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翠玲  孙瑾 《出版广角》2023,(18):24-29
数字出版内容建设是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根本所在,是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和核心任务,直接影响和制约数字出版精品矩阵的打造。数字出版内容建设体系建构包含“两种类型”“三个阶段”,“两种类型”是指转化型数字出版内容建设和原创型数字出版内容建设;“三个阶段”是指出版内容建设所包括的资源数字化、内容产品化和建构体系化三个环节。出版单位打造数字出版精品矩阵的可行性路径包括推进数字版权授权工程、实施出版资源数字化策略、推动数字资源精品化建设、建立与数字出版内容建设适配的运营体系以及推动数字出版品牌化发展等。  相似文献   

2.
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同步策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民卫生出版社通过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同步策划,使同一内容资源可以通过图书出版、网络出版、电子出版等反复利用,并可以提供定制服务,为不同需求的读者提供个性化数字内容服务,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张国强  沈菁 《出版与印刷》2017,(2):57-60, 61
从数字出版的特征来讲,它必须有数字化出版资源作为基础条件。但是,用二进制数字编码记录、储存的出版资源,并非就是数字化出版资源,而只能说是数字形态出版资源。两者在数据组织方式、外部特征和形成的数字出版产品方面均有所不同。数字形态出版资源只有经过结构化处理才能形成数字化出版资源,结构化处理通常有“前结构化”“中结构化”和“后结构化”三种途径。比较而言,“中结构化”是现阶段一种较为理想的数字出版资源结构化的方法,其最大的特点是效率较高、成本相对较低、对编辑流程影响甚小。  相似文献   

4.
数字出版信息资源是现代出版企业管理的基础,对出版企业实现开放、科学、动态管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出版企业的组织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开发利用数字出版信息资源并推进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是出版管理科学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刘成勇 《出版参考》2009,(15):15-16
数字出版是未来出版产业升级的潮流和大势所趋。在对数字出版进行深入思考并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商务印书馆提出“品牌、主导、分类”的数字出版理念,瞄准世界级出版集团,利用自身的丰富出版资源,开展了辞书语料库及编纂系统、数据库排版系统、工具书在线、按需印刷网等一系列数字出版实践,探索传统出版单位向数字出版商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6.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产值持续增加,数字出版资源的开发与编辑成为数字出版产业的关键环节.文章结合我国当前数字出版发展态势,从地域文化认同、知识产权保护和新兴科技发展三个方面,对我国数字出版资源开发与编辑路径研究进行述评,有助于厘清研究的主要脉络,把握研究的主要问题,从而为数字出版资源的开发和编辑者,为数字出版资源市场规律和体系构建的研究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数字出版的决胜因素是对数字出版内容的占有、加工和整合,出版社在开展数字出版的初始阶段对数字内容的加工、编辑直接关系到后续数字内容的运营.结合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的数字化内容加工经验谈谈数字出版资源建设的理论及实际操作经验.  相似文献   

8.
张锋 《采.写.编》2016,(3):118-118
数字出版是一种全新的出版形态,是传统出版与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新技术为载体的一种出版形态。不管是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还是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引导,都意味着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形成了极大影响。本文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影响力为出发点,提出了传统出版的一些转型思路。  相似文献   

9.
做好数字出版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必须彻底改变出版者的经营思路,要将传统出版社的角色从内容提供商转型为内容服务商。传统的内容资源必须进行转化、更新、拓展等,通过深度加工来实现增值。做数字出版首先是资源的数字化,这是进行数字出版的基础和前提;其次是资源的深度加工,包括专业数据库的建立、内容信息标引、专业分类等。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已有十年历史,数字出版代表出版业的未来,这是出版界的共识。出版社在传统出版业是主体地位,在数字产业领域却担当配角,传统出版应当发挥内容资源的优势,通过资源整合、资本融合、获得政府支持等措施,构建科学传播体系,担当起建设文化强国的重任。  相似文献   

