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文化学派及其"文化转向"的翻译思想形成以来,学术界对其争论不休。文章从文化学派的领军人物之一苏珊·巴斯奈特的翻译思想入手,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文化学派和"文化转向"确实存在不足,但是瑕不掩瑜,它们创新了翻译理论,也为翻译研究展现出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在当下中国全面建设文化大国和文化强国的社会文化语境下,在新疆翻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立足科学发展观和新疆现代文化建设的现实诉求,在综合和借鉴了翻译研究"文化转向"后各种译学理论的基础上,从"翻译文化效应研究"视角分析新疆多元一体文化建设中所面临的翻译文化安全问题。翻译文化安全是实现新疆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翻译文化"强疆"是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文化翻译实践和文化翻译产业实现文化"强疆",增强新疆文化软实力,使疆外文明"安全"走进来,疆内"文化"自信走出去,达到文化双向交流和文明传承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3.
文化翻译学派以"文化转向"为翻译研究的主要范式,这给传统的语言学研究范式带来了挑战。本文浅析了"文化转向"翻译观的内涵,产生的背景及意义,并探讨了"文化转向"翻译视角下的译者角色定位、翻译策略的选择以期对译学研究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把翻译研究从纯语言层面解放出来,将其置于更为广阔的社会文化空间,拓宽了视野,开拓了领域。然而文化转向后期所呈现出的无所不包的研究倾向使得其研究缺乏重点性、一致性和连贯性,学科边界和学科独立性日益模糊,翻译研究本体面临被替换的危机。本文通过对文化转向的哲学渊源、产生背景、发展历程及影响进行分析,反思翻译的文化转向和文化学派研究,探讨当今翻译研究发展趋势和走向。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由于受到当代西方文化研究学术大潮的影响和冲击,翻译研究学派的文化意识觉醒,翻译学发生了"文化转向"。文化研究的方法一方面以前所未有的深度揭示了翻译的文化属性,构成了翻译学一直所缺少的外部研究;另一方面,文化研究在对语言学派翻译研究模式进行反拨的同时,忽视或否定了翻译的语言属性和翻译学的内部研究。  相似文献   

6.
翻译研究在经历了以索绪尔等的结构主义为特征的"语言学转向"和以哈贝马斯等的交往理性为特征的"语用学转向"之后,随着文化研究的兴起,也发生了"文化转向"。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域,为翻译研究的本体带来了新的维度和视角。本文拟从"文化转向"的视角探求"翻译文化效应研究"的基本范式和范畴。  相似文献   

7.
翻译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道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翻译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重大的“文化转向”.因此,从科学革命的视角探究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介绍翻译研究如何从“语言学派”到“文化学派”完成了“文化转向”,从库恩“范式”、“危机”、“革命”的视角对“文化转向”进行分析,探究“文化转向”的原因,以期为相关翻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多元系统理论是翻译研究学派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给翻译研究开辟了一条描述性面向译语的新途径,这一系统具有动态功能主义的特点,推动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强调把翻译活动置于整个多元文化大背景下,拓宽了翻译研究领域。本文以分析"多元系统理论"中的文化因素来探讨文学翻译以及对翻译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翻译学者们都采取了语言学的研究途径.而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派则采取了完全不同的研究模式.他们特别强调文化在翻译中的地位以及翻译对于文化的意义.文化转向为翻译提供了新的研究空间,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语言学研究模式的不足,但并不是否定了语言学研究模式.研究文化转向的概念由来及其影响,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这一概念,以及更好地利用这种研究模式给翻译理论提供新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0.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具体说来,就是“换易言语使相解也”。文化翻译是指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考察翻译,即对各民族间的文化以及语言的“表层”与“深层”结构的共性和个性进行研究,探讨文化与翻译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1.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活动。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在菜肴文化上的映射进行考察,在"文化转向"的视角下,可以引入后设表述这一补偿策略。后设表述能提高菜名翻译的准确度和可接受度,在促进跨文化交流、顺畅输出中华饮食文化方面具有独特的效果。以中式菜肴的菜单名翻译为例,从译者的立场、内容侧重、注意事项、运用要求等方面例示后设表述的运用细则,要注意协调好目标语文化与源语文化之间的差异,发挥翻译文化传承和对外输出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文化研究"在社会科学领域逐渐崛起。文化和"文化研究"开始受到众多学科和研究领域的关注与重视。在比较教育领域,随之出现了一定的文化转向,比较教育的文化观和"文化研究"范式日益得到发展。在比较教育研究中,文化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更为关注文化的动态性和多元性。在"文化研究"范式中,比较教育的研究单元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这种文化转向给比较教育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3.
"两个转向"主要指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与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目前是学术研究的主流方向和必然结果。本文从大局角度仔细分析"两个转向"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流变,以深入研究其本质与现状,针对"两个转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旨在总结出其对于推进文化研究和翻译研究的价值与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从翻译的“文化转向”看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与第一语言的教学过程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第二语言教学和学习需要进行跨文化与跨语际的交流。这一特点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翻译"实践。近年来翻译学科的"文化转向"尤其是有关"翻译政治"的讨论,势必对对外汉语学科的自我认同与自我理解产生重要的启示。能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形成一种文化自觉,将对外汉语教学理解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手段,已成为决定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推广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张秋云 《海外英语》2012,(20):16-18
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的手段,更是文化传播的过程。文化调和是张爱玲翻译策略的关键词。该文从人名文化翻译、书名文化翻译、"教"名文化翻译和景物名文化翻译四大方面对张爱玲文学翻译的文化调和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翻译学文化转向下的普通高校翻译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翻译理论百家争鸣的时代,以翻译学学科构建为理论目标的翻译文化学派占据主流地位,推进了翻译学的文化转向。翻译学文化转向的大潮让更多翻译课程的教学者思考如何建立文化转向下的翻译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正>一、引言翻译的"文化转向"对当今翻译界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但其翻译观并未解释翻译的本质问题,更有消解翻译学科的趋势。本文以"文化转向"一词为契机,以传统翻译观所提出的的"忠实"一词为试金石,通过"忠实"的三个层次的实例比较,指出文化派翻译观的局限性所在。二、文化派翻译理论"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一词源于翻译文化学派。这是该学派为指导翻译实践和构建翻译学说体系所提出的的一  相似文献   

18.
翻译是语言的转化,语言系统本身体现文化。这注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传播过程,学习研究语言翻译离不开研究社会文化。英语学习者在掌握语言翻译技能,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往往忽略了自己本土文化。本文以一个简单而极具有中国特色的英文单词——“face”为例来解读文化的理解对词汇翻译的重要性。以期对英语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在翻译的"文化转向"背景下,根据文化操纵学派的理论,采用描述性翻译研究方法,对王维4个英译本译文外的文化操纵表现形式——选材、序言、注释等进行分析,考证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和诗学观点对译著的影响,以及对读者理解范畴的功用,以探求在翻译过程中折射出的文化关系和译文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0.
翻译批评是伴随着翻译活动出现的,20世纪70年代西方翻译研究学派开始从文化角度研究翻译,作为翻译研究的评价体系——翻译批评也应从注重文本转向注重文本生产的相关因素,把视角转向译入文化,这一趋势符合"翻译批评必须具有多元化的开放视野、民族性的传统意识、建构性的学术追求"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