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9 毫秒
1.
比较教学法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历史复习中,运用纵横比较法对教材的重点内容进行前后贯通、中外交错地复习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应用、分析、综合、比较、评价的能力。在历史教学中,常用的纵横比较法包括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  相似文献   

2.
莫建勇 《广西教育》2010,(23):63-64
比较教学法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历史复习中,运用纵横比较法对教材重点内容进行前后贯通、中外交错的复习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应用、分析、综合、比较、评价的能力。在历史教学中,常用的纵横比较法包括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  相似文献   

3.
历史课所要求培养的能力 ,包括记忆、理解、思维、综合概括等多方面 ,而运用比较法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方法。所谓比较 ,就是将同类事件、人物、现象进行鉴别 ,找出异同、分清正误的思维方法 ,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历史教学中有以下几种 :一、横向比较 ,通常是对同一时代不同国家间同类性质的事件或人物的比较。如美、英、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 ;俄国 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 ;十九世纪晚期 ,美德经济迅速发展等的比较。通过比较 ,帮助学生区分个性与共性、本质特征与一般规律 ,了解人类历史发展多样性和不平衡性 …  相似文献   

4.
比较法是高中历史课堂上常用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快速地把握知识脉络,抓住历史事件的特点,学会举一反三,形成解决历史问题的思维。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该有效运用图表比较法、比较类推法、纵向比较法和专题比较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记忆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化学比较学习法可以使学生区别相近、易混淆的概念,建立起知识的内部联系,理解掌握化学的反应原理,培养、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文章列举了常用的比较法:同异比较、并列比较、参照比较和综合比较,并列举了应用比较法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职业学校舞蹈教学中比较教学法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学校舞蹈教学普遍存在学生基础差、教学时间短、教学任务重等问题。实践证明,在舞蹈教学中合理运用比较教学法,对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和理解舞蹈动作,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有积极意义。常用的比较教学法包括正误比较法,分类比较法,同类比较法,形象比较法,感觉比较法和综合比较法。  相似文献   

7.
吴文海 《成才之路》2009,(28):77-77
历史教学中的比较。就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发展进程或历史时期、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进行比较。新课程下,如果教师能巧妙设计比较问题,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能起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度,推进学生认识的深度,拓展学生思雏的宽度,增强教育的力度等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考历史全国卷加强了对能力考查和素养考查的探索,历史比较法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方法。本文以岳麓版必修三第14课《理性之光》为例,尝试运用几种不同的比较法,引导学生认识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的异同,更好地揭示本质,以此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智力开发,是当前中学历史教学改革中最迫切的任务,它既是培养适应21世纪全面竞争的开拓型人才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中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环节。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很多,本文仅从比较法的运用这一角度来探讨。比较法是鉴别事物异同关系的一种思维方法,它通过对各种不同的历史事件或现象进行多角度的比较和对照,归纳其异同,分析其成因,从而理解历史事件的本质,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运用比较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从而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智能。一、运用比较法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记忆是…  相似文献   

10.
比较法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地运用于各个方面。至于引入历史教学中的比较方法,则是教师有意识地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将历史上各种人物、事件、典章的是非、善恶、利弊、得失进行比较,让学生区别其间的异同,并掌握比较的方法,达到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考能力以及进一步观察历史、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教学中的比较,不外乎这么两种类型:一是垂直比较,这是各种历史现象进行时间系列上的前后阶段的比较,亦称作纵向比较。众所周知,历史知识的特点,就是有一条贯  相似文献   

11.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一切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文本比较法,就是一种很好的整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提高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
李新才 《考试周刊》2010,(44):209-210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人类历史发展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这为人们进行历史比较提供了客观可能和科学依据。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许多熟视无睹却又十分重要并有价值的东西.可以更准确地掌握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特点、本质、规律与影响.也可以加深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历史情况的理解。比较法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历史教学基本的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法在历史教学中是我们经常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历史教学中的比较法就是我们对一件历史事件或一个历史人物有意识地树立其对立面,即用同类型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与之分析比较。通过分析比较,使学生在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里,把同类型的事物分辨出好坏优劣,强弱,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避免人云亦云,囫囵吞枣的弊病,  相似文献   

14.
“比较”是鉴别事物异同关系的思维方法,是对各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以确定其异同及其关系的思维过程。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比较法有利于引导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认识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的异同,更好地发现其本质及其规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比较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 历史教学离不开比较,有比较才能有鉴  相似文献   

15.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比较的过程就是对历史知识进行梳理、分析并找出异同的过程。通过比较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等,学生在剖析历史的过程中认识历史、掌握历史,同时发展了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语文比较教学法可以运用于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可以说,这种方法是语文教学法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方法之一。一、比较教学法的依据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我们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其依据是:  相似文献   

17.
比较法是启发学生自己把握教材特点的有效方法。比较是人们在思想上确定事物之间的异同和关系的思维过程。比较同分析、综合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分析,比较就无法进行;没有综合,就不能确定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俄国教育家乌中斯基指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故运用比较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通过比较,  相似文献   

18.
比较,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放在一起,辨别异同,认识本质,揭示规律的思维方法。19世纪俄国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种最本质的意识活动,没有这种活动,意识本身、因而也就是人的一切有意识生活也会是不可能的”。通过比较.我们可以认识相关的历史概念的共性和个性,加深对历史概念的理解;通过比较,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全面而又深刻地理解历史现象,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马悦 《考试周刊》2013,(13):128-129
历史比较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阐述和分析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时经常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历史比较法是从历史联系中考察历史现象的一种最好的方法。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地。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  相似文献   

20.
俄国教育家乌早斯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的一切”。这说明人们往往是通过比较认识事物的。比较是历史思维活动的组成部分,是归纳、概括、综合、评价等更高的思维能力的基础,属于认识、理解历史的层次。因而,强化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也是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历史命题的指导思想之一,在高考试题中屡见不鲜。那么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呢?在此结合2012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