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正>杨绛先生《老王》一文的最后一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历来是大家关注的关键句,“她究竟在愧怍什么”是大家研究的核心问题。反复阅读作品可知,杨绛愧怍的是她在与老王交往的过程中感情付出的不对等:老王待她如亲人,而她待老王只是比对其他人多了些关心,并没有把老王当亲人。在老王送给她香油和鸡蛋之前,杨绛在与老王的交往过程中内心是平静的,只是同情老王,善待老王,关心老王,在物质上时不时接济老王。在老王送给她香油和鸡蛋之后,杨绛的内心不再平静,而是经历了“抱歉—不安—愧怍”的心理历程。  相似文献   

2.
《老王》是中国散文名篇,也是中学语文的教学名篇。作者杨绛在文末表露出的“愧怍”历来为人们解读。回忆性散文中两个“我”形成对比;老王形象的“丑化”凸显作者深深的自省;“常坐三轮”与“不敢乘三轮”的矛盾隐藏着“我”的“害怕”。“愧怍”是作者多年反思的结果,也是理性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在《老王》的最后作者杨绛写道:“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幸运的人指作者,不幸者指老王;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他们改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每读到这样的教案或实录,我总觉得挖掘不够深刻。  相似文献   

4.
围绕“愧怍”而写成的关于《老王》的文本解读及课堂实录常见诸语文报刊,但多是挖掘有余而设计不足.解文深,还得教学巧.解读和教学如何相得益彰?走向“愧怍”的桥梁如何铺设?紧扣文本中的“闲话”展开教学,巧妙地由“闲话”入,由“对话”悟,由“闲笔”深,《老王》一文的教学就有了准确的切入点和清晰的教学思路,“愧怍”的主旨理解也就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5.
[案例回顾] 这是《老王》(人教社《语文》八年级上册)公开课的后半部分—— 在同学们齐读课文的结尾段后。老师问:作者说“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愧怍”即惭愧,心里不安。结合课文想一下,难道作者对老王的关心不够吗?请同学们找出作者对老王关心的表现语句。同学们分组讨论。分别答道:[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熟读了杨绛先生的文章后,再回过头来看《老王》,"愧怍"之意油然而生.居然,我很想替杨绛先生把《老王》最末句——"几年过去了,我才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的人的愧怍"——给删了,至少把"愧怍"二字给抹去! 真是个太大胆又怪异的想法,更是一句易让人感觉"故作惊人语"的矫情之语!毕竟,"解读最后一句话是解读《老王》全文的关键,而解读‘愧怍’的原因,又是解读这句话的关键"①,已然是中学语文界的共识.围绕着"愧怍",大多数语文教师,尤其是语文名师,在颠覆了一个又一个所谓的"浅读,甚至误读"的基础上,得出了众多"细读、深读"的结论,费力之多,挖掘之深,颇令人咋舌.  相似文献   

7.
王凤 《教师》2012,(9):65-65
在上《老王》一课时,我要求同学们在课前做好资料准备工作,上课时,却有好多同学对文章最后一句话“几年过去了,我们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多吃多占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表示并不理解。  相似文献   

8.
解读《老王》的“入口”在哪里?自然是在全文的末端,卒章显志的一句:“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杨绛的文字素来冲淡,而此句却在不经意间闪射出鲜明的感情倾向。  相似文献   

9.
杨绛的《老王》以沉静简洁的语言叙述了“文革”期间“我”与老王交往的几个片断。老王在临死前知恩图报,情深意重地拖着“直僵僵的身体”将鸡蛋与香油送与“我”吃,但“我”却简单地、粗略地、直接地赶忙拿钱将他打发走了。每当想起这段往事,作者总觉不安。这种不安,便是多年以后作者的明悟——“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许多教师教学时都抓住这最后一句作为切入口分析文章的内容与主题,我以为还有挖掘不够到位的地方,姑且论之。  相似文献   

10.
对《老王》一课的文本细读,应抓住关键词语"不幸"与"愧怍"进行品析,已无歧义。然而以往的教学中,我和学生却常常感觉不到"不幸"与"愧怍"。再次拜读文本,通过对"不幸"的相关链接和对"愧怍"的原因透析,真正明白了作者的"愧怍"和老王的"不幸",领悟到作者文字语言的精妙。  相似文献   

