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均势通常指国家间权力分配大体均等的一种态势.均势有两种,大国竞争型均势格局和直接对抗型均势格局,这以东南亚与南亚分别为代表.形成的原因缘于两个地区在地理、历史、现实和各国自身政策选择这四点因素的不同.中国在这两类均势格局中,应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结合自身的战略利益,分别扮演“参与者”与“旁观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东南亚与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最大特点在于均势 ,均势通常指国家间权力分配大体均等的一种态势。均势有两种 ,大国竞争型均势格局和直接对抗型均势格局 ,分别以东南亚与南亚为代表。形成原因是两个地区在地理、历史、现实和各国自身政策选择这四点因素的不同。这两种均势格局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会继续。中国在这两类均势格局中 ,应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结合自身战略利益 ,积极扮演“参与者”与“旁观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均势原则是国际政治中一个古老的思想和话题。苏联解体后,世界新的力量平衡正在形成。而美国作为今日世界最重要的国家,企图在新的世界均势充当“平衡国”,然而世界格局朝着多级化发展的趋势以及现代均势与传统均势的巨大差别,使美国的企图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4.
三、雅尔塔体系的产物战后两大阵营的出现是战时国际关系发展的结果.战前的国际关系,基本上维持了传统的以欧洲均势为中心的格局。亚洲的日本是利用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去远东扩张,它的活动实质上仍是欧洲格局的扩大和延伸。美国在外交上奉行孤立主义政策,尽量避免卷入欧洲的纠纷,只想坐收渔人之利。苏联忙于自身的建设,又受到西方国家的孤立和包围,故使其国际地位和作用受到限制,所以,战前只有除苏联以外的几个欧洲大国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主要角色。二战之后,由于德意日崩溃,英法也受到严重削弱,这就从根本上打破了以欧洲均势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美苏关系成为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的核心。在战争中,国际关系有两个趋势最引人注目,一是美苏关系的均势;一是英国对美国的依附。这两种趋势经过一系列国际会议和秘密磋  相似文献   

5.
“均势”或称“权力均衡”是西方古老的外交准则.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重要的理论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且在欧洲的历史中.特别是17至19世纪得到了实践.而且一直影响至今。均势及均势理论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建立世界秩序奠定了基础.稳定了国际格局。  相似文献   

6.
基辛格以“限度”和“超越”为基本内容的中庸思想是其均势战略思想的哲学基础,它对19世纪初欧洲外交的精心研究所形成的均势理论,则奠定了其均势战略思想的理论基础。基辛格的均势战略思想经历了“两极”均热战略思想,“军事两极性,政治多极性”均热战略思想,后冷战时期的“多极”均势战略思想的一个较长的形成、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7.
<正> 关于体系,世界近现代史上,曾经出现过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这些体系都是为了满足国际政治的需要而建立的。这种政治体系存在的基础是“均势原则”。所谓“均势”是体系内双方力量对比的一种暂时的均衡状态。纵观历史,“均势原则”往往是大国维持和追求霸权地位的一种借口和手段。二战后,两个超级大国建立起来的雅尔塔体系,就是“均势原则”下的产物。其实,均  相似文献   

8.
冷战后,世界格局进入了非对称的均势状态,国际安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传统的和非传统的威胁面前,国家对自身安全的维护遇到了新的挑战,而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的结合让集体安全模式成为国家的一种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9.
~~签订密约,同意外蒙古独立,保证苏联在中国东北的铁路、港口等方面拥有特权等。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自近代以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维持以欧洲均势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成为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二战”后,美苏两国因实力大增而在国际关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意味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初步形成。这是国际关系的历史性变化,国际关系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雅尔塔体系下隐藏着诸多矛盾。主要有: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  相似文献   

10.
国际关系中的均势问题之探讨王小平,吴建功一、均势理论的概念问题(一)均势理论的内容“势力均衡”(TheBalanceofPower),简称“均势”,是国际关系文献资料和国际关系理论中常见的一个术语。随着近现代国际关系实践的发展,它已形成为一相对地完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19世纪英国外交活动中的三个典型事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当时外交政策的“孤立主义”特点及产生的根源是脱胎于传统的欧陆“均势”思想。这一外交政策对19世纪中晚期欧洲大国关系格局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基辛格的独到之处是在当代世界条件下,从古典均势外交中提炼出一种均势外交战略模式,并在同几个大国外交协调的实践中物化出经典性外交范例。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显示,更多国家参与下的外交协同在世界信息空间具有内生定势性。它昭示,外交对军事的主导性战略变位行将到位。这是扫描未来国际关系格局的一条战略思维通道,值得人们特别地注目。  相似文献   

