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总结隐性学术不端行为的特征,为识别与防范此类学术不端行为提供帮助。【方法】 分析从编辑实务中发现的3种隐性学术不端行为(不当署名、公式或图表抄袭及跨语种抄袭)的特征,举例说明根据这些特征判定相应不端行为的方法。【结果】 当稿件符合相应的隐性学术不端行为特征时,编辑需特别关注并判别该稿件的隐性学术不端行为。【结论】 编辑应提高存疑、甄别和审稿的意识,编辑部应加强名单、签名和沟通管理,共同努力为学术出版质量把关。  相似文献   

2.
学术不端检测中的隐性重复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 要 【目的】研究科技论文中文字复制比较低但仍然存在学术不端的现象,以提高论文审稿质量。【方法】 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以及综合分析法。【结果】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多以文字的复制比来表示,但文字复制比的高低并不能代表作者是否有学术不端行为,有的文章虽然文字复制比较低,但仍然存在不端行为。【结论】编辑不仅要检测文章的文字复制比,而且要切实履行编辑职责,运用不同方法审查稿件的隐性重复现象,提高编辑初审质量。  相似文献   

3.
期刊主体人员防范深度学术不端行为的职责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学术论文通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软件的检测可能还会存在深度学术不端行为。通过对深度学术不端行为的原理及其演变和利益驱动下的作者行为进行分析,提出期刊出版主体人员(编辑、审稿专家、编委、主编)在期刊出版前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不同主要职责。力图发现并控制论文中的深度学术不端行为,将存在深度学术不端行为的论文阻止在出版前,防止带有学术不端行为的论文进一步传播。防范学术不端行为任重道远,只有依赖期刊的不同责任主体人员共同协作,各尽职责,层层把关,才可以把学术不端行为最小化。  相似文献   

4.
科技论文中学术不端行为的编辑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论文抄袭"为主的学术不端行为在近几年愈演愈烈,科技期刊是发布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平台,自然成为学术不端行为及其控制工作的焦点.作为科技成果传播活动"守门人"的科技期刊编辑,在规范学术道德方面有义不各辞的责任.加强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单位的工作管理、提高编辑自律意识、帮助作者准确界定抄袭行为、严格执行专家审稿制度、参考使用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等现代技术手段,是科技期刊编辑在学术不端行为控制实践操作层面上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学术不端行为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公众的关注,本文在简述学术不端行为判定标准的基础上,指出科技期刊在防范学术不端行为中承担重要的社会责任,然后详细介绍了《自动化学报》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实施策略及实践效果,最后结合工作实践,指出了期刊编辑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几点认识误区,以期引起同行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抵制学术不端,期刊编辑责无旁贷,为促进学术生态环境净化,提出基于互联网的深度挖掘隐性学术不端的编辑策略。【方法】论述网络时代学术不端行为特征和发展趋势,以中国知网AMLC5.0为例,在总结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结果】结合网络时代学术不端行为的演变,提出以AMLC为主,辅助多种检测手段,对存疑论文进行基于网络和论文本身信息的学术不端深度挖掘;根据期刊编辑出版特点增加检测次数;构建“以人为本”“人机合一”的学术不端鉴别体系。【结论】可在学术不端末端出口处筑起一道拦截网,对期刊抵制学术不端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学术成果发表中不端行为的形式、成因和防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韩丽峰  徐飞 《科学学研究》2005,23(5):623-628
学术成果发表中学术不端行为的责任主体涉及到作者、评议人和编辑三个方面。文章依责任主体的不同,分类归纳了目前我国科研成果发表过程中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形式,分析了不端行为的成因,探讨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8.
科技期刊工作对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传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科研活动中的诚信缺失和学术不端已经渗透到科技期刊工作之中,集中表现为科技论文撰写及其发表过程中出现的不端行为。虽然这些学术不端行为主体主要是科技工作者,但是在编辑部层面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侵蚀,加强科技期刊编辑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合理规范的科技期刊工作流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防范出版工作中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学术不端行为及其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摘 要 【目的】探析期刊人如何在学术不端行为预防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法与逻辑推理法,阐述国际新型学术不端案例及现状,以Transactions on Ultrasonics, Ferroelectrics, and Frequency Control和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两本国际期刊的编辑经验及Springer和CrossCheck为例,分析了国际期刊及相关机构对学术不端的预防措施,并提出建议。【结果】通过学术不端现状研究,结合笔者工作经验,从编辑角度分析,提出(1)建立责任心强、专业过硬的期刊人才队伍,(2)建立期刊人自己的监督培训机构,(3)建立相应的惩罚和案例处理机制,以有效预防学术不端现象的发生。【结论】通过期刊人才建设与素质的提高,可有效预防学术不端行为。  相似文献   

