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当前省级卫视身陷市场和受众的“双重分割”之中,在新闻领域,省级卫视同样面临来自两头的困境,国内“大事件”的新闻资源依然掌控在央视手中,而众多的城市台又占尽了民生新闻的先机,省级卫视除了时政新闻优势之外,新闻资源优势日益受到侵蚀。分析目前大多数省级卫视的新闻构成,  相似文献   

2.
地方电视台的时政新闻,常摆脱不了"领导活动长"、"主题报道空"的困境。在央视、省级卫视以及新媒体的冲击下,近年来,地方台时政新闻的收视普遍下滑。本文从电视新闻审美追求这个角度,谈电视新闻的品质提升、感染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3.
在各省级卫视新闻栏目中,时政类新闻占据了重要篇幅,长期以来,时政新闻不好看是不争的事实.在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电视优势,提高时政新闻的可看性和吸引力,本文从一线从业人员角度出发,做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全国各级电视台的时政类新闻栏目种类繁多,在央视有《新闻联播》;在省级台有《卫视新闻联播》;在市县级电视台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时政新闻栏目,但是大部分县级时政新闻都是在央视《新闻联播》的基础上得以形成的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节目形式,地方时政内容占有主要位置,其报道内容主要包含重大党务、政务活动,在党委、政府出台的新政策、新举措前提下进行的新闻宣传,其形式大部分都是以报道会议和领导人的活动为主要形式,在节目的编排上,也多以领导位次排序作为依据的。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地方舆论宣传的主要形式,鲜明的宣传色彩以及严格的制作规范和程序成为县级电视台时政新闻具备的基本条件,这样的话,时政新闻就形成了公式化、程式化、概念化的老套子,看起来缺乏新鲜感和吸引力。本文针对县级电视台时政新闻改革策略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5.
省级卫视新闻联播是省级卫视最重要的新闻栏目之一,因其承担着对内对外宣传、时政活动、国计民生的重要任务,为领导和百姓所关注。在当前各省级卫视新闻联播的节目编排与内容呈现上,存在过多报道领导政务活动和报道过于程式化等问题,与普通受众的期待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湖南新闻联播采取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从内容到形式结合电视独特的表现手段,品牌化运作,使得新闻联播摆脱以往呆板,说教,宣传色彩过重的刻板印象,吸引了大量受众关注。  相似文献   

6.
黄小裕 《新闻实践》2006,(11):22-23
2006年3月到10月,浙江卫视携手国内8家省级卫视和长征路沿线近百家媒体,以及新浪网、新华网、浙江在线、钱江晚报、浙商杂志,策划推出了大型新闻行动《新长征路上的浙江人》。报道团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历时6个多月,跨越8个省,长驱两万五千里,通过重走长征路,寻访在长  相似文献   

7.
杨秋芬 《新闻窗》2005,(4):26-27
时政新闻,就是时事与政治新闻的简称。在实际运作中,时政新闻往往特指关于党政要员活动的报道,尤其是国家级和中央级,以及省级的新闻单位,就主要报道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大国事活动与外交活动,于是狭义上的时政新闻即指关于领导人物的新闻,其新闻价值的大小与领导者的职务的大小成正比。广义上的时政新闻,就是有关党的施政纲领、政治思想及其政治与政策发布的报道,内容包括:政党的日常活动与重大活动、政府的工作动态、外交事务、政治会议、法制建设、重大政治性庆典、突发性的政治事件、体现党和政府意志的政治性斗争等等,另外,重大的社会性新闻有时也是时政新闻,比如反腐败的新闻,往往既是社会新闻也是时政新闻。  相似文献   

8.
王文娟 《今传媒》2012,(11):3-5
浙江做为全国的经济强省,地处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浙江卫视又是国内最早上星的省级卫视之一,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浙江卫视有一个被誉为博大之蓝的主持人席文,他在工作中坚持走采编播、策划合一的道路,具有一个新闻人的综合业务能力。做为近些年来浙江广电集团和浙江卫视多次重大现场直播和大型新闻行动的总主持人,他积极参与组织策划宣传,在历次防台抗台直播报道、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大型直播、舟山大陆连岛工程通车直播、神州大地看浙江等活动中担任重要活动的采访、主持任务,具体参与组织实施了多次重大报道。本期封面人物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浙江卫视首席主播——席文。  相似文献   

