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访谈节目关系到电视台的收视率和知名度,办好访谈节目也成为各个电视台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而主持人是一个节目的"商标"和形象代言人,其语言表达技巧的高低对访谈节目的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市场的角度看,节目是电视台的商品,电视台通过电视节目播出过程中加播广告来赚取收入,而电视节目制作的好与坏的一般标准又取决于收视率的高低,有多少人收看这个节目就决定了节目自身的价值和生命力,因此,看重收视率,并进行收视率的竞争,不仅是各个电视台之间矛盾的焦点,也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收视—广告"的营收模式下,各级电视台的竞争已白热化。电视节目考评大都实行收视率末位淘汰制,一些电视节目为跻身某类收视率排行榜,甚至不惜动用玩低俗、博出位、踩红线、恶性炒作等犯规违禁手  相似文献   

4.
电视节目收视率的高低,是电视台节目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对一家电视台综合水平高低的检验。目前.全国普遍采用收视率高低的方法来检验电视节目质最的好坏。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为例.是大家公认的收视率高的节目,据今年1~6月的统计,日平均收视率在37.75至47.55之间,在同一时段或同一类型的节目中居榜首。这个栏目导向正确,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水平和新闻敏感性,超前意识和预见性都是人所共知的。在典型宣传上,做到了提前策划,选好角度.深入采访,精心编制,播出后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取得了很好…  相似文献   

5.
当今,电视节目已经进入了营销时代,受众的接受行为是传播全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对受众行为的研究结果——收视率,已成为各个电视台自我评价的重要指标。不仅各电视台据此决定编辑、记者奖金的高低、栏目的取舍、末位淘汰等等,对广告客户来说,更是依据收视率的一个点来决定广告的投放。在某种意义上说收视率是节目的生命线并不过分。  相似文献   

6.
秦瑞果 《新闻传播》2009,(10):42-42
1收视率的作用 如今各个电视台、栏目以及频道.都把收视率作为获得广告收入的一个主要的数据,收视率日益成为电视广告的基准,电视台已经把收视率作为评判节目好坏的一个标准。广告商也会根据收视率来决定广告的投放比例和投放量。我们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新闻联播的收视率往往比其他节目高出许多.是什么因素决定收视率的高低呢?而电视收视率后面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一旦把这个原因找到的话,也就会知道调动哪些因素来改善收视率,使得提升收视率成为一个主动行为.而不是被动行为。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视媒体竞争的日益加剧,收视率的高低已成为关乎电视媒体生死存亡的生命线。也就是说,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视台的存亡。在文化产业大发展和大繁荣的社会背景下,只有不断地改革电视节目的内容、形式及安排,才能够实现较高的收视率,让电视台得以更好地生存。本文将立足于综艺节目收视率的提高途径,找出正确调整和改革电视节目、提高收视率的方法,强化对收视情况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浅谈收视率与建设频道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许多电视台把节目收视率高低作为衡量节目优劣的标准,在电视工作中建立收视率的评价体系。的确,收视率的提高往往意味着电视节目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较好的社会效益。但是,在当今众多电视台竞相追逐高收视率的热闹声中,我们应当冷静地思考一下,高收视率是不是能够作为一个电视台、一个频道、一档节目优劣的唯一标准呢?从电视发展的趋势来看,  相似文献   

9.
2010年9月,因收视率下滑,CNN、NBC两大高管双双下台。毋庸讳言,现在对收视率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记者、栏目甚至媒体的前途。但是,长远地思考,对收视率的过分追求有害无益。其害有二:一是带来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滥用,二是对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那么,该如何在重视收视率的前提下,坚持品位,坚持节目的思想性,由此,绿色收视率应运而生。本文着重就地市级电视台如何打造能带来本土特色"绿色收视率"的节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前,广告收入是电视台的主要经济来源.在此压力之下,收视率成为了电视广告投放和节目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关乎一档节目的生死存亡.在这种环境中,电视业界出现了一些只重视收视率、不重收视满意度的现象.对于这种现象,中央电视台率先进行了反思,2006年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提出了"绿色收视率"和"绿色收入"的全新理念,强调以倡导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为己任.  相似文献   

