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吃完晚饭,我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我们又让老师朗读了许多诗歌。”在学校里,老师总要给我们读许多孩子喜欢的诗,凡是我认为好的就尽可能地背下来。今天老师读的诗当中,有一首题为《妈妈》的诗。因为我很喜欢这首诗,所以就一面回忆,一面背给妈妈听。我打开家门,门发出“吱吱”的声音。屋里空无一人,我真想呼唤:妈妈,您在何方?我伫立在雨中,冻得都想放声大哭。我真想呼唤:妈妈,您在何方?但欲言又止,沉默无言。也许妈妈就在邻家烤火聊天。一直在倾听我背诵的妈妈十分感动地说:“嗯,这首诗写得真棒!”我看妈妈这样激动,就又把关于这首诗的说明告…  相似文献   

2.
一天,办公桌上出现了一张纸条:“请老师把那张纸还给我吧!相信老师您也相信:写诗是一种心情,难道一定要公之于众吗?XXX”我一直都很欣赏这位女生的灵气,上周从她的随笔本上发现了一首小诗《下弦月》,感觉很好,便按照惯例毫不犹豫地用键盘敲打出来,并张贴在教室前面。她本人怎么  相似文献   

3.
写一首诗     
写一首诗给道路. 您用身躯上最平坦的一段, 为我铺下人生的道路, 把崎岖和坎坷藏在自己身后。 写一首诗给河流, 您用生命中最亮丽的一湾, 为我的生活铸一面镜子, 把沧桑和酸楚寄在自己心里。 写一首诗给大地. 您用一生的心血. 哺育着代代儿女, 当春夏秋冬 争着为您送去生日的祝福, 而您却无心品尝一下温馨, 因为您正忙着构思明天的蓝图。 写一首诗给白云, 赤日炎炎的时候, 您是我的遮阳伞; 翟雨霏霏的日子, 您是我的开心果。 请接受我的一首歌吧— 她的名字叫感恩……写一首诗@梁宗宇$安徽省濉溪初级中学七(4)班!学生 邮政编…  相似文献   

4.
“母亲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能使人快乐/母亲是世界上最动听的乐曲/能让人得到生命/母亲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能让人陶醉”,看着这优美的诗句,你恐怕不会想到它是出自一个小学三年级孩子之手。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做一首小诗或一篇文章,对唐山市光明实验小学熊学恩老师班上的孩子来说已是很平常的事。做完诗他们还要为每首诗加上不同的色彩:赞美母亲的诗该是绿色的,像高山、像大海;赞美春蚕的诗是粉红色的,它默默的来,静静的去,是一种宁静的美。每当孩子们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朗读着一首首略显稚嫩的小诗时,…  相似文献   

5.
吃完晚饭,我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我们又让老师朗读了许多诗歌。其中有一首题为《妈妈》的诗,我很喜欢。"我一面回忆,一面背给妈妈听:我打开家门,门发出"吱吱"的声音。屋里空无一人,我真想呼唤:妈妈,您在何方?  相似文献   

6.
周明霞 《早期教育》2006,(11):17-17
有一首小诗《幼儿园,当我把孩子交给你》,我一直戏说这诗是“第二眼美女”。因为我第一次读这首诗时只是浮光掠影地扫过.而第二次读这首诗时.我的角色发生了转换:一是,我成了新建的新城阳光幼儿园的老师。二是,我已是一位准妈妈!当我重新细细品味这首诗时,我的心情也发生了改变.不由得生发出一些感慨来。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寄语:歌颂教师的诗已经很多,但是像这首以第二人称“您”直抒胸臆、充满激情的朗诵诗还很少见。希望朗诵这首诗成为教师节集会上受欢迎的节目。——主持人尹世霖  相似文献   

8.
张林华 《语文新圃》2007,(11):18-19
我在教师节前的晚报上读到一首儿童诗《老师,我能为您变成什么?》,有一点特别的感受.诗并不长,恕我先全文抄录:……  相似文献   

9.
有一位老师到外地执教公开课《早发白帝城》。为了体现新课标精神,他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向老师提问题。结果,学生提出了以下的问题:李白写了多少首诗?李白的诗歌有什么特点?李白这首诗是怎么来的?李白的酒量有多大?李白有儿子吗?李白死在什么地方?这首诗是李白什么时候写的,青年、中年还是晚年?江陵是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10.
记得我上学时,语文老师用郑板桥改诗的 故事为例来说明锤炼语言的重要性。 故事很老了,现在许多报刊都有转载,但 我还是再转述一遍。 话说有那么一天,郑板桥和老师外出赏 景,漫步河岸桥头,忽见一女子尸体漂于桥下 水中。老师吟诗一首:“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 桥。三魂随波转,七魄翻浪涛。”郑板桥反问: “老师,你怎么知道她是十六岁?又怎晓得是风  相似文献   

