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商务技术扩散系统和扩散过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电子商务技术扩散的涵义进行了研究,对电子商务技术扩散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对电子商务技术扩散系统的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以创新扩散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电子商务技术扩散的过程模型,并且对其扩散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
网络交易的快速发展引发了电子商务企业的创业热潮,也使新创电子商务企业价值评价成为理论和实际研究的热点。基于对平台型电子商务企业顾客为企业提供现金流方式的分析,根据顾客资产理论以及顾客终身价值计算模型,构建了平台型电子商务企业价值评价模型。根据对电子商务企业顾客扩散规律和电子商务企业顾客扩散能力的分析,提出了所构建模型中几个参数的确定方法。研究结果为电子商务企业价值评价提供了具有实际操作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电子商务技术为例,应用经济学理性选择理论和潮流理论提出了一个赢利性与潮流压力对新技术扩散影响的理论模型和假设,并用制造企业的样本数据对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赢利性和潮流压力都是影响企业采纳电子商务技术的显著因素,但潮流压力的影响更大,说明潮流压力在推动电子商务技术扩散中有着重要作用。两种因素的影响不是孤立的,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技术企业技术扩散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技术企业具有极高的技术势能,能够通过效应扩散对其它企业和行业产生重要影响.这种扩散受扩散主体、通道和环境的影响,包括了高技术企业技术扩散的能力机制、动力机制、约束机制和接收机制.将这几种机制综合在一起,形成了高技术企业技术扩散的综合模型.  相似文献   

5.
基于市场诱致作用的绿色技术扩散层面与动力渠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昆  彭纪生 《软科学》2010,24(1):1-7
指出了产品供应链的系统传导作用为绿色技术在企业群落中的扩散提供了自然和充分的系统动力,绿色技术在物质流和信息流两个层面上的扩散是这种动力作用的具体反映。继而,运用演化博弈数学模型对绿色技术扩散的动力渠道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市场诱致作用下的"交易传染型"和"成功主体模仿型"是绿色技术在企业群落内得以高效扩散的两类最重要的动力渠道,反应了企业个体实施绿色技术变革的内在动机。在两类动力渠道的作用下,企业的清洁生产意愿得以强化,绿色技术转换环境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运用演化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技术创新扩散已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们的关注,论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系统回顾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技术创新扩散演化的相关理论与模型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中外文献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针对外部技术扩散模式对企业成长的影响问题,本文基于327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调查问卷数据,将产品创新效果和技术吸收能力分别作为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探索了外部技术扩散模式、产品创新效果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与交流扩散相比,转让扩散不但更能显著促进企业快速成长,而且更能显著提高产品创新速度;与转让扩散相比,交流扩散更能显著促进产品创新程度的提高;产品创新程度在交流扩散与企业成长之间具有中介作用;产品创新速度在转让扩散与企业成长之间具有中介作用;企业技术吸收能力越强,产品创新速度的中介作用越强。研究结论为管理者在促进企业成长时有效地采用和配置不同的外部技术扩散模式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三资”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我们吸引外资的一个重要考虑是吸收国际创新资源和创新能力。然而,就目前的情况看,“三资”企业的技术创新扩散效果不尽人意。为此,本文运用了技术创新理论和跨国公司理论,从三个层面上研究了“三资”企业创新扩散过程,并从中找到了阻碍扩散过程的几个主要因素,在分析了这些因素后我们的结论是:要促进“三资”企业技术扩散,必须提高我国的科技整体水平,优化产业组织,强化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增强国营企业活力。  相似文献   

9.
技术创新扩散及其壁垒:微观层面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开明  张琦 《科学学研究》2005,23(1):139-143
技术创新扩散的原动力始于企业对超额利润的追逐,但扩散壁垒的存在又限制了技术创新的扩散。本文认为微观层面的技术创新扩散壁垒包括信息壁垒和技术壁垒两个方面,且这两方面壁垒的动态变化决定了技术创新扩散过程的特点。论文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有别于传统的Bass基本模型的新扩散模型,较好地解释了创新扩散过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在简要介绍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对知识扩散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述评.阐述显性知识基于Web2.0和基于引证网络两种常见的扩散模式,归纳非正式的隐性知识、分散在社会文化中的隐性知识、语义的隐性知识以及睿智的隐性知识的扩散特点.分析知识外化和内化过程.指出产业集群中企业高度密集的特点以及提升整体技术水平的需要,使得企业通过直接交流和技术扶持等方式促进知识扩散.根据扩散边界,将知识扩散划分为个人层次、企业层次以及国家层次.最后展望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