9.
在全媒时代,如何做到让重大时政报道在地方媒体精彩“落地”?作为市州级媒体的恩施日报,就重大时政新闻创新报道视角,紧扣时代主题、唱响主旋律,抓住重要节点、突出新看点,全媒矩阵传播、拓宽传播力,让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政治活动等时政报道精彩“落地”。一、紧扣时代主题,唱响重大时政报道主旋律在党媒的新闻宣传报道中,重大时政新闻担负着报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重要使命。如何在日益复杂变化的社会发展环境里和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发挥主流媒体的报道优势,弘扬主旋律,报道好重要时政新闻?  相似文献   

10.
李凯 《新闻窗》2007,(5):28-29
时政报道,是对时事、政治等领域题材的新闻报道,主要包含会议新闻、领导活动和重大政治社会活动等。如果说社会新闻能为一张报纸聚来人气是本地新闻重要基础的话,那么,时政新闻就会为一张报纸赢得良好的口碑和公信力,是一张报纸原创新闻的上层建筑。尤其作为一张党报,假若时政新闻偏弱,那么可以断言,纵然具有党报身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王小娟 《视听界》2013,(3):59-61
2013年,在新媒体崛起、新闻界“改文风”的背景下,省级卫视格外重视新闻节目,依靠新闻打造影响力,增强舆论引导力,推出多档新闻栏目,加强新闻评论和深度报道。新闻代表了一个媒体的立场、态度和影响力,新闻如何发声,影响力又从何而来,是省级卫视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时政报道是党报、党刊新闻报道中的重头戏,也是党报、党刊增强权威性、指导性和公信力的主打“产品”。然而,时政新闻多属于硬性新闻,时政报道的约束相对较多,难以创新,其老套陈旧的表现手法,枯燥乏味的新闻语言,严重影响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削弱了时政报道自有的影响力,一直为许多受众所诟病。  相似文献   

13.
时政新闻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新闻形式,其与国家政治、社会制度等方面息息相关。在我国目前众多的地方电视台中,对于时政新闻的报道还是走的僵化、固定化的道路。这样就使得时政新闻失去了吸引力,陷入了收视率偏低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应该对时政新闻的报道模式进行探究和创新,找到适合其发展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不断深化和务实创新领导作风的加强,为时政新闻的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时政新闻应当从报道领域、新闻视角、报道形式、细节描写和新闻深度五个方面着手,来实现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时政新闻报道作为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报反映政治属性的主要方式。然而,由于时政新闻纪律要求严格、自主空间比较小,目前许多省级党报的时政新闻报道,写作方式固定、报道模式单一,存在端着架子、不接地气等问题,再加上传统的报道模式也无法满足年轻读者的需求。本文介绍了省级党报时政新闻报道的必要性和现状,从五个方面对省级党报时政报道提出创新路径,以期为今后时政新闻报道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周茹  黄顺 《声屏世界》2003,(2):10-11
当前卫视新闻的尴尬境地省级卫视的发展宏图中,新闻类节目担负着展现本省风貌、宣传省委、省政府方针政策的重要使命。然而,调查显示在大多数的卫视节目安排之中,晚间8点左右黄金档播出的并不是新闻类节目。以2002年10月21日为例,浙江卫视:电视剧《春天花会开》(20:02开始),安徽卫视:电视剧《至爱亲朋》(19:49开始),广西卫视:电视剧《春天花会开》(20:08开始)……。卫视新闻正遭遇着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7.
地方时政新闻的报道对地方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与地方居民的生活有着极大的关联性。但是由于时政新闻本身所具有的政治性较强的特点,加之以往固有单一的报道模式,有些地方新闻频道的收视率较低,基于此,本文展开了对创新地方时政新闻主题报道的课题研究,首先对创新地方时政新闻主题报道的紧迫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然后提出具体的创新策略,希望本文能够给相关新闻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王丹容 《青年记者》2009,(12):43-44
时政新闻是一座“富矿”,各大媒体均视之为最重要的新闻资源。但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很多党报的时政报道成为说空话和套话的程序性报道。时政新闻的创新,往往被称为“带着镣铐跳舞”。如何跳出传统的时政报道思维,以崭新的视角和手法,让时政报道好看、耐看,各地党报一直都在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9.
融媒体时代受众对于新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纸媒的重点报道内容,时政新闻要坚持走守正创新之路,既要立足自身在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固有优势,又要借助媒体融合的东风创新报道方式、更新报道观念、优化报道路径,从而在提高时政新闻可读性、吸引力的同时,发挥好自身在舆论引导、传递信息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宇 《中国广播》2010,(1):29-31
时政新闻改革是广播新闻改革的重要方面,本文结合近年来获得中国新闻奖的广播作品,从观念、视角、角度、形式、深度等五个方面总结了当前广播时政新闻创新的现状和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