13.
“均势”(BIance of Power)是一古老概念。在中国、印度和希腊的古代战争中都曾出现过均势思想。十六世纪后,均势常被欧洲大国用来作为处理他们之间政治关系的一种手段。在近代国际关系史中,欧洲均势一般是指1815至1914年欧洲大国的政治关系,即各大国或大国集团力量对比的相对均衡状态,以及一种相互牵制和维持现存局面的政治结构。在这百年间的欧洲国际关系中,出现过三次均势时期,即1815年拿破仑帝国灭亡至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1870年普法战争至1890年俾斯麦下台;1890年德皇威廉二世奉行所谓“新方针”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本文拟对这三个时期的欧洲均势问题作一简析。  相似文献   

14.
一、选择题20世纪以来的100年中,世界格局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请回答1~3题:1.英法这两个昔日战场上并肩作战的盟友却在巴黎和会上怒目相对,甚至以退出和会相要挟,两国的矛盾焦点是A.远东与太平洋利益之争B.国联的组织方式和控制权之争C.海军军备及其比例之争D.欧洲大陆均势与霸权之争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体现的国际关系的实质是A.帝国主义试图扼杀苏俄B.国际社会要求世界和平C.美国企图建立全球霸权D.帝国主义重新安排世界秩序3.当前的世界格局与20世纪初期、中期两次格局变化情况相比,···不同点是①…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明代“后”与“妃”拆分为两个群体,在界定后妃关系格局及其涉及的“帝一后一妃”结构状态的基础上,剖析了“后弱妃强”的表征、特点以及促成这一格局的主客体因素,进而论述了“后弱妃强”关系格局的形成,对处于统治集团中心地位的皇帝的自身素质、后宫环境与政治文化乃至整个经济社会所发生的实际影响。  相似文献   

16.
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打破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均势,但是制定和维护远东“国际秩序”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分别采取了所谓的“不干涉主义”、“不承认主义”和“好人主义”的政策,而与中国东北接壤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实行了“两面主义”的政策。欧美大国对“九·一八”事变的政策都是为了维护本国利益,起到了纵容日本侵略的作用,对中国人民抗日斗争是一个重大打击。  相似文献   

17.
日俄战争后,为挽救东北危局,以徐世昌和锡良为代表的东北地方大员试图将美国的资本引入东北铁路,通过铁路外债的形式实现均势外交。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美国被迫放弃单独投资计划,使得鼓噪一时的“联美”“均势外交”的努力陷于流产。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从均势的两个含义入手,论述了均势的意义与原则,指出了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构筑国际均势的重点,以及对中国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70年代初,尼泊尔的政治流亡者为了恢复议会民主制,在印度支持下加大了对国内无党派评议会体制的挑战力度。与此同时,随着第三次印巴战争及一系列后续事件的爆发,南亚的均势状态被打破,印度确立并巩固了其南亚霸主的地位,从而对尼泊尔这样的周边国家形成了较大的威慑。鉴于国内外安全形势的恶化,比兰德拉国王提出了将尼泊尔建成“和平区”的倡议,希望以制度化的和平手段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保持与近邻同等友好的关系、远离结盟和冲突,进而专注于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尼泊尔的处境及其“和平区”倡议博得了国际社会广泛的同情与认可,更得到了中国的大力支持。然而,印度却将上述倡议视为对印—尼既定关系格局的冲击以及对自身安全的威胁。印度政府的保留态度致“和平区”倡议终被搁置。不过,“和平区”倡议的核心理念却在尼泊尔外交战略中延续下来。  相似文献   

20.
从均势的角度看,19世纪欧洲多极格局一当前世界多极化格局有其相同之处,但基于时代主题的变化,后者已是前者的进一步扩展与丰富。两者相异之处表现为结构模式、“制衡者”推行的霸权方式以及国际体系构成成员等的不同,而对决定二者相异的因素组合的探析无疑有助于我们对未来国际新秩序与世界新格局发展方向的把握与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