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邢华 《湖北教育》2006,(6):60-60
曾经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不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就没有教育文明。”在新形势下,我们应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即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互相信任、彼此沟通、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朋友关系,这是一种和谐、平等、有促进性的良好师生关系,但这种师生关系是需要精心培养与呵护的。在平时的工作中,发现有的学生经常与教师唱“对  相似文献   

2.
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如何处理师生关系的问题,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基础。现代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师生关系和谐友好,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育,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学生才有可能被培养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如何构建尊重、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实施新课程教学工作中值得我们教师认真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从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一、爱学生是建立尊重、平等师生关系的前提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确实,没有诚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热爱学生是教师应…  相似文献   

3.
爱学生是教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条件。许多人常提起“爱”,可“爱”是什么呢?“爱”的本质是“给予”,是无私的奉献。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老师爱学生就要对学生爱护、尊重、理解和信任,与他们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亲切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教师用自己无私的爱创造爱的氛围,在爱的氛围中教书育人。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指师生在知识、人格、精神、道德等各层面能够展开交流,通过交流,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还指师生双方在教育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师生双方建立一种平等、自由、宽容、合作的关系。只有在这样一种师生关系中,教师才能真正体会到学生作为独特的个体的需要,体会到学生作为发展中主体的自由,从而尊重学生,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怎样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我们教育教学效率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一、要以爱赢得爱爱是教育工作的前提,有了爱,才能有信任和理解,才能达到和谐的境界。教师不但要爱学…  相似文献   

5.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教师的教育爱。只有通过爱,教育儿童才成为可能。新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关心、尊重、要求的基础之上,是一种打破师生隔阂,激发学生成长的情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主要有: (1)角色交换法。 教师要放下架子,平等地对待学生,把自己看成集体的一员,是学生的大朋友。遇到事情从学生  相似文献   

6.
面对新时代,新形式,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21世界教育委员会,曾鲜明地提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对学生进行爱生活、爱学习、爱他人的教育。当前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教育理念,建立和谐平等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每个教师不仅要懂得爱学生是自己的职责,更要懂得如何做才是真爱学生。学生作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需要教师的尊重,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真正的教育必须建立在师生情感的沟通基础上,爱要在心理上与学生相容。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本质上是成人与未成年人的关系,对未成年人就要允许其犯错误,教师要循循善诱不能操之过急,教师只有真心地去爱每个学生,才会换来学生对教师的爱的回报。这个回报不仅是学生爱老师,而是能唤起学生对学习的爱对生活的爱,以及使学生学会如何爱他人,爱要做到心理相容。  相似文献   

7.
<正>自古"师道尊严"是师生关系的具体体现,而现代教育提倡新型师生关系即平等的师生关系。然而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并非易事,它需要教师走进学生心里,让学生能发自内心地接受老师这个大朋友,进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除教师的专业知识、个人魅力外,我认为教师要想走进学生心里,还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理解、尊重、信任学生理解、尊重和信任学生,三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它应当是一个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和修养。善治水者,要识水性。善  相似文献   

8.
爱是教育的主题.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对学生倾注爱心是教育本质的要求,教师要用爱心、细心呵护学生成长,用爱维系师生关系,如何培养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做法. 一、爱与尊重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第三条规定: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一位老师说得好:"如果没有爱,教育在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结束."关爱学生首先要懂得如何去尊重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应该表现在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给予每一位学生充分的宽容和信任.  相似文献   

9.
一、要尊重学生人格,建立平等关系 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师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一种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教育活动得以良好实施的前提和保证。处在成长期的学生的自尊心非常敏感、脆弱,更需要教师的细心呵护。课堂上要进行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教师首先必须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的心灵,用个人高尚的人格魅力与合乎人性的平等师生关系去打动学生。在此前提下,学生才会在健康、自由、愉陕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自觉学习。  相似文献   

10.
张璐 《现代教学》2014,(1):85-86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向往的,学生往往是先从感情上接受教师,再从理性上接受教师所提供的教育,学生对教师的接受程度常常是被个人情感和教师给予他们的感觉所支配。和谐的师生关系与教学效率成正比。当今的学生见识越来越广,我们需要一种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和谐相融、教学相长、共创共乐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为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供了先决条件。要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尊重所有学生,走近学生、理解学生。  相似文献   

