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11月9日,由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和台湾旺旺中时文化传媒联合主办的《两岸传媒》杂志首发座谈会在福州举行。《两岸传媒》是两岸合办的第一份新闻专业刊物,开启两岸联办新闻专业刊物的先河。该杂志于今年10月23日  相似文献   

2.
11月9日,由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和台湾旺旺中时文化传媒联合主办的《两岸传媒》杂志首发座谈会在福州举行。《两岸传媒》是两岸合办的第一份新闻专业刊物,开启两岸联办新闻专业刊物的先河。该杂志于今年10月25日正式创刊,采取“一刊两号”的形式,在大陆和台湾分别注册,并分别使用简繁体字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3.
随着两岸交流的深化发展,构建“两岸传媒共同市场”的时机已经成熟。海峡西岸经济区有着对台交流合作的天然优势,是两岸传媒合作先行先试的良好选择。福建省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其传媒业能否利用好先行先试政策将会对“两岸传媒共同市场”的构建产生巨大影响。本文重点通过研究先行先试权的现实情况,结合福建传媒业现状,从政策制定、平台利用与文化合作等角度对海西传媒先行先试的现有政策和未来可能的政策进行前瞻探索。  相似文献   

4.
第六届“两岸传媒迈入21世纪”学术研讨会2005年11月20日-22日在武汉大学举办,会议主题为“两岸传媒与社会发展”。会议共发表论文37篇,涉及大众传媒与两岸三地的形象互构、大众传播对华人社会发展的影响、两岸三地新闻传播发展的理性反思等三个主题。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的郑贞铭教授重申了他的观点,学习传播的人应该有一个基本的认知,那就是传播的最终目的是促成人类的和谐、了解和沟通,我们的心态必须是非常开放的,才能为未来发展注入活力,两岸同胞才都能得到一个美好远景。21世纪大陆传媒业积极地推进两岸间的理解和合作,但是困难与机遇都…  相似文献   

5.
陈绚 《新闻界》2007,(6):179-180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传媒业的发展历程已经证明,制度创新是传媒业获得高速增长的主因,而传媒业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恰恰是由制度性的障碍造成的.近年来,人们对传媒体制改革的呼声日渐增强,其原因就在于,肇始于传媒经营制度变革而释放的巨大能量已趋于衰减,而新一轮的传媒业高增长必须依赖系统性的制度创新方能孕育和发生.近读《中国传媒制度绩效研究》(以下简称《绩效研究》)一书,①对此感触尤深.……  相似文献   

6.
《传媒》2009,(9)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的传媒业面临着种种机遇和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寻求突围之路,成为中国传媒人共同关注的焦点。2009年,适逢《传媒》杂志创刊十周年,作为传媒行业的高端刊物,十年来,我们见证并记录着传媒业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廖卫民 《新闻实践》2014,(4):120-120
读郜书锴所著的《媒介融合时代的国际传媒业》(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8月第1版),最容易感受到的是作者对当代新闻传播事业和国际媒体发展规律的敏锐感知能力和学术探索精神.他的这部25万字的专著,从报纸传媒的若干重要议题研究起,探讨了电视传媒、网络传媒、新型传媒、传媒经济、传媒教育和传媒责任等诸多篇章,为读者勾画出了一幅当今国际传媒业的全景图,他的犀利笔墨和理性分析成为我们透视当代传媒业的世界视窗.  相似文献   

8.
郭全中 《传媒》2015,(23):21-22
近些年来,阿里巴巴在传媒领域纵横捭阖,海陆空全立体进军传媒业,尤其在美国上市之后更是加快在传媒业的布局.2015年以来,不仅以现金收购优土,投资36氪,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经》杂志母公司财讯集团联合组建"无界传媒",与华西都市报联合创办"封面",且又有传言欲收购新浪微博和《南华早报》,阿里巴巴为什么巨资下注传媒业?又将对传媒业产生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9.
范以锦 《新闻前哨》2011,(10):31-32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传媒业经历了从新闻内容创新到产业发展的变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如今又迈入新媒体时代,在新技术的推动下.传媒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在这种背景下,《传媒业大变局》(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董事会秘书、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郭全中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可说是应时而生,值得传媒业界和学界关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和印度正在成为亚太地区传媒业发展的火车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屏世界》2004,(10):49-49
印度《电讯报》网站报道说,印度和中国正在成为亚太地区娱乐业和传媒业发展的火车头。中印两国都在对通信和传媒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大量投资,并逐步开放其电信和传媒市场。中国和印度都是人口大国,但目前两国的新闻媒介普及率尚低,因此两国传媒业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报道说,据Pr  相似文献   

