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靖 《文教资料》2014,(17):63-64
色彩教学是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水平、引导幼儿的情绪情感、促进幼儿的感知能力、提高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等多方面都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理解幼儿色彩教学的内涵和特点,明确幼儿色彩教学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提升幼儿色彩教学价值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徐平 《考试周刊》2013,(50):190-191
<正>幼儿眼里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幼儿内心的世界是绚丽多彩的。幼儿喜欢色彩,对色彩有不同于成人的敏锐感和想象力,会用特有的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所思所看。如果没有色彩,幼儿就无法将眼中五彩缤纷的世界和心中色彩斑斓的彩虹表现出来。因此,在幼儿绘画活动中色彩的运用比绘画技能的学习更为重要。各年龄段幼儿的色彩感知能力不尽相同:小班幼儿认知颜色依赖于直观、具体的事物,能认识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中班幼儿能认识紫、橙、黑、白等颜色,能逐渐区别颜  相似文献   

3.
在幼儿认知和接受外界信息的过程中,色彩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了解了色彩的特殊功能,有利于唤起幼儿最初学习的兴趣,同时色彩也对他们的身心发展起着促进、激发的作用.明快鲜亮的色彩会带给幼儿轻松愉悦的感受,刺激其追求美好的事物欲望,培养其良好的性格.幼儿读物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媒介,教师和家长要充分发挥幼儿读物的作用,利用孩子对色彩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接受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6,(71):194-195
随着我国社会对幼儿基础教育的不断重视,作为在幼儿认知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色彩运用,越来越为老师们所重视。尤其是对于提高大班幼儿的色彩辨识度,更是幼儿教育不可忽视的。大班是幼儿对色彩认知的关键阶段,对于色彩运用的研究迫在眉睫。它对于研究大班幼儿的心理状况、提高对色彩的感知力、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具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林武燕 《教师》2014,(15):59-59
正色彩是绘画的重要语言。幼儿在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现主要是运用色彩来实现的。从引导幼儿感受色彩美,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提高幼儿对美的表现力,激发创造美的欲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让幼儿置身于大自然中领略色彩的原始美  相似文献   

6.
幼儿绘画色彩教学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从绘画的特点出发,及时地指导幼儿感受更多的色彩,从而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教师还要做好生活素材的选择,明确培养幼儿色彩表现力的重要性。基于此针对幼儿色彩表现力的培养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没有色彩的儿童画是不完美的。在美术教学领域里,教师要为幼儿创设各种有利于幼儿发现、选择、运用色彩能力的环境,探索有利于幼儿艺术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方式。本文从幼儿选择颜色的特点,如何引导幼儿大胆使用颜色,色彩教学的有效指导方式三方面,探讨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和感受。  相似文献   

8.
王葵 《文教资料》2006,(10):212
幼儿园开展美术教育活动是幼儿教育的一个组成部份,它对萌发幼儿美感,培养幼儿对周边事物的色彩想象力,促进幼儿智力及创造能力的发展都具有良好的作用。人从一生下来就生活在五彩斑斓的彩色世界里,享受充满色彩变化的无穷乐趣,尤其是幼儿对色彩的变化尤为敏感和喜爱。比如:当幼儿接受一件色彩艳丽的玩具时,往往爱不释手,同时却又喜爱另一件新的别样色彩的玩具,并在今后成长过程中留下记忆的痕迹,长大成人后也会回忆儿时的情景。这就是色彩对幼儿兴趣的影响。光线可以使物体的固有色彩发生变化,所以同一个人站在不同角度观察光对物体色彩的…  相似文献   

9.
梁惠兰 《教育导刊》2009,(12):49-49
研究表明,婴儿从3~4个月开始就能分辨色彩,3-6岁的幼儿大多数容易被颜色的强烈感所支配。这说明幼儿对色彩的反应是强烈而敏感的,具有辨别色彩的能力。在幼儿教育中重视色彩教学.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和审美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审美素养,为其日后艺术才能的发展和人格塑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幼儿绘画色彩具有发展阶段性、主观倾向性、个别差异性等特点。我们根据这些绘画特点,教师对幼儿绘画色彩的指导可以让幼儿多感受色彩的丰富性,从欣赏的角度引导幼儿关注色彩的应用。通过生活素材让幼儿感受色彩的重要性,能大胆、自如的运用色彩。  相似文献   