11.
林青 《东南传播》2014,(5):145-146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顺利实施,给县级广播电视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广播电视网络覆盖面的扩大,整体收视率上升;另一方面,可供观众选择的节目内容极大扩展,县级电视台的节目尤其是新闻节目的收视率下降较为明显。如何更有效地提升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质量,进而提高县级新闻节目收视率,成为摆在县级电视台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本文就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如何提高收视率作了积极探索,提出了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电视台的一帮制片人坐到一起,聊得最多的常常是收视率。过去,大家关注的是什么节目收视率高什么节目收视率低、收视率为什么高收视率为什么低,而现在,争论主题往往成了"哪个节目收视率可能是真的,哪个节目收视率可能是假的"。电视界专家学者还在热烈地进行收视率导向的批判、本质  相似文献   

13.
目前,许多电视台把节目收视率高低作为衡量自办节目优劣的标准,在电视工作41建立收视率评价体系。的确,收视率的提高往往意味着电视节目观众面的扩大和影响面的扩大,通常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较好的社会效益.但是,在当今众多电视台竞相以高收视率为目的制作电视节目的热闹声中,我们应当冷静地思考一下,高收视率是不是电视创作的最终原则?是不是评价一个电视台、一个频道、一个节目的唯一标准?经过对电视发展历程的认真思考,我们认为,从电视发展来看,突出频道特色是未来电视发展的主要方向,建设特色频道是我们电视工作者应…  相似文献   

14.
罗曼 《新闻窗》2006,(5):46-47
收视率是衡量电视媒体工作的一个标准,也是电视媒体产业效益高低的关键。为了尽量提高或保持一定的收视率,各电视台纷纷强化对收视率的分析和考察,寻求对策。影响电视收视率的因素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它包括了内在的因素和外在的因素。笔者认为,影响电视收视率的主要因素是由其内因来决定的。影响收视率的内在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节目因素、名牌效应因素、自我宣传因素。  相似文献   

15.
访谈节目关系到电视台的收视率和知名度,办好访谈节目也成为各个电视台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而主持人是一个节目的“商标”和形象代言人,其语言表达技巧的高低对访谈节目的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带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形成了多媒介的大环境。电视台在新的多媒介环境下必须要有所进步有所突破才能继续保持目前的地位,保证不断的进步才能与时俱进的发展。因此电视台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增强竞争力。电视台的编辑工作能力是电视台的提升重点,因为电视台节目的收视率高低一定程度上是由电视台的编辑能力决定的。同时电视台的编辑能力也是决定电视台节目播放周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电视收视率是指在某一时段内,收看某个电视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占总体观众的百分比。它是评估电视节目观众多少的重要指标。在激烈的节目竞争中,收视率的高低预示着节目的受众数量多少,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节目的重要与否以及广告收入的升降等等。可见,收视率对于电视台的节目生存有决定影响。那么,是什么影响了对电视节目来说至关重要的收视率呢?  相似文献   

18.
庄明 《新闻爱好者》2005,(10):48-48
一直以来有一种说法,说是一部好的纪录片的收视率不亚于电视剧,说明这个民族有较高的化水准;一家电视台制作纪录片节目的水平高低,标志着这个电视台制作节日的能力。这句话充分表明了纪录片在影像事业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以点论价”,顾名思义,是指电视剧买卖双方根据收视率,即“点”的高低,最终决定价格的一种购销方式。它不像以往那样,你说个价,我再还个价,双方都认可便拍板,而是把播出后的收视率当成最终决定价格的刚性指标。这种依照收视率高低“以点论价”的购销方式,1999年5月在上海最早试行。当时,上海电视台购买的是电视剧《田教授家的28个保姆》。此后,重庆、南京、安徽、江苏、北京等省市级电视台也相继尝试了这种机制。  相似文献   

20.
电视台的收视率如同报刊的订阅率和电台的收听率一样显示着一个传播媒体的生命力。在广播电视事业高速发展,各电视媒体(无线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交互并存、激烈竞争的今天,如何争夺更多的电视观众,提高收视率,各电视媒体无不绞尽脑汁,费尽心机。因为收视率直接关系着该电视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利益(广告创收),甚至关系着其今后的生存和发展。而收视率的竞争说穿了也就是电视节目质量的竞争。高质量的电视节目是争取观众、提高收视率的一个必备的重要条件。但"酒好也怕巷子深",在当今电视媒体众多、各频道都以节目激烈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