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定量认识物质的组成与变化”复习课中,以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学科素养为目标,以维生素C泡腾片为境脉,通过三大策略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设计开放问题,在建立认知模型的过程中培养学科观念;开启探究实践,在组织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科思维;开展定量计算,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2.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五大核心素养的思维核心,指向“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化学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自我构建。通过人类发现和利用元素的历史情境,逐步构建“位置—结构—性质”认识模型;通过历史证据和实验证据开展研究,建构元素周期表模型、优化元素周期表模型、运用元素周期表模型,发展学生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素养。当学生利用模型解决真实问题时,知识、能力和素养都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3.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其中,对原电池模型的认知是培养学生模型认知素养的重要载体,而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原理同时承载着原电池模型的抽提和应用过程,对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具有重要意义。以“军舰的腐蚀原理”为项目,围绕模型的建构与应用过程展开学习活动。学生自主建立金属腐蚀与原电池模型的关联,建构模型,通过实验验证模型合理性,并主动应用模型解释真实情境下的问题,发展高阶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以往“燃烧与灭火”教学中发展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的现状。介绍“燃烧与灭火”一节教学中围绕取火有“术”、驭火有“方”、防火有“法”三大板块展开的五大实验探究活动。阐释发展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教学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5.
<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1]3指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全面展现了化学课程学习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价值。根据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认知过程分为:理解、记忆、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水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除了要求在宏观上对物质的变化进行观察描述,对猜想假设证实证伪,还要从微观上运用模型来自主解决问题,属于目标中的高阶思维水平。因此,在课例教学研究中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成为一线教师的共识。  相似文献   

6.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五大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思想。本文以“证据推理”的内涵及理论基础为切入点,结合高中生化学学科“证据推理”核心素养的发展现状,深入剖析高中化学培养学生“证据推理”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旨在全面提升高中生化学学科的证据推理能力,为提升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找寻可行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通过探讨可视化外部表征工具三维思维图(3DTG)的内涵,介绍该工具在支持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基于3DTG的构成要素,构建科学探究过程模型,开发基于该模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以“科学使用含氯消毒剂”为主题的探究教学案例,对基于3DTG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付诸实践并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8.
证据推理是根据探究的问题收集事实证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心理过程,是科学探究要素中的重要内容,是核心素养中的关键能力。教师要积极地探索培养学生基于证据推理核心素养的实践教学路径,落实学生科学核心素养。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基于“证据推理”核心素养关键能力,旨在通过证据推理过程,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发展学生高阶思维,提升科学推理能力,落实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高中化学教学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它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5个方面[1]。其中“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维核心[2]。  相似文献   

10.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的五个核心素养之一,“课标”对其的描述体现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基于证据的推理和证据的作用,创生为“证据意识”;二是模型建立和运用,凝练为“模型认知”。从“证据推理”的内涵、“模型认知”的内涵以及“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关联三个层面谈起:突出“证据推理”在“科学推理”中的作用和“证据意识”的形成;突出“模型认知”的文化视野;突出二者关联的途径和作用。由“证据推理”到“科学模型”建立中建模者的认知在情感领域中所体现的价值信奉,凸显了这一核心素养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教学设计为例,展现了“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培养过程.通过以数字化实验为基础的探究活动来构建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建立宏微观念、认识物质变化、建构认知模型、感受学科价值,全面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以“金属与水的反应”教学为例,通过重组教学资源,将分散零碎的知识系统化。逐渐构建、优化、完善并应用思维模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维度之一,基于主题大概念教学的理念,以“氨和铵盐”为例,通过板块任务驱动式教学设计,以化学前沿知识为教学情境,以最近发展区使学生知识进阶学习,引导学生树立证据意识和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提出假设,进而通过实验分析推理和证实,建立起证据与推理及结论的逻辑关系模型,实现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为中学化学主题大概念教学设计和学生高阶思维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要求各学科教师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化学学科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国民经济发展。所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化学核心素养中,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核心内容。基于此,以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为重心,对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这一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与教学实践进行了相关研究,以促进高中化学学科教学水平的有效提高,提高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  相似文献   

15.
<正>实验承载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是培养“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素养的沃土。然而,实验的探究要扎根原理,联系知识的前因后果,才能真正将素养渗透到学生心间,转化成学生成长的力量。本文以“物质的量浓度”为例,立足素养指向进行单元教学设计,以使课程传输具有连贯性、逻辑性和科学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在元素化合物高三复习课教学中,围绕核心物质性质,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通过实验探究和证据推理解决冲突,以实现知识结构化和思维程序化,促进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核心素养的发展.以"S02的性质探究"为例,创设基于认知冲突的实验探究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认知冲突的过程中提高证据推理能力,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黄文周 《亚太教育》2020,(1):175-175
本文以手持技术在“酸碱中和滴定”中的应用为例,探讨如何在具体的实验教学中,通过直观形象的实验数据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和“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20,(4):145-146
化学作为高中理科综合的重要科目,在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想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就必须提高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而对于化学学科而言,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对于化学知识的证据推理与相关模型认知的培养上。所以若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但是很多老师对如何基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培养进行相关的化学课堂教学感到束手无策,对此笔者提出了相应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9.
以铁的吸氧腐蚀的原理探究为项目,通过“分析暖宝宝的成分”“设计实验探究暖宝宝发热的原因”“设计实验验证原电池的电极产物”以及“改进实验验证氧气是否参与反应”四个任务,帮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构实验探究模型以及深化对铁的吸氧腐蚀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祁晓黎 《辽宁教育》2023,(21):53-56
证据推理与模型建构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在初中化学复习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学生对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再认知,让学生亲历问题解决过程的学习方式,保证学生思维的活跃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