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超人生     
《北京人在纽约》中的主题歌《千万次的问》这样描述人们对纽约的爱恨交织:"如果你爱她就带她去纽约吧,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她那么也带她去纽约吧,因为那里是地狱。"也许,我们也可以把纽约改为中国足球。每一个足球人都在其中体  相似文献   

2.
他是斯拉夫人最大的骄傲 当地时间6月26日晚上7点刚过,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米里西奇在意料之中听到自己的名字,但是还忍不住梦想实现后的狂喜,一脸春风地去和NBA总裁大卫·斯坦恩握手——两个人几个礼拜前在纽约见过,那次是斯特恩去看望一个有潜力的国际球员。 而现在,米里西奇成为NBA历史上选秀顺位最高的欧洲球员。  相似文献   

3.
《北京人在纽约》中有一句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名言:如果你爱一个人,那么你应该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那么你也应该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相似文献   

4.
木子 《中华武术》2005,(11):30-30
由于人们对女子跑马拉松存在着太多的疑问,因此女子马拉松运动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人们重视与认可。但是.当女子3000米世界纪录创造者——格里特·韦茨在她第二次跑马拉松时,就创造出令人吃惊的2小时27分33秒的成绩,并在纽约马拉松比赛的总排名中(男女一起排名)列在第69位时,那些对女子马拉松运动持怀疑态度的人们彻底服输与低头了。  相似文献   

5.
“如果你爱她,送她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她,送她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这句话是作家曹桂林对纽约这个繁华都市最精妙的概括,不过还可以简练一些,那就是:游走在天堂与地狱之间。  相似文献   

6.
今天,让我们再重复一遍这句台词:If You love him,take him to New York,for it’s heaven; If you hate him,take him to New York,for it’s hell。(如果你爱他,送他去纽约,那是天堂;如果你恨他,送他去纽约,那是地狱。)可以说,一年之前的纽约和地狱没有什么分别;但一年之后,至少在法拉盛国家网球中心,纽约又成了天堂,美国人的天堂。  相似文献   

7.
美网之旅     
陈迪 《网球》2012,(10):183-183
经过四年的漫长等待.我再度来到纽约打美网预选赛,能在网球最高殿堂出赛,对网球选手来说是种肯定,我也为自己的努力感到开心。美网的球员酒店设在曼哈顿市中心.离赛场约40分钟车程.组委会安排运动员班车来回接送。我住在朋友家,从他家坐地铁到球场需要一小时。时间等于金钱,在纽约地铁站里,大家都非常匆忙.连换车都要小跑步。有人说:纽约是个万花筒。卖艺.唱歌,跳舞.乞讨等等.这些在纽约街头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8.
《当代体育》2009,(4):78-81
当纽约尼克斯在赛季初用一份2年1200万美元的合同将杜洪签下后,ESPN和福克斯体育的多位专家都跳出来指责尼克斯总裁沃尔什,他们不敢相信沃尔什竟然用这样一份中产合同去签一个身高1.85米,上赛季场均只得到5.8分,命中率不到4成的芝加哥板凳。  相似文献   

9.
《当代体育》2007,(2):14-15
如果不是纽约大斗殴,加速了艾弗森投奔丹佛的进程,在未来三年内,得分功力未减的艾弗森,势必将和正如旭日东升的安东尼,在NBA得分榜上争个死去活来。但如果他们共处一片蓝天下,别和我说艾弗森就必须要为安东尼做出牺牲,某种程度上,这种短兵较量,将更直接。  相似文献   

10.
如果你爱她,把她送到纽约去,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她,也把她送别纽约去,因为那里是地狱。纽约,一座了不起的城市。泰克斯·理查德从这里起步。杰克·卡恩斯在这里经营。查里·戈德曼在这里训练。林·拉德纳在这里写作。弗兰基·卡勒在这里结党。比尔·戴利在这里谋划。比利·格拉汉姆在这里打拳。杰克·拉莫塔在这里奋斗。比利·吉普森在这里死亡。约翰·L·萨利文在这里酗酒。基德·麦科伊在这里潜匿。在1898年,曼哈顿、布朗克斯、布鲁克林、昆士和望卜满融为一体构成了纽约这座伟大的城市。一帮伟大的拳击手们也开始用血与肉打…  相似文献   

