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进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靠人才。本文从出版人才继续教育培训、出版人才评审评选和出版智库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如何为出版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更好服务文化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2.
吴智斌 《大观周刊》2012,(28):102-102
面对新的环境,石油企业要想真正成为一个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不断发展壮大的经济体,就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本文对新时期石油企业文化建设阐述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工匠精神之于出版人的作为和追求无比妥帖,过去的编辑常自谦为编书匠,透出了老一辈出版人为出版而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当下作为年轻一代出版人,我们如何在互联网时代里做好一个编书匠,成为时代给我们的命题.笔者拟结合自己从事的文学编辑工作谈一点认识. 崇高的境界 做好编辑工作首先要有过硬的思想意识.出版人的工匠精神首要一条是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这是一切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的出版人必备的精神.编辑是当代文化大生产中的组织者与设计者、优秀文化传播的引导者与选择者、文化传承积累中的呵护者与发现者,在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硕 《出版广角》2014,(7):78-79
在我国经济取得长足稳定发展的背景下,人事管理体制也需要有适应新时期要求的深入改革。出版社作为劳动知识密集型产业,人才相对集中,人力资源对出版社的影响也相对较大。要解决出版社的人力资源问题,就必须做到将出版业务、学习结合起来,培养高素质人才,全面提升出版人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定期对出版人进行继续培训,注重培养出版人的团队凝聚力。  相似文献   

5.
当前一些出版企业和出版人出现文化责任感和使命感淡化并过度追求经济效益的现象,市场浪潮冲击、企业经济压力虽是重要外在原因,而一些出版人对自身角色定位的认识不到位和没有全面理解出版文化使命的精神内涵是更为主要的内在原因。下面我就从强化出版人的角色意识和出版人应承担的文化使命等方面谈一点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一、强化出版人的角色意识在与市场共舞、与消费为友的同时,要想在坚守文化本质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6.
方卿 《现代出版》2013,(2):F0003-F0003
出版人素以文化人自居。这不仅是一种很好的职业信念,更是一种崇高的职业境界。然而,只是崇尚文化还不足以造就合格的出版人。出版人不能囿于文化,而是要跳出文化,更多地关注市场、关注技术。这是出版人有别于学者、作家等其他文化人的地方。显然,这也是出版学研究和出版教育应该重视的地方。出版物要借助市场实现其价值。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的出版人要学习邹韬奋和他的出版情怀。邹韬奋先生是中国出版人中自觉履行文化职责和始终坚持文化追求的杰出代表,是出版人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8.
出版产业化与出版人的文化责任有无冲突?出版产业化就意味着以营利为唯一目标而丢掉出版文化使命?这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却依然争议不断.  相似文献   

9.
作为西部地方出版社的出版人,我们应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人学习,一方面要脚踏实地利用本地的优势和特点,确定自己的发展思路;另一方面也要坚守出版人的文化追求,眼望北斗,打破地域界限,扩展自己的视野,面向全国图书市场,走专业化、品牌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书业人语     
出版人的现代管理思想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做职业化的出版人,不能把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当官做。但现在的平台大多是一个做官的平台,这也是我国很难培养出职业出版人队伍来的原因。又比如,大学出版社是处级单位,许多大学把大学社社长当作普通干部经常轮岗。当社长几年,刚摸到出版规律就  相似文献   

11.
在自媒体的冲击下,出版审核角色不断弱化,这使其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版人公民化成为新的趋势.在数字出版盛行的当下,出版人要找准自身定位、把握自身优势,了解自媒体的传播特性以及传统出版存在的不足,寻求两者之间的合作空间,增强出版人的职业素养,在出版环境的变革与转型中适应新业态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2.
质量是报刊的生命.任何一份报刊,要想办成功,办出色,要想得到读者的欢迎和认可,就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而这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又是报刊生存的基础,报刊运作的动力,报刊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陶明远 《出版经济》2005,(12):20-21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出版社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是一种很大的进步.但是出版急剧产业化过程中,经济压力和经济追求给出版人带来了新的挑战:既要注重出版物的社会效益,也要重视出版物的经济效益,一个优秀的出版人应该在把社会效益和文化价值放在首位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大众的思想,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出版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市场经济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出版人的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传播先进的文化思想,如何不断推出精品力作,如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这些问题都考验着当下的出版人。本文将通过业务素质、文化素养、继承和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这四个方面分析出版人需要怎样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15.
电台电视台通过选择、任用形成节目主持人队伍之后,要继续关心、重视这支队伍的建设,使之不断地优化,成为一支具有高素质的队伍,以保证整个台办出成批高品位的主持人节目,在新闻媒体的竞争中增强整体实力。至于怎么样优  相似文献   

16.
文化共享工程作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工程和重要平台,相继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文化共享工程基层工作队伍,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共享工程培训工作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7.
这次会议主题是"中国出版业的发展和出版人的文化使命",从企业的角度,我把它理解成"中国出版企业的发展和出版人个人的文化使命",可能更加实在一点。现在出版社都已经变成企业了,那么,这两个使命就更具体化为企业人的使命和文化人的使命。所谓企业人的使命就是企业要生存、要发展。  相似文献   

18.
林少波 《出版广角》2016,(22):23-25
当下,出版业发展陷入瓶颈期,需要不断寻求突破.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又使出版业发生许多变局,包括阅读方式的改变、消费场景的改变和销售渠道的改变等.在这种形势下,出版人必须做到坚守与革新并举,既坚持文化与道德操守,又要回归产品的本质属性,回归消费者的需求,以用户思维来做出版,做产品设计,做营销加持.  相似文献   

19.
1.为什么说,新闻工作者要具备一定的政治判断力和新闻敏感性,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修养,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贯要求? 答: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新闻工作者,全面提高新闻队伍整体素质,是办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关键,是一项紧迫的、长期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20.
孙晶 《出版广角》2013,(5):34-37
出版的品质取决于出版人的素质,具体而言,也就是出版人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追求。这一理念也正在为更多的出版人所认可。出版物是文明成果得到积累、文化传统得以流传的重要载体,出版人则是这一工作系统的重要一环。如果没有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贯注其中,出版事业便丧失了其内在的文化属性,外化为一种单纯的商业行为;一旦有了知识分子人文精神的贯注,出版则成为文化建设之中,成为国民精神发展、人类文明承传的重要渠道。通观中外有影响的出版人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发现,影响出版品质的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