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闻一多毕生热爱戏剧活动,根源在于其“新君子”的人生观。他要求戏剧既发挥好教育民众的社会功能,又必须具备独立的艺术价值。本文重点阐明闻一多戏剧观对康德美学的继承和发展,并辨析闻一多的观点与王尔德美学的本质差异。  相似文献   

2.
作为现代著名诗人和学者的闻一多,参与了中国教育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他在清华学校时的求学历程奠定了他作为现代教育家的基础,体现了他的现代教育文化理念。这既表明闻一多教育思想的历史文化价值,也能为当前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作为现代著名诗人和学者的闻一多,参与了中国教育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他在清华学校时的求学历程奠定了他作为现代教育家的基础,体现了他的现代教育文化理念.这既表明闻一多教育思想的历史文化价值,也能为当前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闻一多不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而且是一位独步古今的国学大师,其研究包括唐诗、楚辞、诗经、古代神话等领域。1930-1932在青岛的两年,是闻一多学术研究生涯中的重要时期。经过之前八年的学术起步,在青岛他完成了从诗人向学者的转变,全面展开了古典文学的研究,确定了研究的方法,对以后的学术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信息广场     
浠水县闻一多中学举行闻一多诗歌演唱会2007年11月24日,是闻一多先生诞辰108周年纪念日。为纪念闻一多先生,并以此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浠水县闻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长河中,不少优秀的作家、诗人,包括鲁迅、茅盾、老舍、曹禺以及冰心、朱自清、闻一多、沈从文等等在内,都曾投身教育、恢弘文术、启迪后进、闻名遐迩。和这些语言艺术大师不同的是,叶绍钧1912年进入教育界工作至1988年逝世,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七十六个春秋。他先是从事小学、中学、大学的教育实践,再是进行教材和学生读物的编辑著述;新中国成立后又直接参加全国教育的组织和领导工作。  相似文献   

7.
纪念鲁迅先生逝世60周年闻一多先生逝世50周年●毕克非鲁迅、闻一多是伟大的,他们二位在我的心目中,正如中国文化史上的屈原与文天祥。只要想到爱国与正气,就会想到他们。今年,鲁迅先生逝世60周年!今年,闻一多先生逝世50周年!这两位大师有如下共同之处:他...  相似文献   

8.
闻一多的抒情诗是中国现代诗史上的瑰宝,不仅是因为它思想内容的深广、意识的纯正、情感的纯粹,也是因为其体式多样,语言精致、技巧丰富。闻一多在新诗艺术之美的构成上作了多方面的探索,为中国现代诗歌艺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他创作上的实践与理论上的主张虽有所出入,但相得益彰,只是从理论上论述闻一多的诗歌艺术观念与追求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9.
闻一多倡导新诗的格律化,标志着新诗开始整合与古典诗词的关系,走向了诗艺的自觉。闻一多从浪漫主义的直抒胸臆转向通过意象来间接地抒情,使诗趋向凝炼。在浪漫主义诗风经过格律化运动再向现代派诗艺前进的过程中,闻一多广泛吸收了西方诗歌艺术的营养,超越了他自己大力推动的格律诗派,而且他是整个这一过程中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10.
在校团委组织的“读一本好书”活动中,我有幸借读了《闻一多名作欣赏》,读完此书,深感受益匪浅。闻一多在短促的一生里,走完了诗人、学者、战士的人生“三三部曲”。学者闻一多,历时最长,费力最多,可以说是他毕生心血所写;战士闻一多,完成了他的生命,也最终献出了他的生命,一如他生命中的最后的内容,最后的讲演,明亮而短暂。而我从此书中读到的更多的是诗人闻一多。我感受最鲜明的是他那诗人和战士的双重气质。作为诗人,他压抑着自我的情感,努力以诉诸理智的方式来求得与社会中人的思想沟通,从他的诗中完全可以领略他的学者…  相似文献   