11.
精彩不打折     
《体育博览》2012,(6):26-26
林书豪登上(SLAM)杂志封面.被封为“纽约新国王”。尽管同猛龙的比赛中林书豪表现不佳.但”林热潮”仍未散去。据透露,林书豪将再度登上权威杂志的封面。被誉为”篮球圣经”的(Slam)杂志已经确定.林书豪将会登上五月刊的封面。这期杂志的封面标题更是夸张.在林书豪突破上篮的图爿旁边.(Slam)用的是“林书豪乃是纽约新国王”的标语。  相似文献   

12.
双周NEWS     
花絮八卦Carmelo Anthony纽约完婚勒布朗·詹姆斯终于去了纽约,不过这并不是尼克斯球迷希望看到的,因为小皇帝是去参加好友安东尼的婚礼。据《球迷之家》报道,7月11日在纽约曼哈顿,安东尼和他相恋多年的女友拉拉·瓦斯奎兹终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天下     
1998年7月3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结束了对中国为期9天的国事访问。这是继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1997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后两国领导人的第二次会晤。两次国事访问使中美两国的政治关系有所改善,并为两国的经贸关系开辟了良好的前景。美国,在中国人眼中始终是个天堂与地狱的混合体,正如们b京人在纽约》中王启明说的:“如果你爱她,就把她带到纽约去,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她,也要把她带到纽约去,因为那里是地狱。”美国人有自己独特的思维,他们有时是绅士,西装领带,坐着奔驰出席各种盛大的宴会;有时他们是地痞,…  相似文献   

14.
崔伟 《网球天地》2012,(5):20-23
1994年;有上部电视剧风靡大江南北——《北京人在纽约》.因为讲述了一群执着、勤奋的北京人在纽约奋斗与挣扎的生存故事.一夜之间成为彼时“出国热”背景下的“生存指南”。  相似文献   

15.
与米卢不同.阿里·汉在中国的短短几个月留给人们的印象并不深刻。从走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那一刻起.低调的阿里·汉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他离你近在咫尺触手可及.但你永远不能真正了解他,走近他的生活。他留给人们的永远只能是一串模糊的印象。  相似文献   

16.
记得1968年,毛主席一句话“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我和同班的几名同学一商量,事先没有跟父母打一声招呼.就注销了北京市户口.去陕北农村插队了。母亲含着眼泪为我收拾行装,有什么可说的呢,收音机里天天放的都是“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的歌曲。  相似文献   

17.
丁川 《网球天地》2013,(10):52-55
“如果你爱他,请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请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这句二十年前姜文在《北京人在纽约》中说出的台词曾经影响了许多怀揣着美国梦的年轻人,纽约让人沉醉,让人向往,同样赋予了美国网球公开赛最独特的魅力。喜欢美网的理由有很多:大牌球员、精彩的比赛,当然,还有来自好莱坞的各路明星们。  相似文献   

18.
《当代体育》2010,(14):48-53
两年前欧冠决赛还在岳父家烤肉的小伙子今夏却成为世界杯上的第一红人.托马斯·穆勒造就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6场比赛5个进球3发助攻的表现只能用恐怖来形容。而且作为首发参加世界杯的菜鸟便一举拿下最佳射手和最佳新人两项大奖.三金(金球、金靴、金童)有其二.这种成绩恐怕连当初首次参加世界杯的贝利和马拉多纳都望尘莫及。  相似文献   

19.
花絮八卦     
《当代体育》2010,(15):8-9
勒布朗·詹姆斯终于去了纽约,不过这并不是尼克斯球迷希望看到的,因为小皇帝是去参加好友安东尼的婚礼。据《球迷之家》报道,7月11日在纽约曼哈顿,安东尼和他相恋多年的女友拉拉·瓦斯奎兹终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相似文献   

20.
慧心 《当代体育》2009,(6):60-62
1966年世界杯.一个年仅21岁的小伙子在球场上几近疯狂地奔跑,一脚横传帮助赫斯特打进第二球.这也是英格兰的第三个进球。如今虽时隔近半个世纪,可他那虽瘦弱却矫健的身姿始终活跃在球迷心中。不仅在球场上笑傲群雄,脱下战袍.拿起教鞭的他更是令人敬畏。他就是足球华年时代的英雄级人物阿伦·波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