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当前的教学中,学生往往会表现出如下特点:第一,"敏感",学生会透过体育教师对"中超"、"英超"等国内外赛事的了解程度,判别教师是否能融入他们的球迷阵营;第二,"势利",如果教师的运动水平不及他们,学生马上会对教师"另眼相看",认为教师没有"水平",甚至会要求教师  相似文献   

2.
<正>一、问题的提出新的《体育课程标准》确定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目标,同时指出,体育教学在五个领域目标中要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于是,就产生了几种说法,如"强化运动技能说"、"淡化运动技能说",乃至"抛弃运动技能说"等等。因而,有的体育课不讲解、不示范,谈"教"色变;体育课"牢牢把握运动参与",只要学生喜欢就行,体育课变成了"休闲课";有的体育课却以运动技能教学为中心,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体育课程标准确实给体育课堂来了积极的变化,如体育课程理念、目标更新了,学习内容丰富了,学习方式、评价方式"主体化"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困惑,如:新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同"体育教学大纲"时期相比较并未见提高,部分课程的有效教学有明显减弱现象。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实践和教学行为时,出现了诸如"一味迁就学生兴趣"、"淡化运动技术"、"轻视规范教学"、"无劣评定评  相似文献   

4.
<正>长期以来,在教学中,运动技术的动作原理教学往往是我们忽视的薄弱环节,注重的仅仅是让学生"知其然",但我们却忽略了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如何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能够真正做到"知其所以然",这是探究学习的本质与核心问题,探究学习的重点应该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发现总结规律,运动技术的动作原理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连云港市连云区教研室在近两年的体育教学改革中,对教学活动提出了"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考核、课外活动开展、教研、实践活动"的"八认真",这八个方面具体的规范要求,给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遵照"八认真",广大体育教师的工作成绩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笔者认为在体育教学中,每一个体育教师都必须遵守"八认真",也只有认真遵守"八认真"才能够迅速地成长起来,它是"立教之本"。下面根据"八认真",结合笔者的体会,向同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中如何把握时机,运用教育机智,在课堂中生成教育资源,变"预设"为"生成与建构",引导学生接受体育技能,建构和谐的体育课堂,这是体育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探讨这一问题,不仅有利于体育教师认识和掌握课堂"生成"手段,而且还可以拓展育体路径,提高体育锻炼的实效。  相似文献   

7.
<正>体育课程改革以来,部分一线体育教师突然发现讲课开始变得困难起来:"一些熟悉的传统项目好像不能再讲授"、"技术标准定高了,怕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定低了,又感觉教学内容没有深度,怕学生的兴趣长久不了"、"以前体育课的主要目的在于运动技能的掌握与身体锻炼,现在还必须达到  相似文献   

8.
<正>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在与周围的体育教师交流和接触时发现,好多体育教师都患有"痔疮",但由于大多数体育教师对"痔疮"的病理了解比较少,第一次发病时由于症状较轻,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肛门和直肠的静脉丛曲张,形成多个肿块,使病情恶化,影响到体育教师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相似文献   

