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论虽然正式诞生于20世纪初,但是课程却与教育相伴而产生,相随而发展。柏拉图作为轴心时代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学家,根据自己的哲学理念、认识论途径和教育观念提出了较系统而丰富的课程理念:护卫的教育和培养的课程目的观、促进智慧与品行成长的课程价值观、等级知识组织与呈现的课程内容观、循序渐进牵引与锻炼的课程实施观。这些课程基本理念影响着西方世界教育和课程的发展直到艺复兴时期。  相似文献   

2.
崔颖 《成人教育》2009,29(9):47-48
课程是联系宏观教育理念和微观教育实践的桥梁.现代教育理念注重以人为本和创新教育.如何将现代教育理念转化为课程形态,通过课程实践达成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需要我们首先改造传统的课程观,从课程价值、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诸方面建构起与现代教育理念相融合的新型课程观.  相似文献   

3.
崔颖 《教育导刊》2009,(5):61-62
课程是联系宏观教育理念和微观教育实践的桥梁。现代教育理念注重以人为本和创新教育。将现代教育理念转化为课程形态,需要我们首先改造传统的课程观,从课程价值、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诸方面建构起与现代教育理念相融合的新型课程观。  相似文献   

4.
生态观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理念。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生态失衡现象存在诸多表现,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要坚持生态理念,必须使得课程体系系统化、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目标人本化和课程资源多元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就业观的变化,高职课程观也应与时俱进,我们要审视传统的高职教育课程观,确立基于"就业导向与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现代高职课程观,引领高职课程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教师是否具备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直接关系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败;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应建立适应课程改革要求的科学的课程观、教育目标观、教学观和课程评价观。  相似文献   

7.
多尔后现代课程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尔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是一种转变性课程观,它试图颠覆和超越现代式课程观,具有开放性、不确定性及互动性的后现代主义特点,它提出了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及严密性等4R课程标准。这种新型的课程观及其标准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就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方面阐述了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课程观与校本课程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香港、台湾及其他部分省啼课程开发中存在着共同的不足之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教育理念的转变,印从现代数育观向后现代数育观的转变。校本课程开发应以后现代课程观作指导。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工科本科院校的"大工程观"教育理念已经引起工程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在新一轮工程教育改革的进程中,要适应"大工程观"的教育理念,调整高等数学课程,优化教学内容和体系;因材施教,尝试多层次、分模块的教学模式;开设数学实验和数学模型课,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课程观向现代课程观的转变.体现出从学科结构理论向社会改革理论的走向.从知识中心向学生发展中心的演变.形成学科结构、社会改革、学生发展三大理论体系。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给课程理论注入了新的内容,后现代课程观的出现.为解读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1.
应用性本科教育的课程观是课程开发与设计的前提。课程观制约科目设置和课程类型选择,其意义在于将应用性本科教育的课程与其他类型教育的课程区别开来,从而为其人才类型与其他人才类型区别开来奠定基础,促进高等教育办学多样化。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学习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关件精神,从新的教材观、新的教学观、新的学习观、新的评价观,论述课改的目的、意义、实施途径和方法,希望教育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勇敢投身课改实验,加强学习、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思想,不断提高个人务业素质,以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3.
课程观与教育代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娄立志 《教育科学》2002,18(4):31-33
从教育代价的视角可以为课程改革提供一个理性的尺度,不同课程观指导下的课程改革会引发不同的教育代价:学科中心的课程观注意了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但却忽视了学生发展的主动性;儿童中心的课程观重视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但却丧失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逻辑性;人本主义的课程观强调了个人的情意,但却往往会导致人的认知发展的落后,不能达到其所追求的学生的“自我实现”;社会再造社会的课程观所付出的最大的教育代价其课程主张在教育实践中不能很好地达到实施。教育代价的研究有助于理性地制定课程目标、合理地选择课程内容、科学地进行课程组织。  相似文献   

14.
高校是民族观教育的主渠道,课程设置是主要载体.民族观教育的课程设置要体现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主导价值,依据教育目标、大学生自身条件和教育条件选择课程内容,形成以核心课程和相关课程相统一、与中小学课程相对接、与各种教育因素相协调的课程体系.另外,要通过课程设置的能动指数、验证标准和效果表征等指标对课程自身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杨的课程观是他的教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从课程目的,教材,劳动教育等方面阐述了他的课程思想,勾画了他的课程观的基本轮廓。  相似文献   

16.
吴涧石 《考试周刊》2013,(34):181-182
小学科学教育的实施需要得到广泛的课程资源的支持,课程资源对于科学教育至关重要。本文以"校园科技场馆"为例,论述了课程资源开发和建设给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带来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师观"、"学习观"和"教学观"方面的革新。  相似文献   

17.
当前的成人教育课程观存在诸多问题:课程目标的原子化、课程内容的片段化、课程结构的单一化、课程实施的控制取向、课程评价的目标本位化,这种课程观消解了成人教育课程的整体性。整体教育将成人教育课程观带入了新视野,它能弥合成人教育课程的裂痕,使成人教育找回失落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18.
斯朦豪斯的课程观视“课程即研究假设”、“课堂即实验室”、“教师即研究者”,倡导教师的课程行动研究,凸现了教师“专业主义”的理论取向,提出了课程设计的“过程模式”及相关的知识观、教师观、教学观和评价观,对我国正在推进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大学校长的教育目的理念对治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校长的教育目的理念是大学校长对大学教育目的或大学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的看法,它涉及到大学校长对“理想人”或“完善的人”亦即大学应当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具有怎样规格和标准的人才,及“理想人或完善的人的实现”的看法。其重要性体现在对大学校长的“办学观”、“学生观”、“人才观”、“课程观”、“方法观”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本讨论了大学校长的教育目的理念在明确以育人为中心的“办学观”,明确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观”,明确以人为本的“人才观”所具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职教育课程观变革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与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成为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一环,面对高职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深层次问题,必须将课程观转变为以促进知识内化为目的的内化课程观,才能保证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效,真正达到培养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