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在教学第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和如何才算教得好,特别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是老师们经常要思考的问题。但这些又都涉及到有关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问题不仅仅是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技术性、技巧性的问题,而且体现了深层次的教学理念问题。  相似文献   

2.
作为在教学第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和如何才算教得好?考虑这些问题是必须的,也是很现实的。特别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是老师们经常要思考的问题。但这些又都涉及到有关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问题不仅仅是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技术性、技巧性的问题,而且体现了深层次的教学理念问题。  相似文献   

3.
教学方法问题不仅仅是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技术性、技巧性问题,而且体现了深层次的教学理念问题。作为在教学第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如何才算教得好?考虑这些问题是必须的,也是很现实的。特别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是教师经常要思考的问题。但这些又都涉及有关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4.
作为在教学第一线的历史教师,为什么教、怎样教、如何才算教得好,特别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是老师们经常要思考的问题。但这些又都涉及到有关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问题不仅仅涉及教学方式和手段,更体现了深层次的教学理念问题。  相似文献   

5.
《考试》2008,(9)
作为在教学第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考虑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和如何才算教得好等问题是必须的,也是很现实的。特别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是老师们经常要思考的问题。但这些又都涉及到有关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问题不仅仅是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技术性、技巧性的问题,而且体现了深层次的教学理念问题。  相似文献   

6.
侃“说课”     
说课,就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教育教学理念,口头表述自己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程序等进行创造性设计的教研形式。通俗地说就是阐述“教什么内容、为什么教这些和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的问题。由于说课能够展现出教师在备课中的思维创新过程,能凸显出教师对大纲、教材、学生的理解和把握的水平以及运用有关教育理论和教学原则组织教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作为教学第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和如何才算教得好,考虑这些问题是必须的,也是很实际的。特别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是老师们经常要思考的问题。但这些又都涉及到有关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问题不仅仅是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技术性。技巧性的问题,而且体现了深层次的教学理念问题。长期以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我们比较注重的是教师如何教学;在论及教学方法时,主要是在说教师教的方法,甚至是教师教知识、教教科书的方法;组织观摩教学,也多是留意教师在…  相似文献   

8.
那秀敏 《考试周刊》2009,(21):120-121
作为在教学第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和如何才算教好,考虑这些问题是必需的,也是很现实的。特别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是教师们经常要思考的问题。长期以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我们比较注重的是教师如何教学;在论及教学方法时,  相似文献   

9.
中学历史教师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如何才能教得好?思考这些问题是现实的,也是很必要的。特别是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是老师们都要考虑的问题。教学方法的问题不仅是手段的技术性、难度性的问题和教学方式问题,而且是高层次的教学理念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李德才 《贵州教育》2009,(10):39-40
农村中学地处偏僻边远山区,教学资源与县市中学相比较,明显处于劣势。就物理教学中涉及的学生、仪器设备、教师而言,农村中学的学生基础差,仪器设备不足,教师专业水平不高。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面对严峻的教育现实,我们不能怨天尤人,甚至当逃兵,而要勇敢地接受挑战,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认真思考、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带着教育者神圣的责任感,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中学历史教师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如何才能教得好?思考这些问题是现实的,也是很必要的。特别是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是老师们都要考虑的问题。教学方法的问题不仅是手段的技术性、难度性的问题和教学方式问题,而且是高层次的教学理念问题。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要有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核心问题就是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认识社会、关注生活的科学思维方法。作为教学一线的中学政治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和怎么做才算是教得好,这是值得考虑的大问题,尤其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更是教师经常要思考的问题。归根到底,这一切都涉及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问题不仅仅是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技术性、技巧性问题,而是体现深层次教学理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作为教学第一线的师范院校历史教师 ,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和如何才算教得好 ,这是必须考虑、值得考虑的大问题。尤其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更是老师们经常要思考的问题。归根结底 ,这一切都涉及了一个关键问题 ,那就是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也就是说 ,教学方法的问题不仅仅是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技术性、技巧性的问题 ,而是体现了深层次的教学理念问题。长期以来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我们比较注重的是教师如何教学 ;在论及教学方法时 ,主要是说教师教的方法 ,甚至是教师教知识、教教科书的方法 ;组织观摩教学…  相似文献   

14.
对于中学数学教师来说,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和如何才算教得好,考虑这些问题是必需的,也是很现实的。特别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是老师们经常要思考的问题。但这些又都涉及有关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问题不仅是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技术性、技巧性的问题,而且体现了深层次的教学理念问题。  相似文献   

15.
江莉 《教育艺术》2003,(1):26-27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的核心问题。当前,无论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转变,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或是新课程的推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最终都要依靠师生互动与交往达到教育目的。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消极被动地、完全听命式地接受教  相似文献   

16.
信息时代呼唤研究性教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崴 《教育导刊》2001,(19):26-28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活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由于教学对象是发展变化的学生,从事教学活动的人们会经常遇到新的问题:教学内容的问题、教学方法的问题、学生学习的问题、教师心理状态问题等。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教师们一般会采取何种方式呢?一是运用经验教学方式解决这些问题。长期以来教师一直被认为是知识的化身和道德的楷模,做教师的,其知识一定就比学生的多,“要教好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遇到新问题,自认为就可以凭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这种态度和做法不无道理:教师是年长,闻道在先,又经过专门的教育;二是运用理性的教学方式来解决问。  相似文献   

17.
当下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导致教育状况不容乐观、教学方法枯燥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教学内容的表面化难以实现教学的目标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创客背景下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应从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和密切联系生活三方面来寻求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村英语教师教育教学现状及继续教育培养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通过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使我省农村地区的中学英语教师的素质与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实绩。但由于河南省经济相对落后,对教师继续教育的投入不足,教育体系的布局和层次结构仍不尽科学合理,继续教育存在教学方法陈旧、培训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县级培训机构条件较差等问题。参训教师积极性不高、出勘率偏低的现象普遍存在。本以第一手详实可靠的调查结果为依据,就我省农村英语教师教育教学现状及继续教育培养模式的对策思考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农村英语教师教育教学现状及继续教育培养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函授教育》2003,7(3):7-9
近年来,通过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使我省农村地区的中学英语教师的素质与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实绩。但由于河南省经济相对落后,对教师继续教育的投入不足,教育体系的布局和层次结构仍不尽科学合理,继续教育存在教学方法陈旧、培训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县级培训机构条件较差等问题。参训教师积极性不高、出勤率偏低的现象普遍存在。本文以第一手详实可靠的调查结果为依据,就我省农村英语教师教育教学现状及继续教育培养模式的对策思考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乡土地理教育是中学地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中学乡土地理教育存在的问题,从乡土地理教学的课程结构、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乡土地理教育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