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客家生态文化(梅州)保护区建设以客家文化空间和"文化基质"为保护重点,达到对客家文化的科学与整体的保护,最终实现梅州特色生态文化经济区跨越式发展。梅州需要依托客家古村落发展休闲观光型农业,在保护和传承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充分利用地方生态优势和客家农耕文化的传统,推进地方特色旅游产业的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建议通过发展经济合作的办法,逐步形成闽粤赣边经济区;这个经济区应包括厦门、漳州、泉州、龙岩、赣州、抚州、汕头、潮州、揭阳、梅州、汕尾等11个地市;这个区域,具有地理优越、资源丰富、开放度高、华侨众多等四大优势,有希望建成全国最具侨乡特色最富裕的区域之一;当前重点在于改善交通,开放市场,发展内联,成立协调机构。同时,向中央争取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地处粤东北的梅江是韩江的源头。梅州经济是韩江区域经济的一部分,在韩江区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着重论述梅仰经济如何适应整个韩江区域经济的整体布局与发展,发挥梅州自己的经济优势,加速梅州经济的发展,促进整个区域经济尽快崛起。  相似文献   

4.
经济转型战略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绩效的战略决策。本文选择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指标分析总结了梅州地区经济转型的情况,与全省其他地区做了比较,并从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角度提出了梅州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依据赤峰区位优势,应用比较优势理论,赤峰要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经济.与东北经济区和华北经济区建立合理地域分工.重点发展特色农业经济,矿业经济、能源经济、医药经济、旅游经济等特色经济.  相似文献   

6.
梅州拥有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相当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借鉴SWOT矩阵分析法,全面系统地探讨梅州客家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用以厘清梅州客家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以及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区域,其开放开发已被纳入国家战略。突出的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促进了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为经济区对外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对外经济的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外向型人才来支撑,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开发外向型人才资源,已成为经济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李春田 《考试周刊》2010,(57):255-256
在泛北部湾经济区域合作的大背景下,为了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提高泛北部湾经济区腹地的经济竞争力,健全区域物流服务功能,近年来国家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物流十分重视。为此本文重点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域的物流发展,分析区域物流的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并提出泛北部湾经济区物流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抢占发展先机,促进创意产业成为引领经济腾飞和社会进步的支柱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江西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选择。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创意产业的发展空间、优势、现状及面临的挑战与不足,探索江西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对于提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创意产业的竞争力,实现江西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然资源优势、人力资源优势等是南昌经济发展的潜在优势。南昌正处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心"位置,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其他地区更有条件对接东部发达区以及省内其它地区,南昌应充分利用这一地缘优势,加强与其它地区的文化和经济交流,扩大开放领域,引进省内外资金和技术,进而将南昌以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南昌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资源转换中心。  相似文献   

11.
城市品牌是城市个性、城市资源和城市发展的综合体现。城市品牌营销战略是整合城市资源、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前提。目前,泉州在经济、港口、旅游、历史文化等品牌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城市化发展动力不足、城市品牌影响力不够。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发展乃大势所趋,为了顺应这一趋势,必须树立泉州城市品牌,全力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工贸港口城市"。本文将品牌营销理念引入城市竞争之中,以期探索出一条提升泉州城市竞争力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经济结构的重组,城市集群经济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特征,文章基于城市群体空间结构演变的认识,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群体空间协调发展的基础和协调发展应处理的几个关系,并从集群经济角度探讨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群体空间协调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对于海西经济区建设和闽台经济合作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分析我国普遍存在的县域金融抑制,以漳州市县域经济为样本,说明当前海西县域经济发展仍需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提出了在非完全竞争条件下深化海西县域金融改革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福建佛教文化以其鲜明的特点和优势成为新时期实现"海西"建设跨越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弘扬福建佛教文化之优势及其助力"海西"建设的路径为:挖掘佛教优秀精神资源,服务"海西"和谐文化建设;精心打造佛教"名片",扩大福建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培育壮大佛教旅游文化产业,服务"海西"经济建设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泉州市的“十二五”教育改革发展,要进一步落实教育发展“三大任务”,全市教育发展整体水平明显提高,主要指标位居全省平均水平以上;素质教育全面深入推进,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进一步健全各类终身教育网络,教育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五个以上的县(市、区)建设为“教育强县(市、区)”,对台教育合作交流范围扩大至各类教育领域。要重视和加强学前教育发展工作,把学前教育工作纳入本地区教育发展的统筹规划;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优化普、职教育协调发展比例,普及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泉、台教育合作交流,发挥教育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先行作用。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教育发展的投入,保障教育民生政策落实,加强教育基础建设,增强教育发展后劲;努力引导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学校的建设发展。要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水平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增强办学内涵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依法治教,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教育公平,维护教育公益性质,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在规范办学方面,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精神,依法鼓励民办学校健康发展,依法加强对民办学校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梅州市所处地理自然环境、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水平等分析,从促进梅州市域综合竞争力的提高与完善梅州中心城区本身城市功能、提升城市质量的角度,提出梅州市现阶段应走培育壮大中心城区规模为主的城市化之路,并从土地、社保、财政、拓宽城建融资渠道、计划生育多方面提出加速城市化、促进城市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妈祖故乡湄洲岛元宵"闹妈祖"习俗活动中,舞蹈活动颇具特色。它是古代信仰物化形态的一种遗留,也是一种逐渐形成的自我调整机制。这些传统习俗依旧存在于莆田湄洲岛民众生活之中,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加丰富多样,呈现出祭神谢恩、群聚交际、宣传教化、娱乐健身以及新时期增加的促进两岸及海内外文化交流等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8.
在海西建设中,三明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打造闽中总部经济圈。三明总部经济的发展与现代物流业发展密不可分。总部经济可以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创造物流需求并促进其竞争能力的提升;现代物流业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强化总部经济内外部的协同能力,推动总部经济发展。对此,三明可以通过培养现代物流服务意识,建设现代物流交通网络,发展第三方物流,推动总部经济的形成;发展总部经济,做大三明现代物流业规模并提升其质量。  相似文献   

19.
调研发现泉州住宿业结构急待优化.经济型酒店在泉州表现为比重低、经营服务不规范、分布上集中在中心城区等现象,与泉州旅游业发展不协调.论文认为泉州经济型酒店发展空间大,应该抓住海峡西岸旅游区发展这一契机,以品牌连锁化的经济型酒店优化泉州住宿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以国家行业标准规范泉州经济型酒店的经营,构建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经济型酒店,提高其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20.
建设梅州旅游支柱产业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梅州市地处粤东北山区的闽粤赣三省交界,山清水秀,生态优良,风情浓郁,客家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条件。应抓住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CEPA实施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独特区位优势和旅游资源优势,突出"生态"和"客家文化"特色,实施优先发展战略,精心打造"世界客都.中国梅州"旅游品牌,使旅游业成为梅州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