11.
浅议医学图书数字出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医学类出版社而言,必须主动求变,主动向内容服务商转型,加强对出版资源的集约整合,搭建具有一定技术门槛、拥有特色内容的网络出版平台。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和资源,主动把自己打造成为数字出版商,在激烈的数字出版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导权与话语权。  相似文献   

12.
优先数字出版:学术期刊面临的新浪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网络将成为各行各业人们获取信息资源和知识的主要途径。作为信息时代网络资源与知识的构建内容之一,具有创新性、时效性特征的学术期刊,进行数字化出版是大势所趋。就目前而言,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已经有了10多年的历史,但这种数字出版模式仅限于出版已经纸质印刷的期刊,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出版,而优先数字出版则向这种转型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同时也将在学术期刊出版领域掀起一波新的浪潮。  相似文献   

13.
数字出版就是用数字方法来制作、生产、收集和传递复杂的、静态的、动态的和交互式的产品。数字出版引发了书刊出版与发行领域的重大变革,也对读的阅读习惯与获取信息的方式、图书馆馆藏资源的结构、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以及学术信息交流的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数字出版技术为使在任何时问、任何地点、由任何人出版任何内容提供了可能,如作可自行设计和出版他(她)的作,影片制作可编辑和制作自己的电影,商人可设计和制作自己的网站,等等。  相似文献   

14.
论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中的五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卿 《编辑学刊》2013,(1):14-18
本文从技术与内容的关系、产品与需求的关系、传统内容资源与数字内容资源的关系、内容提供商与平台运营商的关系,以及传统出版产业数字化升级与数字出版新业态的关系五个方面分析了数字出版产业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并从中概括出数字出版业不同于传统出版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出版概念的核心是复制,数字出版概念的核心是重复使用。无论传统意义上的出版还是数字出版,版权都具有战略性、资源性意义。出版商或网络传播商可以通过契约的方式,获得版权授权。从版权角度来看,我国的内容产业发展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版权的认识不够、定位不清楚、数字出版平台的建立具有一定盲目性等。这就需要我们深刻理解版权,整合版权资源,集约版权;要进行版权资源、人才资源以及特定作品市场资源的联合;还需要国家的规划指导、政策支持以及资金支持,从而推动数字出版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数字出版是未来出版产业升级的潮流和大势所趋.在对数字出版进行深入思考并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商务印书馆提出"品牌、主导、分类"的数字出版理念,瞄准世界级出版集团,利用自身的丰富出版资源,开展了辞书语料库及编纂系统、数据库排版系统、工具书在线、按需印刷网等一系列数字出版实践,探索传统出版单位向数字出版商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17.
数字出版产业协同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玲  田海明  魏彬 《出版科学》2012,20(6):78-80
首先对数字出版产业协同创新的发展动力进行分析,然后阐述数字出版产业协同创新的类型。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数字出版产业协同创新模式在传统出版企业一般性人力资本创新能力、整合用户创新资源建构柔性组织,以及创新性金融手段应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相应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8.
数字出版时代的到来,使出版历史行进到一个新的交汇处.从国内外的发展战略看,数字出版已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许多出版社明知数字出版是未来发展方向,却面临不知路该何走的普遍尴尬.本文针对人民军医出版社在数字出版方面的实践与探索进行了总结、分析,希冀对专业出版社开展数字出版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数字出版已进入平台之争的阶段,当前数字出版资源平台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技术提供商建立的平台、渠道商建立的平台和内容提供商(传统出版单位)建立的平台.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容在数字出版平台中的重要性会越发显现出来,届时将迎来数字出版平台内容为王的时代.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中期,根据新闻出版署颁布了《电子出版物管理条例》,业界人士将注意力目光更多地投到数字出版.数字出版是依托传统的资源,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进行全新的立体化文化生产与传播的方式.近年来在网络传播的新环境下,数字出版的概念更是引起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可见,较之传统的纸质出版,数字出版的优势、现状和未来的创新性发展都成为当今时代迫切需要研究的领域和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