11.
闻一多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爱国主义作家.他出生在楚国故地,受过良好的教育,研究过屈原的楚辞,深受其作品思想的熏陶和高尚人格的影响.闻一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以死抗争的大无畏精神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闻一多治印     
闻一多治印1944年,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的中国,政治腐败,特务横行,物价飞涨,货币贬值,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闻一多全家八口,靠有限的几个薪金,维持一家穿衣吃饭、孩子上学,实在困难。虽然他又到昆华中学兼了课,但还是不能解决生活问题,于是不得不搞起治印...  相似文献   

13.
十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内提升①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  相似文献   

14.
教材分析: 1.《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先生于1925年创作的一部组诗,组诗分七章。它们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洲湾、九龙、旅顺、大连。《澳门》是组诗为首的一章。2.组诗创作背景:1922年7月,闻一多先生赴美国留学。因不堪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毅然于1925年5月回国。而“五州惨案”就在他归国后数日发生。英、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暴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怒。闻一多先生更是义愤填膺。他痛感中  相似文献   

15.
闻一多精彩、光辉的生命都与爱紧紧相连,爱是他的天赋,是他诗的灵魂,也是贯穿他一生的红线。其内涵极其丰富,而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爱,是他爱的两根支柱。他的爱经历了形成、发展的过程,其爱的内涵随着时代脉博的跳动而不断刷新、延伸和扩充,爱雕塑了闻一多独特的人性魅力,造就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崭新品格和风采。  相似文献   

16.
脚皮教子     
闻一多先生是著名的诗人、学者,伟大的爱国者。不但他的学识和道德操守令后人高山仰止,他的教子方法也别出新裁堪称一绝。据曾经跟闻一多先生一起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采风的马学良先生说:“那时每天记录完毕以后,回到宿营地,稻草铺在地上。他老叫我同他在一起,整理文献。我们点着蜡烛,整理完才睡觉。他总是支着一只脚,挑脚上的水泡。挑完了,他把挑下来的脚皮,用一个小袋子装进去。”从水泡上挑下来的皮可谓登不得大雅之堂,一般人避之而惟恐不及,可为什么闻先生却视之如珍宝呢?后来,马学良先生才知道闻一多先生这些脚皮的用处:…  相似文献   

17.
赵燕翼同志没见过闻一多先生,但读过他的诗集《红烛》、《死水》,珍藏了闻一多先生的木刻头像。他受闻一多先生影响拿起刀笔走上文艺和革命的道路。他一直把闻一多尊为“心中的老师”,写了一篇文章登在《群言》上。我也从未见过茅盾先生,但我有《茅盾文集》乃至《全集》,其中的很多作品我曾反复研读过。更为难得的是,在我还是学生时,以及后来当了教师,茅公曾数次复函赐教,并为我荐发作品,直到他逝世前几年还帮我审定  相似文献   

18.
闻一多与道教化有何关系?此前似无人论及,但这毕竟是不刊之实。应当说,闻一多与道教化有着宽泛而深刻的联系。要而言之,这种联系,在性质上,既有吸取的同一性,也有批判的相异性;在范围上,则反映于他的学创作、学术研究、思想性格等诸多方面。而且,随着他思想的发展,其联系也在不断演变,呈现出隐显不定、分合难测的复杂态势。理清这一线索,对于我们深入了解闻一多其人其,了解那一代知识分子,乃至了解中国的“国民性”,无不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闻一多先生是爱国诗人,是学识渊博、见解独到的学者教授,是把生命献给争取民主事业的英勇战士。他所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后期,他对祖国的贡献是值得称颂的。他的诗歌创作主要集中于早期,即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里。一九二三年九月,他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红烛》。一九二八年,他的第二部诗集《死水》问世。两部诗集的出版相隔四年多的时间。与《红烛》相比,《死水》在原来的基础上,它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技巧又迈进了一大步。因此,《死水》可称为闻一多诗歌的代表作。对于《死水》的思想感情和内容倾向,闻一多的一些朋友和学生,在当时对诗  相似文献   

20.
七子之歌     
经典的歌曲难忘的旋律【小编"点"歌】《七子之歌》的歌词是闻一多先生的一组现代诗歌,作于1925年3月。当时闻一多正在美国纽约艺术学院留学。他在美国已经生活了将近三年,多次体会到种族歧视的屈辱,他看到和听到的一切都激发起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