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冠疫情新闻漫画中的多模态隐喻常以场景形式呈现,具有叙事功能。漫画元素之间、不同漫画之间存在逻辑联系,具体表现为多模态隐喻场景内部元素互动形成的单个多模态隐喻情节(微叙事)以及多个多模态隐喻情节联动构筑的隐喻叙事。两者的认知表征有所区别:前者是源域某个框架到靶域对应框架的映射,而后者是源域多个相关的框架联动到靶域对应框架群的映射。它们的叙事性都基于源域和靶域中框架元素之间对应映射产生的系列隐喻,由此发挥独特的语用功能,并成为抗疫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多模态隐喻研究作为话语分析的新课题,其研究对象也从单一的文字隐喻拓展为多模态隐喻。本文从认知学角度出发,以概念隐喻和架构理论为研究基础,对184幅“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主题的新闻漫画进行了多模态隐喻分析。通过阐释战争类架构、围棋类架构、科教类架构,以及春耕整地类架构等意义建构过程,探讨新闻漫画如何通过多模态隐喻对抗疫和身份建构进行多维度阐述,揭示了多模态符号背后所隐藏的社会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取向,体现出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所秉持的坚定信念,从而引发了全国人民的情感共鸣,并以此构建了共同体身份。  相似文献   

3.
政治漫画是一种视觉语言型的舆论新闻话语,它结合了图像和语言两种符号。多模态隐喻指的是隐喻的一种,其中源域和目标域分别由不同的符号形成。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将概念隐喻、转喻与政治漫画的特征相结合,试图分析源域选择和源域文化内涵在多模态隐喻过程中对身份构建的作用,从而对漫画进行细致的解读。  相似文献   

4.
多模态隐喻是指源域和目标域分别由不同符号模式呈现的隐喻。政治漫画是图像和语言文字这两种符号相结合的一种视觉模态语篇,属于多模态话语;其通过图像和语言文字共同作用构建意义,创造出完整的交际事件,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本文从认知角度出发,以多模态隐喻理论为基础,结合系统功能语法框架下的视觉图像分析理论,尝试分析3幅漫画中的隐喻和转喻现象及文化内涵,并分析漫画创作者的意识形态、政治立场对隐喻和转喻的源域选择的重要性,进而说明政治漫画如何依托概念隐喻将事件、人物、环境等不同要素进行整合,实现构图意义。  相似文献   

5.
多模态隐喻指源域和目标域由不同的符号模式呈现而形成的隐喻。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讨论多模态隐喻不同于传统隐喻的区别特征,阐释多模态隐喻的动态构建过程,并且分析多模态隐喻解读过程中的诸多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从多模态隐喻的角度来分析两幅新闻漫画,旨在说明非语言隐喻如图像隐喻和其他模态的隐喻现象,并利用新闻漫画进一步阐释多模态隐喻的区别性特征,即动态性、叙事性、鲜活性、"具体是具体"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7.
作为认知语言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概念隐喻理论自提出以来,已引起了学界广泛的研究。该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手段,是人们用来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推理的主要机制;隐喻从根本上讲是概念性的,不是语言层面上的问题,隐喻性语言是概念隐喻的表层体现。Forceville(2009)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模态隐喻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源域和目标域全部或主要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来表征的隐喻。本文在分析图像隐喻过程本质的基础上,选取国外时政漫画为研究材料,以文字与图像的结合方式为切入点,考察其多模态隐喻的构建机制,阐释了时政漫画通过各种不同的意象组合方式来实现多模态隐喻的概念合成,从而使作品产生引人注意、出人意料或唤起共鸣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新闻漫画作为一种特殊语类,在多模态隐喻表征方式上呈现出鲜明的语类特征:具体到抽象映射的图文表征,语境关联性以及文化性。新闻漫画多模态隐喻表征方式的研究可进一步揭示隐喻的本质和操作机制,有助于信息时代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多模态隐喻的概念映射是通过多种模态资源协同作用建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跨域映射关系和完成意义表征的认知过程,受到语境、主体、语类和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这一立体、复杂、动态的认知过程使隐喻意义也更加多元化。因此,解读多模态隐喻意义应考虑其构建过程中的实时语境、设计主体、语类特点和文化规约等因素的影响,以消除理解的歧义性、随意性和主观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认知隐喻学相关理论,对吉祥图案代表性语料中多种模态隐喻的界定以及各类隐喻运作方式的分析,发现吉祥图案中的隐喻可通过自然形纹样、吉祥语文字、文字图符、颜色、造型、几何纹样及语境等多种模态呈现;根据概念隐喻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关系,吉祥图案中的多模态隐喻运作方式可分为七类:"源域自然形纹样—目标域语境""源域自然形纹样兼文字—目标域语境""源域自然形纹样—目标域吉祥语文字""源域自然形纹样兼文字图符—目标域吉祥语文字""源域颜色—目标域语境""源域造型—目标域语境"以及"源域几何纹样—目标域语境".拓宽多模态隐喻研究范围,为吉祥图案文化隐喻的解读和应用提供新的启示和思路是文章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俞燕明 《海外英语》2014,(9):255-257,273
隐喻是新闻漫画最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新闻漫画隐喻研究是对多模态隐喻研究和传统语言隐喻研究的有力补充和启发。从认知隐喻视角对《半月谈》中的漫画隐喻研究发现,此类图画隐喻具有显著特点,如叙事性动态性,多个语义要素替换,转喻的基础作用,及图-文和标题-图画关系的规律性呈现等。对漫画隐喻特点的研究促进了人类隐喻思维的多角度和纵深研究,也有助于信息时代多模态识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于晓静 《英语广场》2021,(10):51-54
多模态隐喻研究将单一层面的语言研究转向更加丰富、多样的符号表征形式研究,打破了人们对隐喻的传统认识。本文以一则瘦肉精漫画为例,从构图方式、漫画形象等方面探讨分析多模态隐喻在漫画中的动态构建过程,揭示漫画所表达的社会意义。本研究对于推动多模态隐喻的本质和产生原因的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多模态隐喻是指源域和目标域分别由不同符号模式呈现的隐喻。政治漫画是图像和语言文字这两种符号相结合的一种视觉模态语篇,属于多模态话语;其通过图像和语言文字共同作用构建意义,创造出完整的交际事件,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本文探究政治漫画的概念组织结构:概念隐喻和转喻,聚焦政治漫画如何通过视觉图像和文字的互动来通过概念隐喻和转喻构建和传达创作者的思想,进而影响公众思维。对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研究可进一步揭示隐喻和转喻的动态构建及操作机制,对语言隐喻和转喻研究是一个强有力的补充。  相似文献   