11.
小班幼儿刚进入幼儿园,对于幼儿园的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想动手体验幼儿园的各种活动。实际上幼儿在三四岁的时候对颜色是非常敏感的,这时候在美术活动中加入色彩的教学能够提高幼儿对色彩的敏感度,还能够利用色彩来鼓励幼儿充分发挥创造力。但是目前很多小班美术教学中关于色彩的使用却非常少,小班幼儿的色彩教学真的很难开展。之后我也深深反思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大多是从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的角度去考虑小班幼儿的色彩教学。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小班幼儿的具体实际。小班幼儿年龄小而且自觉性差,对他们的美术色彩教学完全不能照搬大龄儿童的教学方式,而是需要结合具体实际创新教学方式。只有符合他们具体情况的教学模式才能够吸引幼儿注意、发挥幼儿潜能、完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美术是一种运用线条、造型、色彩等手段,通过细致的观察与丰富的联想、想像进行再创造的艺术形式。而色彩,是一件艺术作品的生命力之所在。它能发挥幼儿的想像和创造力,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让幼儿认识色彩,在充满色彩的绘画、展演、装置活动中体验快乐。  相似文献   

13.
大千世界,每个地方,每个角落,都存在色彩,色彩是最能表现情感的手段之一。色彩是吸引眼睛注意的诱饵,所以从小就要让幼儿用多种感官感受色彩、认识色彩,激发幼儿对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4.
<正>绘本,作为一种独特的幼儿文学形式,它用丰富的视觉语言将读者带入连续、生动的图像世界。色彩,是刻画形象、表达主题、抒发情感、烘托气氛的重要元素。一本好的绘本,除了要有富有生命的图画和切合的主题情感,选择恰当的色彩也是极为重要的。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幼儿,特别是大班幼儿对色彩的理解与感受十分敏感,当绘本中的色彩是幼儿生活中所熟悉的,则能很好地在情感上与幼儿产生共鸣。那么,如何引导  相似文献   

15.
王卡兰 《文教资料》2011,(31):119-120
创造一个适度的空间环境.使幼儿在这个空间环境里逐步感受到色彩的美妙和丰富的色彩世界。优美的造型和鲜明的色彩能促进人类健康的情绪情感.调节和丰富精神生活,建立健康的心理。色彩是流动的音乐,能使我们陶醉和喜悦,我们的生活更是离不开色彩.色彩对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应用色彩所具备的感情倾向能帮助我们选用色彩创造适合的环境,利用科学正确的调色方式更好地利用色彩的特性创造完美的适合幼儿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色彩感觉是天赋的吗?未必。对老师和家长来说,训练和培养幼儿独特的色彩感受力是很重要的,因为色彩影响幼儿的心理状态。我们拿一个涂有绿色的方木块问幼儿园的小朋友小涛(父亲是解放军干部)和小芸(母亲是近郊社  相似文献   

17.
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色彩是美术课程的核心,它可以提高幼儿对审美的认知以及色彩的感知。就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色彩感知力与表现力进行了深刻的研究,旨在提高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相似文献   

18.
色彩在幼儿的认知和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婴儿已经具有辨别色彩的能力,3岁~4岁的幼儿对色彩有其独特的认识和偏爱。本研究通过观察、个别实验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3岁叫岁幼儿对色彩的认知和偏爱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利于幼儿心理发展的色彩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于迎芳 《考试周刊》2014,(19):186-186
幼儿时期,开展美术活动能使幼儿充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情感,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力,所以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非常重要。玩色游戏,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是他们喜欢的美术活动形式,会使幼儿有不一般的绘画体验,鲜明的色彩变化将强化幼儿的色彩敏感性。各种颜色组合变化产生的丰富的色彩画面,不仅能激发孩子们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还将为提高孩子们的美术素养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设计意图】小班幼儿的小肌肉群发展还不完善,如果一味地要求他们用油画棒、水彩笔涂色、临摹,不仅会让小班幼儿觉得枯燥,而且会觉得很累,他们会逐渐对美术活动产生厌倦感。结合小班幼儿爱玩的天性,以他们的兴趣为出发点,我们以"玩色游戏"为主线开展了一系列的体验式美术教学尝试和探索。色彩是小班幼儿表现情感的途径之一,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幼儿通过玩色,让他们用多种感官去感受色彩、认识色彩,提升他们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