11.
征稿细则     
《今传媒》2016,(4):4
《今传媒》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传媒业学术期刊,坚持"思想性、理论性及应用性"的办刊原则,用新观点、新视角、新模式、新技术开展学术研究,探索传媒新发展,成为国内最具权威的传媒业专业学术期刊之一。主要设栏目:名家访谈;传媒大讲坛;新媒体研究;传媒与法;媒介批评;组织传播;传媒调查报告;媒介经营;广播影视评论;传媒技术;传媒实务;文化传播与教育;新视野专栏展台;课题专栏;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传媒业经历了从新闻内容创新到产业发展的变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如今又迈入新媒体时代,在新技术的推动下,传媒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在这种背景下,《传媒业大变局》出版,可说是应时而生,值得传媒业界和学界关注.  相似文献   

13.
<正>鸡与"吉"谐音,寓意着吉祥如意。鸡年正月初一,当台湾海峡迎来第一缕阳光,由东南广播公司牵头组织,两岸50家电台联合制播的特别节目《2017两岸广播春节大联播》如约而至,为两岸听众拉开了吉祥欢乐的新春大幕。春暖花开,福到两岸。《两岸广播春节联播》《亲亲闺台缘听友见面会》《两岸广播谋  相似文献   

14.
传媒在两岸政党沟通中的角色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媒是承载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信息的基本载体,也是两岸政党沟通的重要途径。本文简要回顾两岸政党沟通的基本历程,认为传媒在促进两岸政党交流与沟通中,发挥着促进相互认知、培育情感认同、弥合政治分歧以及提供舆论支持的作用,并经历了传递政策、传递事实和传递影响力的角色变迁。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探讨了传媒在促进两岸政党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传媒》2016,(7):2-2
《传媒》杂志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管的传媒领域高端行业期刊,以"服务传媒,引领传媒"为宗旨,倾力打造传媒业的合作平台和传媒人的交流平台。《传媒》杂志集权威性、专业性、指导性为一体,内容定位更宽广、更前瞻、更务实,是卓具影响力的传媒行业综合性品牌期刊。  相似文献   

16.
发展两岸关系,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共同愿景,也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热点和焦点。2005年,我们欣喜地看到,两岸政党终于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海峡阻隔,面对面地坦诚交换意见并达成相关共识。新闻传媒也在此间推波助澜,演绎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中华一家亲”交响乐,让两岸民众充分感受到了传媒力量推动下血浓于水的亲情。  相似文献   

17.
近期,我认真阅读了柳旭波博士的新作——《传媒业产业组织研究:一个拓展的RC-SCP产业组织分析框架》一书。该著作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作者在书中突破了以前对传媒产业的分析框架,构建了一套完善的传媒业产业组织理论体系,探索对该产业发展理论的新视角,并取得在传媒产业理论研究中的一定突破。  相似文献   

18.
据《新闻与写作》:中国传媒产业研究近20年来引入了大量微观和宏观经济分析的手段,形成了多样化的研究视角,但是结合经济元素和文化、政府政策对传媒业进行考察的“多学科型”研究仍处于弱势阶段,实际上传媒业的发展从来也不可能离开其存在的环境,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和市场法人,传媒业与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是依附性、派生性很强的产业。有鉴于此,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组建《中国传媒发展指数》课题组,在理论逻辑和实证研究的架构下,提出“传媒发展指数”这个概念,从系统依赖的角度来考察传媒经济的发展及其社会性、环境性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9.
传媒如何发展,传媒业的发展会带来什么机会,已经是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于是,一本讨论传媒竞争趋势与对策的专著《整合传媒》面世仅三个月后再版,连续四个月出现在北京图书大厦的畅销书榜上。《整合传媒》引起的讨论还在网上网下继续,这个系列的第二部《再造传媒》又悄然出现在各书店的书架上,这本书所探讨的传统媒体内部如何整合,如何通过程序化整合操作使传统媒体重获竞争力与影响力,又开始成为人们议论的中心话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记者》2012,(3):15
2012年第2期《传媒》杂志刊发了署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传媒研究中心的《2011年中国传媒创新报告》,报告总结了未来传媒业创新的六大特点和趋势:一、探索新形势下传媒管理是管理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如何针对网络时代的新问题,加强对传媒的管理,提高舆论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