11.
<正>在教育教学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爱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成功的最大秘诀。我们要用爱来迎接明天,对学生不仅要无条件、全方位地关爱,而且要对学生给予尊重。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到爱呢?我在此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一、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充分理解学生,欣赏学生,切勿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  相似文献   

12.
爱是教育的灵魂和精神,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校课堂教学活动有序、高效的运行建立在师爱的基础之上。课堂教学中的师爱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期望、理解和宽容。在课堂教学中要正确地给予学生师爱,教师必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必须防止爱心的泛滥,同时还要在施爱的过程中学会正确运用批评。  相似文献   

13.
在创新教育中,教育方法的创新在教师的教育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淡淡我对创新教育方法的几点认识。1.尊重学生。尊重不仅仅是一种态度、一种对人的看法,更是一种价值观。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关心和爱护,不仅是学生充分认识个体价值、树立自信心的关键,而且是教师自身价值体现的前提和基础。因为,没有学生就没有教师,也就没有教师的价值体现,教师的价值只有通过学生才能体现出来。因此教师要尊重、爱护每一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就会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就会“倾心”于教师,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2.用多元智能…  相似文献   

14.
一、新课改中师生关系的特征新课改从“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出发,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那么与之相适应的师生关系的特征应是:1.理解、信任、尊重。相互理解、信任、尊重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保证。教师理解、信任、尊重学生是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前提。教师只有体验学生的内心世界的喜、怒、哀、乐,尊重学生的权利,让学生在成长中去判断、选择、思考、探索,才能做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2.平等、友爱、合作。教师与学生的人格是完全平等的。教师不再居高临下地教导学生,而是学生的引路人、朋友、合作者、谦虚的倾听者…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课历来被认为是枯燥和晦涩的 ,因为它的基本原理和观点侧重于抽象思维 ,理论化程度高 ,学生很难理解 ,因此难以产生兴趣 ,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兴趣不是凭空产生的 ,要靠教师来激发。一、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1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亲其师 ,信其道。”教育也是一种交往 ,而正常的交往则是建立在平等、理解、尊重、关爱的基础上的 ,每一个学生都有期待平等、尊重、信任的心理。对于教师来说 ,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教师的一个微笑、一次抚摸、一句宽慰的话语 ,都会把爱的暖流传递给学生 ,使学生感受到…  相似文献   

16.
黄洪亮 《生活教育》2011,(24):32-33
一、让学生拥有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这是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进行创新的大前提,这就需要教师创设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表现为尊重、理解和信任,其次表现为民主、平等和关心。在这种意义上来说,课堂便是情感场,教师愉  相似文献   

17.
愉快教学是一种渗透着爱的教育,教师对学生要有一种出自真心真挚的爱,这种爱表现于对学生身心健康、学习情况的关心。耐心教导学生学习的同时,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气氛。就愉快教学法浅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保持学生们兴致勃勃的情绪,思索判断的神态,跃跃欲试的举止,使英语课堂气氛浓郁,生动活跃,而从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潜能,提高英语语言素质,以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证。古今中外,教育家们都十分重视师生关系,并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给予高度的评价。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形成“无拘无束”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高昂学习情绪,挖掘学生创造潜能的直接因素,它不仅会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讲授的学科上来。正如古人所云“:亲其师,信其道。”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达到这种“移情”心理效应,教师应注意做到:(一)用“爱、勤、博、范”要求自己于漪曾经说过“:要真心实意地爱学生,热爱学生是人民教师的天职,我们要把热爱事业、热爱未来的强烈感情倾注到教育对象身上,对他们满腔热情满腔爱。没有爱,可以说也就谈不上教育。”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也是教师智慧和教学艺术的重要源泉。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体现一个“勤”字。在英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勤于学习,...  相似文献   

19.
臧淑鹏 《甘肃教育》2008,(17):13-13
一、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 教师的民主作风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这也是师生关系的时代特征。教师要对学生的愿望、意见给予充分地理解和重视,鼓励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发表各自的意见。教师是教育者,因此首先要增强教育的民主平等意识,把学生看成发展当中的人,经常了解学生的要求和意见,随时调整教育措施;其次,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教育中采取开放、引导、启发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20.
健康的师生关系是发展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应该从教师做起.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理解、尊重、热爱学生,创建出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使教育教学进入最佳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