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想象是人从事音乐欣赏活动的重要心理过程,这使它成为音乐欣赏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笔者认为,想象对于音乐欣赏教学的意义,在于它对音乐欣赏教学、乃至音乐教育本身的促进作用。想象的参与,有助于使学生对音乐艺术形成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进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想象的参与,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欣赏理念,掌握欣赏音乐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刘秋生 《知识窗》2010,(7X):17-17
教师应培养学生想象作文的能力。为此,教师必须要根据青少年想象的规律,做到三点:一是重视想象材料的储备,二是切实进行想象训练,三是正确指导想象作文训练。  相似文献   

3.
李焕 《科教文汇》2011,(11):86-87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合理展开想象,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有利于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引导学生进入想象世界的切入点有很多,笔者从走进人物的心灵、走进诗中的画面、走进故事的情节等三个角度分别阐述了进行想象式阅读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宋绍飞  李素荣 《今日科苑》2009,(18):228-228
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是密切配合的,只有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的思维才能不断的发展。想象力展开了,创造性的思维才能进行。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注意多积累素材,让学生能看到、摸到、能去想到、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营造想象气氛,使学生学会思维、想象、推理、判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是在听说读写等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则是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在读写教学中,用什么方法训练学生想象能力呢?  相似文献   

6.
孟春艳 《科教文汇》2011,(23):90-90,164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这都需要学生想象能力的发展,本文从营造氛围、迁移训练和丰富阅历等方面探究培养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想象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想象是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在人们的劳动过程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要让学生走进生活,引导他们在生活中捕捉形象,积累表象,才能为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首先,要学会观察;其次,善于调动生活经验;第三,形成一种氛围,活跃学生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8.
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音乐心理的发展过程,歌唱教学中运用启发性语言,以学生已有的表象为基础,引导学生准确的联想和想象,积极思考,迅速准确地找到"感觉",对歌唱教学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音乐心理的发展过程,歌唱教学中运用启发性语言,以学生已有的表象为基础,引导学生准确的联想和想象,积极思考,迅速准确地找到"感觉",对歌唱教学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刘君 《科教文汇》2007,(10Z):126-126
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音乐心理的发展过程,歌唱教学中运用启发性语言,以学生已有的表象为基础,引导学生准确的联想和想象,积极思考,迅速准确地找到“感觉”,对歌唱教学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想象训练作为心理训练的方法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体育教学训练中.通过对二十四式太极拳特点的研究,结合学生在体育课学习过程中的特点,运用想象训练法对学生进行训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领会动作概念,建立动力定型,规范动作细节,提高动作质量,对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教学和训练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真正使学生做到能想象、会想象。人教版第七册第五组的作文练习是根据提供的几组词语编故事、写小练笔、扩写、改写文章及想象作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在这节习作课的教学中,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一、放飞思维,激活想象童话和寓言故事是学生喜  相似文献   

13.
审美想象作为一种最具自由品格的创造性心理形式,广泛存在于人类的一切审美活动之中,尤其是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在科学活动中,审美想象可以使科学主体自由地进行科学表象的组合、概括和抽象,从而得出创新性的科研成果.在阐明科学审美想象的涵义及其与艺术审美想象区别的基础上,揭示了科学审美想象在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中几个方面的功用.  相似文献   

14.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是智慧的翅膀,尤其是童年时期的想象,它可以使学生追逐那富有魅力的知识火花,又可使学生超越现实,在绘画中随意挥洒自己的意愿与情感。  相似文献   

15.
程洁平 《知识窗》2014,(12):56-56
《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七册第五组的习作是根据提供的几组词语来编故事、写小练笔、扩写、改写文章及想象作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6.
张金水 《知识窗》2013,(3):10-11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是智慧的翅膀,尤其是童年时期的想象,它可以使学生追逐那富有魅力的知识火花,又可使学生超越现实,在绘画中随意挥洒自己的意愿与情感。  相似文献   

17.
<正> 心理学家认为,所谓想象,就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本身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丰富的想象力,在人们认识客观现实中,特别是在创造发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人们探索新领域的敏锐的触角,是从已知走向未来的桥梁。自古以来,想象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的科学家和富有创造精神的杰出人物。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的假说运用了想象;卢瑟福建立原子模型运用想象;  相似文献   

18.
想象可以使"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它能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突破经验的局限性。没有艺术想象,就没有艺术本身。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认为想象方法对于情报研究工作有着特殊的意义,再造想象贯穿于情报研究工作的全过程,而创造想象则对于情报研究工作中提出新观点、新思路、新见解和新方案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重点分析了联想法、变换角度法、方案列举法、提问探讨法、情景分析法和头脑风暴法等想象方法的具体形式及其在情报研究工作中的应用程序与实例;还讨论了运用想象方法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20.
郭琼 《知识窗》2012,(3X):55-55
<正>想象是人脑在过去感知的基础上,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新的心理过程。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无论是再造想象还是创造想象,都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努力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开启学生的思维之窗,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