字与词的关系上,程度副词{太} 和记录它的"太"字出现的时代并不一致.西周时期已有程度副词{太},表示程度过甚.这种用法是从程度副词{大}表程度深引申而来的.不过在东汉中期以前,程度副词{太}在出土文献资料中多作"大",或假借"泰"为之.程度副词{太}写作"太"是在"大"、"太"二字分化之后,时间不会早于魏晋.典籍中"泰"作程度副词属假借现象,即"大"、"太"假借"泰"为之.这种现象集中在两汉时期,魏晋以后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5.
"副词+的+X"结构是副词的一种超常用法,本文重点分析助词"的"在"副词+的+X"结构中的句法语义功能。副词作定语必须是带有标记的,助词"的"必须出现。它在句法上通过后附,将副词修饰化为指称性"X"的修饰成分,作定语。在语义功能上可以明确副词与"X"之间的语义关系。"的"对"副词+的+X"结构有促成作用,甚至影响成句。  相似文献   

16.
"可"作为副词时,大多数学者虽然承认能表达程度深的意思,但更倾向于将其归入语气副词。在信阳方言中,"可"主要是程度副词,而且作为程度副词时,有别于语气副词"可"。论文首先论证"可"在信阳方言中归入程度副词的依据;然后分析"可"做程度副词时的语音特点(即重读)和句法分布;最后简析一下程度副词"可"的语法特征。  相似文献   

17.
副词"就"的语义繁多,很多时候它的意义要取决于小句所处的语境,因此,可以说副词"就"主要用于篇章的衔接和连贯。根据副词"就"在汉语篇章中的分布,我们认为副词"就"的篇章功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显示功能、精简功能、主观化功能和焦点标记功能。  相似文献   

18.
"端的"是近代形成的一个语气副词,最早出现在唐代,是由同义副词"端"和"的"复合而成,宋代时期发展成为一个表示肯定、强调语气的副词,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表疑问的语气副词。北宋时期"端的"一词出现名词形式。副词"端的"作状语,可修饰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也可以修饰形容词;还可以修饰谓词性代词。  相似文献   

19.
副词"とても"既可以接肯定句,作程度副词,也可以接否定句,作陈述副词。"とても"作陈述副词时基本句式有5种,其后面接的否定句大部分是表示可能的表达方式,也有的句子不含"可能"的意思。无论"とても"与"可能"的相关性如何,"とても"本身并不表可能,仅起到加强否定语气的作用。"とても"作陈述副词时大多用于陈述现在或将来的事项。20世纪80年代以前,"とても"多接否定句作陈述副词,80年代以后多接肯定句作程度副词。  相似文献   

20.
频率副词"再"、"又"、"还"是经常使用的副词,这三个副词除了分别表示"持续"、"添加"外,还都可以表示重复义,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如果不清楚他们的区别和用法就会用混,从而造成偏误。本文立足这三个频率副词的重复义试着分析它们的不同用法,希望能帮助学习者在使用过程中正确地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