11.
正对杨绛《老王》一课的文本细读,应抓住关键词语"不幸"与"愧怍"进行品析,已无异议。然而以往的教学中,我和学生却常常感觉不到"不幸"与"愧怍"。难道是我们心如铁石,变得麻木了吗?难道是教材选入《老王》只是因为杨绛的名声吗?再次拜读文本通过对"不幸"的相关链接,对"愧怍"的原因透析,我终于明白了杨绛的"愧怍"——她是至情如茶,老王的"不幸"——他是  相似文献   

12.
杨绛的散文名篇《老王》刻画了老王“金子般的心”和“善良”的品格。命运悲苦而又无比善良的老王,不仅让杨绛“愧怍”,而且让很多读者也心有戚戚焉。可文章最后那一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让许多老师难明其理。有些教师在解读时只好硬生生地把教参上的现成说法直接端给学生。这实际上是没读懂文本的体现,是对文本的浅入浅出。  相似文献   

13.
《老王》一课的教学侧重点是在“那是一个幸运者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的讨论和理解上,难点是体会老王与杨绛及钱钟书夫妇之间的相互关爱,体察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一、细研课文。体会细节①“我常坐老王的三轮车。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这句话有什么作用?②“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只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相似文献   

14.
听了本校两位语文教师讲授《老王》,对结尾的主旨句:“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的理解是这样:“生活在这个社会上任何人都会遇到困难,成为时代的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  相似文献   

15.
《老王》一文,在授课的时候,老师传统地都偏向 讲老王形象、“我”的形象、分析“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 愧怍”。学生对课文的解读流于表面,文本内容未使之动容。 故而笔者设计了三个环节,分别是“老王的素养”、“杨绛的素 养”、“你的素养”,用素养带动思维品质。“老王的素养”意图让 学生知其人、明其德,了解老王友善的品质;“杨绛的素养”通过 分析“心上不安”来剖析杨绛的自我反省品德;拓展活动“你的 素养”旨在让学生在具体学习情境中,实实在在体会文本情感,并迁移至自我体悟中,从而培养学生自身良好的素养。  相似文献   

16.
看过一幅儿童画:一个鱼缸,里面游动着六条漂亮的大尾巴金鱼,在鱼缸的四周,围着六只眼睛发亮的小猫。我心里一笑,想:六比六,还省得争抢打架。但是等等,看看那幅儿童画下面歪歪扭扭的题字,居然是:“太美了,舍不得吃!”我的心禁不住温柔地一动,为自己精神的庸俗而愧怍起来。  相似文献   

17.
<正>第一次读到杨绛的《老王》不是在语文书上,而是因为微博上的一句话:每次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隔了多年,我才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当时正是寒假,每天捧着手机沉浸在影视剧里。突然看到这句话,却有大梦初醒之感。我也是一个幸运的人,却每天不务正业,一心扑在手机上。羡慕着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影视剧里的世界。心头涌上的是对父母的愧怍。学着杨绛生活。世间好物不坚  相似文献   

18.
王亚萍 《文教资料》2012,(29):10-11
一个以最自然、最坚韧的姿态坚守着道德与良知的老王,让我们看到普通人群中悲天悯人情怀的存在,促成了杨绛的精神升华。杨绛在“愧怍”中关注底层百姓的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双重困境,开掘人性的善,反思知识分子的理想,体现了责任担当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案例回顾]这是《老王》(人教社《语文》八年级上册)公开课的后半部分——在同学们齐读课文的结尾段后,老师问:作者说"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愧怍"即惭愧,心里不安。结合课文想一下,难道作者对老王的关心不够吗?请同学们找出作者对老王关心的表现语句。同学们分组讨论,分别答道:  相似文献   

20.
<正>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多吃多占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杨绛《老王》(上海版高中《语文》二年级第一学期)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想起这句话,这句话成为我精神反思的一个标杆,一个尺度,一盏明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