11.
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的“发难”石嘴山市第三中学俞军我在教学中曾碰到这么一件事,一位学生在周记文末这样写道:"老师,我很想欣赏您的大作,咱们来个客串。往常您是老师,我是学生,今天小子斗胆当一回老师,您做一次学生,我给您出道作文题,下面是一则材料,请按后面...  相似文献   

12.
“你,一会儿看云,一会儿看我;我觉得,你看云时很近,看我时很远”。有人用顾城的这首诗来形容老师和学生心灵之间的距离: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其实,距离的长短是由老师决定的。当我们老师用真情去唤醒真情、用心灵去碰撞心灵时,师生的距离就可以最小化,直至为零。  相似文献   

13.
师恩难忘     
教师节前的课前演讲中,有一个同学李易给大家介绍了野谷的一首小诗《外婆》:"又老又穷/这就是外婆/她总是不安地说/我没什么带给你/待我懂得时/她已长眠地下/有什么比得上您的深厚/外婆,您给了我妈妈"。最后一句"外婆,您给了我妈妈"深深触动了我。我对学生说:如此说来,你们应该对何老师的老师说"老师,您给了我老师"。  相似文献   

14.
以学生为镜     
以学生为镜这个念头,起因于不久前在《德育报》上读到的一首小诗———《镜子》(广东、王福),小诗全文如下:如果学生生活在批评中,那是您情感失控/如果学生生活在鼓励中,那是您自尊自重/如果学生生活在恐惧中,那是您失去了宽容/如果学生生活在友谊中,那是您有一个美好的心胸/如果学生生活在敌视中,那是您待人不公/如果学生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那是您爱深情钟/人格是最高的学位/您的一举一动都在学生这面镜子中。读到这首小诗的时候,我心里很是为之一振,很有一种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感觉。发生在15年前的一件事不禁再次…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阳逻二中的罗欲平老师将初中地理知识编成了88首诗歌,“东岳泰山西岳华,南衡北恒同音发。”每次上课时,罗欲平老师都会朗诵二首诗。他说,地理知识很零散,不太好记,于是他就把地理知识变成了诗歌,结果学生对地理课兴趣大增。  相似文献   

16.
尊敬的李白大诗人:您好!我是一名初中七年级的学生,很冒昧地给您写信。从小学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读了您的多少首诗了。每当课余时间或寒暑假,随手拿起您的诗集,低声读起来,顿觉满口清香。您那优美的诗歌意境,飘逸豪放的诗歌风格陶冶着我幼小的心灵,让我在诗歌的世界里畅游。我对您的才华甚是敬仰。因此,我才鼓起勇气提起手中的笔,给您写一封信,倾吐我的心声。  相似文献   

17.
写给父亲     
记得名人说过:父亲是做儿女最得意的一首诗。可您的诗,总是不能发表。不是您的诗句没有诗的语言,不是您的诗行投有诗的韵味,也不是您的诗节没有诗的气势,更不是……因为,因为您的  相似文献   

18.
《杂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杂诗,写零星感想的诗。这首诗用向人发问的口吻,来表达诗人对故乡近况的关心。写得清新、活泼、自然,读起来使人感到既优美又亲切,很有诗味。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这两句是说:您是从咱们的家乡来的,自然晓得家乡的事儿。“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两句是说:您能不能告诉我,在您出发前来的时候,那雕绘着花纹的窗前,几棵在寒冬里傲然挺立的梅树开花了没有?  相似文献   

19.
于永正老师说过:"孩子们的童年应当是一首诗,是一首充满情趣的诗,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品评起来都是有味道的诗……这首美丽的诗是由老师构思,师生一起创作而成的。"  相似文献   

20.
这个例子出自一个全国性课堂教学大赛:一位男老师,他所选教的一节课是《梅岭三章》。这位老师知道,陈毅同志创作于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的这三首诗,虽然脍炙人口,但毕竟离学生的生活太遥远了。于是,他苦心设计了一段导入语,并声情并茂地朗诵了出来,然后,趁热打铁,又满怀深情地朗诵了这三首诗。紧接着,这位老师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要求学生马上回答:这三首诗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