10.
为避免论文发表方面的学术不端行为,《中华护理杂志》首先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学术不端行为及其危害,之后采取了倡导学术诚信、建立完善的核查比对制度、提高编辑的辨别能力及工作效率等一系列具体措施,使刊出的不端文献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科研活动中的学术不端和诚信缺失已渗透到医学期刊之中,主要表现为医学论著撰写及其发表过程中的不端行为。针对医学论著投稿中出现的问题,编辑部层面应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侵蚀,努力提高医学期刊编辑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合理规范的医学论著审稿流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从源头上防范学术不端行为在医学论著出版工作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学术期刊编辑及时、准确地辨别各种学术不端行为提供现实依据,以充分发挥编辑在防范和打击学术不端行为工作中的作用。【方法】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个刊影响力统计分析数据库,调查《广东农业科学》2007—2013年发表疑似学术不端文献的数量、类型、年际变化和疑似源文献类型,深入分析2012—2013年不端文献的重合度、重合内容、产生历程以及作者特征等。【结果】找出以上文献的“漏网”原因以及编辑部管理工作上的漏洞,发现学术不端行为已不是简单地表现为复制和拼凑,而是已经演化为隐式的深层次学术不端。【结论】编辑部应严格规范审稿流程、强化责任编辑的学术把关职责、执行收稿时查重+发表前二次检测以及双系统检测、建立学术不端问题共享数据库、注重刊后学术不端文献的撤销处理。  相似文献   

13.
高伟云 《科技通报》2012,28(3):173-176
针对高校科技期刊存在的论文抄袭、剽窃、篡改以及侵吞他人学术成果等不端行为,文章从社会经济体制、高校学术评价体系、社会监管和期刊编辑出版迟滞等方面分析了产生学术不端现象的主要成因,提出了高校科技期刊在编辑出版过程中应完善稿件审核机制、加强编辑职业道德等预防学术不端行为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从CNKI数据库中选取2019-2023年学术不端研究领域的243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的发文作者、机构、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分析近5年学术不端研究领域的现状、热点和趋势。研究表明:在学术不端研究领域,小规模的核心作者合作团队已初步形成,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和《编辑学报》是文献的主要期刊来源,高被引文献与发表时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学术不端行为、学术不端检测、学术不端防范措施3个方面;研究趋势从对“重复发表”等不端行为的研究转向对“撤稿”“撤销论文”等深层次学术不端行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1992-2020年核心期刊论文,梳理学术不端问题研究进展,分析研究热点和趋势.研究隐形学术不端行为及其特征;对学术不端及其边缘行为需采取差异化的处理措施;要辩证看待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既要继续开发使用,又要加强监管、合理参考检测结果;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需要加强体系化、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学术期刊编辑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术期刊编辑将面临有效使用网络、计算机办公软件、高科技专用检测软件等工具,辨识、甄别、遏止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又一大挑战。本文针对学术不端行为,提出了双系统并查、署名变更与签名确认、以及"杜绝打出版时间差,自我抄袭"等防范策略,为学术期刊编辑捍卫学术诚信,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综合分析在医学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检测工作中使用中国知网研发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时需要谨慎判别的一些问题,并针对学术不端行为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及合理处置。【方法】 结合在医学期刊登记稿件及审稿工作中总结的经验,概括分析医学论文中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及处理。【结果】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不合理运用,在稿件学术行为鉴定中会导致优质稿件的流失及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为最大限度地预防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不仅要总结工作经验,科学有效地利用AMLC,还要在编辑出版全过程中进行有效预防。【结论】 坚决抵制任何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责任编辑要充分意识到自身的职责,不断提升业务素质,同时更需要相关管理部门、社会各界以及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大力加强学风建设。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学术出版与学术不端行为之间的关系,指出如学术期刊管理不善,会对学术不端行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反之,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泛滥.<农业工程学报>在防范和处理论文中学术不端行为的实践证明:学术期刊办刊人在学术出版活动中,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在出版环节有效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出现问题的处理和曝光对违规学者具有很大威慑力.最后提出:在期刊出版过程中,涉及学术不端行为的稿件的认定和处理工作极其复杂,亟待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学术期刊编辑部及审稿专家要严格审选稿件,将核查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作为审稿的重要内容之一:编辑部要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规范出版行为;学术出版界携手并肩,共同防范和抵制学术期刊出版违规论文,形成规范的学术出版的大环境,断绝不端学术论文出版传播的渠道,为建立良好的学术生态作出期刊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学术出版与学术不端行为之间的关系,指出如学术期刊管理不善,会对学术不端行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反之,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泛滥。《农业工程学报》在防范和处理论文中学术不端行为的实践证明:学术期刊办刊人在学术出版活动中,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在出版环节有效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出现问题的处理和曝光对违规学者具有很大威慑力。最后提出:在期刊出版过程中,涉及学术不端行为的稿件的认定和处理工作极其复杂,亟待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学术期刊编辑部及审稿专家要严格审选稿件,将核查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作为审稿的重要内容之一;编辑部要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规范出版行为;学术出版界携手并肩,共同防范和抵制学术期刊出版违规论文,形成规范的学术出版的大环境,断绝不端学术论文出版传播的渠道,为建立良好的学术生态作出期刊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基于理论分析构建了科研压力对博士生学术不端行为态度的研究模型,并通过234份数据对所提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科研压力与博士生学术不端行为态度显著正相关,科研自我效能感在科研压力与学术不端行为态度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导师指导对科研压力与科研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没有调节作用,身边同学学术不端行为对科研自我效能感与学术不端行为态度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最后,指出了研究结论、建议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