14.
多模态隐喻指某映射的源域或目标域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符号资源中实现的隐喻。高校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员工在特定环境中创造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校园精神等诸多元素的总和,它内容丰富,形式各样。文章以多模态隐喻理论为基础,识别并解读高校校园文化中的多模态隐喻现象,并以此为基础概括校园文化多模态隐喻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5.
陈兰 《海外英语》2012,(14):208-209
概念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自打一提出来,便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广泛研究。30年的研究证明隐喻具有思维性和概念性的本质,这也在学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同。Lakoff & Johnson(2000)认为隐喻是一种思维和行为方式,语言只是隐喻的外在表现形式。那么,只是单纯地依赖语言而提出的概念隐喻就有了"以偏概全"之嫌。因此,在概念隐喻的基础上,Forceville(2009)提出了多模态隐喻。该文选取关于抽烟,廉政建设,环保的漫画公益广告作为语料,结合漫画公益广告的图片和文字,在认知的框架内来研究其多模态隐喻的建构机制,由此来分析漫画公益广告容易引人注意,达到较好效果的原因。关键词:概念隐喻;漫画公益广告;多模态隐喻;  相似文献   

16.
为加深对《外交部河南全球推介活动形象片》的理解,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解读了该片中出现的多模态隐喻现象,并对其中出现的多模态转喻类型进行了归纳梳理。研究发现,这部河南推介片以隐喻为认知框架,通过三个主要的多模态隐喻将全片串联起来,同时利用多模态转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河南悠久的文化历史、特有的区位优势、蓬勃的发展态势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7.
公益广告是弘扬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以认知语言学为视角,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办的以“建党百年”为主题的公益广告中选择两则广告作为研究语料,对其中的多模态隐喻和转喻进行分析,并尝试对其意义构建和认知基础进行解读。分析表明:两则广告中的多模态转喻主要涉及的类型为个体与集体、特征与实体等,多模态隐喻主要有实物隐喻、家庭隐喻、颜色隐喻、音乐隐喻等,这些多模态隐喻的意义构建也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相似文献   

18.
隐喻认知过程就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系统映射过程。多模态隐喻指源域和目标域分别用或主要用不同的模态来呈现的隐喻。视频语篇集合了声音、图画、语言、动作等多种模态,是典型的多模态话语。以短视频Tough Love为语料,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分析其中多模态隐喻,对于帮助观众更深刻地理解视频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隐喻,作为人类基本思维认知机制,其物质实现形式呈多模态化。概念隐喻理论可论证类属视觉模态的政治漫画,如何依托某一概念隐喻将事件、人物、环境等不同要素进行整合,实现其整体构图意义。并且,同一概念隐喻,因漫画创作者所处社会文化、政治立场不同,读者可透过漫画本身发掘认识背后的思想意识形态与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20.
隐喻和转喻作为人类的基本认知机制,其不仅存在于语言模态中,还存在于图像、声音和色彩等多种模态中。电视公益广告为一种特殊的多模态话语,不断吸引着目标群体的注意力。本文以多模态转喻和隐喻理论为框架,从认知角度出发,结合公益广告的语类特点,解读央视2018春晚公益广告《中国印中国节》中的隐喻、转喻现象,以此揭示此类语篇中多模态转喻和隐喻的内在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