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5 毫秒
1.
作为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最严格时期出生的"80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渐渐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有人称其为"充满希望的一代""幸福的一代",亦有人称他们为"垮掉的一代" "麻烦的一代".随着他们长大成人或者相继完成学业步入工作岗位, "80后"已渐渐融入社会生活的主流,如今正值青壮年的他们,将承担起巨大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
90后的特征,以及和他们沟通的三大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岳:非常荣幸二度出席上海图书馆的演讲,特别感谢在座的这么多朋友前来捧场. 今天我带来的话题,社会上讨论的不是很多.很多80后还觉得自己很年轻、是新一代,其实你们已经是老一代了,因为更新的一代,今年就成大人了.今年入学的大学生里面65%是90后.所以2008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是90后成人的元年,从此我们就不能再对90后的孩子说"小孩子说话大人别插话",因为他们不是小孩子了.  相似文献   

3.
一 关心文学的人大概还记得发生在2006年初的那场沸沸扬扬的"韩白之争",争论双方的焦点就是"80后"是不是真正的作家,他们写的是不是真正的文学.  相似文献   

4.
"80后"文学一方面在内容上尽情书写属于他们自己的青春成长过程,一方面过多的依赖于网络媒介进行传播.这也就使得80后文学的受众群体也局限于有相同或相似经历的80后、90后的特定群体区域,"窄众化"趋势越发明显.  相似文献   

5.
他们同属于"80后",却因为生在农村而要比城市同龄人付出更多的"成长代价".他们有一颗火热激情的心,他们在希望与迷惘的矛盾中,在敏感与脆弱的交织中,守望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相似文献   

6.
所谓"80后",指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代,是一个在我国拥有约2亿人的庞大群体.他们出生于改革开放之后,身处一个相对开放、急剧变革的社会环境,接触到的新鲜事物很多,与其父兄成长的环境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7.
在报刊主办的文学比赛中崭露头角,接着登上文坛成为专业作家,这是文学青年较常走的一条成长路径.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文坛的少年作家阵容日渐扩大--比如"80后"作家群体--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曾经受惠于"新概念作文大赛",这是由改版后的上海<萌芽>杂志主办的文学赛事.分析<萌芽>这一个案,可以清晰见出青年作家的成长离不开文学期刊的托举,而文学期刊的成功也离不开写作者的积极参与,在二者互为资源的过程中,外部环境尤其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媒体生态发挥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韩寒成名10年间,先后被媒体贴上不同的标签:从"叛逆出轨的偏才生",到"80后不负责任、率真狂傲的代表",到"敢于担当的80后",到"舆论领袖"、"公共知识分子".标签变更的背后有着深层次的主流话语与民间话语的拉锯战.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农民工,在目前外出打工的农民工里面占到60%,大约1亿人."新生代农民工"几乎没有务农经历,对城市的认同超过了农村;他们的维权意识觉醒,开始学会诉诸法律和舆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他们渴望进入和融入城市社会,而城市在很多方面和很大程度上并未完全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  相似文献   

10.
田竹  王夏 《采.写.编》2016,(1):351-352
新媒体视阈下为"90后"高职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但是由于"90后"高职学生自身特点导致他们在就业中存在着焦虑、自负等一些心理问题,因此,需要高职院校增强就业教育,以促使"90后"高职学生能顺利择业就业.本文分析了新媒体视阈下"90后"高职学生就业教育现状以及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为"90后"高职学生构建就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青年报》"80后"媒介形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了2004年至2009年<中国青年报>报纸上以"80后"为标题的142个文本.总的来说,<中国青年报>比较客现地报道"80后",呈现的"80后"形象以正面和中性形象为主.  相似文献   

12.
"80后作家"是指上个世纪80年代出生的青年作家群体,他们的现身文坛,大约是在上个世纪末,主要代表人物是韩寒、许佳等.进入本世纪后,新作层出不穷,新人不断涌现,尤其是"新概念作文大赛"连续数年举办,推出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写手,使"80后"文学群体愈来愈壮观,在文坛内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3.
提起"80后",很多人自然会想到郭敬明、张悦然、春树等等,然而他们只是"80后"中的一小部分,人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群体中占很大比例的农村"80后".毛泽东曾经说"农村包围城市",但似乎除了李傻傻外,农村"80后"的大军并没有跟上来.  相似文献   

14.
即便目前"80后"占据着文坛主流地位,可似乎也不能太"大意",因为大概从2007年开始,"90后"便登场了,打着"‘90后’将把‘80后’给灭下去"的旗号,来势汹汹.《诗选刊》在2007年"中国诗歌年代大展"中推出6位"90后"诗人专辑,2008年4月又推出17位"90后"诗人作品,2011年第4期整期推出"2011·中国90年代出生的诗人作品专号",2012年第8期整期推出"2012·中国90年代出生的诗人作品专号";《中国校园文学》2010年第1期以"90后作家作品专号"的形式推出了20位"90后"作家的新作;《山东文学》2011年第6期,以"90后写作"为主题,发表了4篇相关评论.  相似文献   

15.
如今要想探究谁是第一个喊出"80后"词汇的人恐怕还有些枉然,这个词汇的始作佣者万万没有想到的是,"80后"如今成全了包装"80后"作家的某些出版社、某些书商、制造"80后"花边新闻、八卦新闻的某些报刊、网站.  相似文献   

16.
漫谈“80后”:认识范畴的两个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如果我要说根本没有所谓"80后"的存在,你一定认为我在睁眼说瞎话.我们怎能对如此庞大的社会人群视而不见呢?而且,我们的媒体不是每天都在拿这个群体说事儿吗?事实的确如此,乍一看,当下的我们几乎被"80后"包围着,他们无处不在,人们谈论任何事情似乎都离不开这个群体.有人要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就一定拉上这个群体.毫不夸张地说,"80后"几乎成了当下某些媒体的"春药",总能让他们亢奋不已.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三家报纸的分析,发现媒体在08年对"80后"、"90后"的关注度开始上升,而这种提升是伴随着他们参与社会事件的社会角色转换的,同时,在媒体建构的话语中,"80后"、"90后"群体开始以正面向上的群体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18.
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劳动我最美"全国职工微博大赛3月底在京启动以来,吸引了许多普通劳动者和工会干部的热情参与,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纷纷在微博上直播"我的一天",秀出自己的绝活绝技,记录最美的劳动瞬间和感人画面. 4月3日,网民"阿姐青子"在微博上直播了80后入殓师向丹的一天:"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以及逝者必须中午12点以前入土、落葬的习俗,80后入殓师向丹早上5点钟起床,搭乘最早一班201路公交车,赶在6点10分前到达青山殡仪馆上岗.在青山殡仪馆的7位入殓师中,80后、90后人殓师就有4位,他们大多毕业于民政学院的殡葬专业,平均年龄30岁不到."  相似文献   

19.
据《钱江晚报》4月9日报道,新华社的"新华视点"栏目4月5日播发稿件,批评河南省兰考县一重点高中乱收费的问题后, 引起兰考县的高度重视。但令兰考方面始料不及的是,几天来,他们接到了10多个"新闻媒体"的电话, 有的以转发稿件相威胁"要钱",还  相似文献   

20.
真正五毒俱全、天良泯灭的贪官在现实生活中应该说只是少数.作为凡尘俗世中的"人",在贪官的道德世界中,也有他们自认为的"忠"和表现形式多样的"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