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精神内涵,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为铸就师生幸福的校园生活,我校以乒乓特色文化为辐射,通过乒乓文化建设、乒乓校本课程建设、乒乓活动文化建设、乒乓制度文化建设等,全方位打造学校乒乓特色品牌,真正实现"以乒乓特色兴校,用国球精神育人"的办学理念,建设师生共同的文化家园,创  相似文献   

2.
所谓学校文化,一般是指在一所学校内、经过长期发展积淀而形成的、以师生为主体创造并形成共识的价值观念、办学理念、精神追求、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等构成的价值系统。它包括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  相似文献   

3.
教育界有句名言:一流学校管理靠文化,二流学校管理靠制度、三流学校管理靠校长。有了学校文化,才能使学校的长期持续发展成为一种必然。 创新理念,提升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它是师生共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是学校的精神。精神文化建设,要树立传承和创新和谐文化理念,使学校精神文化富有时代特色,努力使师生形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追求真理、刻苦学习、  相似文献   

4.
罗凌 《教育艺术》2007,(3):16-18
高品位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其内涵上分析,它包含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这三个不同的结构层次,并且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其中最浅层的是物质文化,包括人们创造的各种校园物质产品;中间层是制度文化,包括学校人际关系及规范化了的学校制度;而精神文化则是最高层面的文化,它包括学校价值观念及办学理念指导下形成的行为规范、群体目标及种种思想意识,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建设高品位校园文化,必须首先从这三个层面上来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5.
陈冬 《江苏教育》2014,(10):62-63
众所周知,学校文化主要是指在学校内部形成的全体成员共同拥有的独特的价值观、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提供给学生优美的环境,让学生充分接受美的熏陶,使学生自成高格;制度文化是构建系列的规章制度,形塑学生形象,规范学生行为,使得学生能够在健康的组织中生活;精神文化是通过办学理念、学校风气、教育哲学等精神意识影响学生,春风化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与行为。由此可见,学校文化之要义就是通过环境打造、制度建设与精神陶冶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学生永远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内涵,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为铸就师生幸福的校园生活,我校以乒乓特色文化为依托,通过乒乓文化物化建设、乒乓校本课程建设、乒乓活动文化建设、乒乓制度文化建设等,全方位打造学校乒乓特色品牌.真正实现“以乒乓特色兴校,用国球精神育人”的办学理念,建设师生共同的文化家园.营造和谐的学校文化氛围.突出学校文化的个性化、序列化、人文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7.
彭钢 《江苏教育》2007,(1):29-31
学校文化是包含着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组织文化、行为文化等在内的学校意识和经验体系.是学校积累和建构起来的师生共同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8.
一、对学校精神文化的理解 学校文化涵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外显和内隐两种形式存在。外显的学校文化包括校园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活动文化等,而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精神的最高层次,是一种内隐的文化内核。它主要由学校的历史传统、共同信念、群体意识、行为准则、精神风貌等方面构成,集中体现学校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是鼓舞和激励师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是学校文化的灵魂。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学校科学发展战略的高度,论述了文化力置于学校发展内涵,是文化育人理念体现的育人特色,是育人目标形成的核心力,而学校竞争力的大小则取决于这一核心力的聚积及其强弱程度。认为学校文化战略的创设,重在学校文化形态以“理念载体、环境载体、活动载体、教学载体、制度载体、行为载体”所产生的“力”。而学校文化战略倡导“德育为先”创新能力为重的培养意识和育人体系,则是理念精神特色价值的含义。  相似文献   

10.
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旨和核心,以人为本的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文章首先对学校精神文化和以人为本的学校精神文化进行阐释,然后从塑造人本精神环境,培养人本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塑造以人为本的学校形象三个方面为构建以人为本的学校精神文化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认为,“学校文化是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全校师生员工的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及其所创造的成果的总和,包含了物质文化(校园建设)、制度文化(各种规章制度)、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师生的行为举止),其核心是精神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办学思路、教育理念、群体的心理意识等”。  相似文献   

12.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事关学校的发展品味和育人的价值取向.张家港市东渡实验学校在短短四年的创办历程中,充分挖掘学校的地域历史文化,围绕传承东渡文化、弘扬东渡精神的办学理念,努力打造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科学创新学校的课程文化,有效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内涵和办学品质.  相似文献   

13.
正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精髓。创建务实有效的校园文化,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是学校工作的追求。我校从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五个层次入手,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植入学校的文化建设中,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论学校文化建设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它影响着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人才培养;学校文化也包含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校园物质文化,而核心是价值观念;学校文化建设是继承和创新的统一,是全校师生长期教育实践的结果;学校文化需要精心策划、细心培育。  相似文献   

15.
一、北化餐饮文化的定位北京化工大学餐饮中心(以下简称餐饮中心)把文化建设看作是一种精神力量,是餐饮中心理念、餐饮中心制度、餐饮中心形象等的聚合,是在餐饮生产系列活动中形成的餐饮文化,概括为七个意识:大局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品牌意识,沟通意识,安全成本意识。餐饮中心的文化精神是全体中心员工共同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学校文化是整个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应有之义与必然诉求,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行为文化建设。学校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精神文化中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  相似文献   

17.
现代学校文化,是对现代社会文化反复选择、提炼后加以吸收和整合,并融汇了学校科学人文精神和个性特色的一种特殊的现代文化结构,是现代学校教育内在本质的集中表现形式,是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及学校传统、校风、校貌的综合体现。其主要内容是强调一所学校必须有自己明确的哲学思想、道德、文化传统、价值准则和经营方针,能够用崇高的精神力量去吸引、团结、鼓舞教职工,形成共同目标、方向和使命,并使教职工为之努力工作。文化是学校制度的补充。学校制度是务实的,而学校文化是务虚的。学校可以突出本校…  相似文献   

18.
人们对校园文化的理解持有多种观点,是因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丰富性、长期性、积淀性、人文性而形成的。总而言之,校园文化主要应为一所学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形成的反映学校师生价值取向、团体意识、群体心态、行为规范方面的独具特色魅力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整体精神风貌特色与精髓的集中体现和反映,可以说校园文化在某种程度和意义上象征着一所学校的发展内核及办学的精神理念。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在一所学校的整体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就如何抓好校园文化建设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相似文献   

19.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长期历史积淀和文化积淀的产物,是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重要生态环境。作为学校文化组成部分的学院文化,其构建的过程,实际体现了学院的办学理念、治院策略。本文认为学院文化建设要从物质文化、活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入手,提高办学水平、加快学科发展、促进师生成长,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制度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  相似文献   

20.
鄂汉东 《考试周刊》2013,(49):167-168
<正>学校文化建设,对于促进学校自身发展和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校崛起于"众校之林"的核心要素。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我校践行了基于"尊重生命,享受教育"理念下的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从"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实施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办学品位,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一、以制度文化创新建设为保障,建立人性化的激励机制。要创新"尊重生命、享受教育"理念引领下的现代学校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