9.
《中国学校体育》2007,(11):58-60
常态教学的核心作用是"学生运动技能的发展和身体素质的积累",可以说这是一个目前体育教学的最低纲领,最高纲领才是"培养科学的锻炼习惯和人际适应能力"。现实的困境也决定着,我们目前只能让学生在体质(技能)和课时上解决"温饱"问题。"温饱"尚难解决,何谈"小康"。学生对运动技能的追求是有条件的,有些是靠教师引导和传授,更多时候是为了满足同伴之间的"尊重",有一种努力方向。教师每一堂课的细水积累,可以改变学生的运动兴趣,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有不同的教学方式手段。低层次基础学生需要一个艰苦的引导过程,而稍高层次的学生则完全可以依赖于和教师同场比赛的表象与模仿,或可以通过短暂的指导即可获得进步。实践证明,教学艺术高明的教师其"导"的方式方法有很多讲究,用得恰到好处,自己可以心情放松,和学生同学同乐,学生则学风严谨,放松而不放肆,守规而不散乱,学习效果明显。这些教师有共同的特点:其一,在学生面前有很高的权威性。这一句不是大话与空话,而需要有一定的水平。"打铁还要自身硬",要制伏男生,体育教师必须有精湛的运动技能,有几项要特别突出。比如,篮球。其二,和班主任通力合作,经常获取学生信息,特别是一些问题学生,与其深入沟通,最好能触摸到心灵。其三,建立一整套课堂常规,奖罚分明,罚要有艺术,不能体罚,让学生心悦诚服,心甘情愿。其四,与学生一起学习,参与练习和比赛,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并增进师生亲和力,提高教师的权威性。其五,传授给学生有效的运动技能,实战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正>有人说,在大力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以及广泛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背景下,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下降了,作用也不像以前大了;也有人说,现代体育教学已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了","教堂"已经变成"学堂"了;现代教学活动就是参与,体验,沟通,合作,探究,无须教师去传授知识技能了,体育教师的讲解、示范,完全可以用多媒体取代了。如此种种,似乎体育教师可有可无了。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有效落实精讲多练的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精讲多练"是小学体育课堂教学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只有保证一定的运动时间和运动量,才能够保障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运动技能的形成。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其《大教学论》中也提出了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要真正有效落实"精讲多练",保证学生练习的时间和质量,关键在于教师如何精要讲解和如何科学组织,有了正确的教学策略才能够保证学生最多的练习时间和最大的练习效益。  相似文献   

12.
<正>集体备课并不是体育学科的"专利",但集体备课的组织化状态、程度与水平直接影响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向集体备课要教育智慧是新时期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选择。然而,在教学中集体备课存在着的若干"致命"硬伤让体育教师望而却步,如,集体备课的形式化、备课方式的经验化、集体备  相似文献   

13.
<正>案例:在全市中小学生篮球比赛中,学生的运动热情,可谓高涨极了。积极地拼抢,快速地移动,默契地配合、准确地出手投篮,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着比赛的有序进行,场地上却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教师利用暂停或换人,告诉学生"不要防守对方"、"让对方投篮",一系列的安排,使学生在比赛场地上像木偶似的,任人摆布。  相似文献   

14.
<正>体育教研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笔者所在教研组,一直将"会诊"作为主要的教研活动之一。所谓"会诊",就是全体体育教师针对教研组中某一位教师在工作中的不足和困惑,或某一位学生在体育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集体解决问题的教研活动。  相似文献   

15.
<正>钻山洞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它简单易学,而且不受场地等条件的限制。我创编了几种钻山洞游戏。现将它们汇集,以供广大同行参考借鉴。游戏名称:钻"山洞"(一)游戏方法:将学生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成横队站立,左右相邻的学生拉手、上举,形成许多"山洞"。游戏开始,排头学生带领后面学生手拉手依次钻过"山洞",排头钻过最后一个"山  相似文献   

16.
<正>体育教学的动态创生,是指在师生交往互动的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以即时出现的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情境或观点为契机,调整或改变之前的教学设计,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引发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凸现学生个性。一、体育教学动态创生的教学事例分析《体育欣赏课》课程教学片段:体育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中国运动员扬威雅典的实录片段、刘翔勇夺跨栏金牌、网坛"天使"李婷和孙甜甜获得首枚奥运网球金  相似文献   

17.
<正>一、案例背景受"师道尊严"思想的影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出格"也往往意味着对教师尊严的"挑衅",教师如果带着"专制"的思想教育学生,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逆反心理,甚  相似文献   

18.
<正>以往的体育课大多"直来直去",不"拐弯",固定的队形搭配缩减了学生感知的范围以及课堂想象的空间。其实,只要对已有队形稍加变换,学生感知的范围就会随之放大,兴趣盎然。以下是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一些队形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师行动研究的不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动研究的"亲教师"特性使其在基层体育教师中得到推广,许多体育教师也积极地将自己教育行动研究的成果公开发表,与同行交流、探讨。我们发现这些成果存在两个可以改进的不足:大部分教师的体育教育故事没有体现体育教师在教育行动中经验的改造和提升,以及体育教育教学反思普遍缺少学生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正>2006年5月9日,《中国体育报》曾以《教体育的别丢了体育》为题报道了北京某重点大学的30名体育教师,在年度体检中有近一半以上体检的结果显示"三高",体育教师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体育教师的身体是最棒的",这是多年来人们对体育教师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