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古文是以"古文"为基础衍生出来的一种概念,最先由李振村先生提出,目的是降低古文学习难度,便于学生阅读与理解古文.小古文蕴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千年基因,既有文言文的文化内涵与韵味,又有其独特的语言趣味性.在教学小古文时,教师必须法古推新,以诵读为要,让学生读通文本知节奏、读深文本明本意、读透文本学语用,让学生在读中提升文...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更多、更完整和更原生态地保留在文言文中。要想让我们的下一代能够传承民族文化的基因,从小学开始就学一点浅易文言文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进入小学课程视野的浅易短小的文言文,或故事有趣,或情调健康,我们都通俗地称之为情趣小古文。这类小古文,我们定位于"经典启蒙",要选择最好读、最有趣的内容,用最好玩、最轻松的方式引领学生学习。选文是第一位的。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选什么来读?到哪里去选?情趣小古文  相似文献   

3.
<正>古文简短凝练,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积淀,是中华文化的经典作品。小古文进入小学课堂,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小古文的语言,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为初中的文言文学习作好铺垫。然而小学生刚刚接触小古文,由于对文言的语法特点和实词、虚词完全不了解,妨碍了学生比较顺利地理解课文内容,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因此,采用小古文和课文整合阅读的方式教学小古文,也是学习小  相似文献   

4.
<正>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被传承和发扬。小古文以中国传统的文言文为载体,它包含中国传统的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名人故事等。学习小古文,可以让学生传承和发扬中国语言精粹,也可以让学生传承和发扬小古文中渗透出来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现以《司马光》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谈谈在小古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更多、更完整和更原生态地保留在文言文中。要想让我们的下一代能够传承民族文化的基因,从小学开始就学一点浅易文言文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进入小学课程视野的浅易短小的文言文,或故事有趣,或情调健康,我们都通俗地称之为情趣小古文。这类小古文,我们定位于"经典启蒙",要选择最好读、最有趣的内容,用最好玩、最轻松的方式引领学生学习。选文是第一位的。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选什么来读?到哪里去选?  相似文献   

6.
统编教材编入了一些简短的小古文,旨在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领略中国古代文化的巨大魅力.由于小古文语言精练,表达方式与现代文有很大区别,课堂上采用趣引、趣读、趣演的教学方式能够较好地引领学生走入小古文的世界,感悟古文的美.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但现实是学生认为学习古文枯燥乏味,对文言文阅读的热情极其有限。本文从学习文言文能够加深学生对成语的理解,提高现代汉语的语言修养和表达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写作能力;可以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有助于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的领悟等四个方面分析文言文学习的现实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中学生的修养和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8.
小古文是一种文言文,对于学习继承和弘扬优秀文化具有重要作用。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共选编了14篇小古文,引导学生从小古文中学习传统文化。笔者通过对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小古文的选编状况分析,发现:小古文选文具有传统文化特色,考虑了学生的认知发展等特点。但小古文选文篇目比较少,缺乏多样性,因此,可适当增加小古文的选文篇数和丰富选文的形式。  相似文献   

9.
文言文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属于"晚现课型",学生平日接触颇少,对古文学习难以产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选择好读、有趣的小古文,以好玩、轻松的方式引领儿童学习,凸显一个"趣"字,让儿童趣读、乐读小古文,从小获得古文的启蒙,让儿童言语的根与母语的源头对接。  相似文献   

10.
一、指导思想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要目的有三:一是培养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便于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二是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借鉴古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水平;三是丰富文化历史知识,汲取某些思想教益。中心则是培养和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鸿门宴》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传统课文,是比较典范的文言文。课文有以下特点:一、字、词句在  相似文献   

11.
小古文就是那些短短的、浅浅的,读起来很好玩、很有味道的文言故事和文言经典句段。学生在小学阶段,诵读小古文,不仅可以积累文言词汇和语言,为中学的文言文学习打好基础,更能将古代中国人的智慧、意趣、情怀化作学生的精神血肉,滋养其生命,增强其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小古文教学要符合小学中年段学生的特点,教师要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熟读成诵;要适度理解,引导学生学思结合;要有效链接,发掘小古文有"趣"之处。  相似文献   

12.
小古文是小学阶段篇幅比较小的文言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编排小古文.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小古文的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以《王戎不取道旁李》为例开展"读—品—悟"三步教学,引导学生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感受文字的音韵美;在层层递进的品味中,体会语言的意蕴美;在自主探究与实践中,体悟文化的厚重美.  相似文献   

13.
崔梅 《知识文库》2022,(19):40-42
<正>小学语文中小古文的语文语言表达形式多以文言文展现,它是从古代变形成的一种基础古代汉语书面形式,它是中国古代文人的智慧结晶,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小学语文教材中小古文占比重较多,几十篇的小古文学习对小学生来说会比较困难,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学习小古文的道路上造成各种阻碍。面对小古文给小学生学习语文所带来的积极启示作用,教师应把握好此学习板块,提高小古文教学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比重和重视度,创新多种小古文学习方式,发挥小古文学习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小古文承担着为学生今后的文言文学习奠基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紧扣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丰富教学情境,优化言语实践;巧设任务活动,提升思维品质;勾连儿童生活,创造美的体验;把握文本价值,传承民族文化,让小古文成为小学语文课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文言文是古人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文学宝库中的精品典范,传承着中华民族千年文化的精粹,也载负着璀璨的华夏文明,是先人给我们留下的一份珍贵遗产。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做到: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通过反复朗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抓好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教会学生提前预习和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充满审美愉悦;具备相关的历史知识和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16.
<正>从文化角度看,语文教学的本质是一次文化之旅。这一文化之旅既让我们在重温中回归,又在回归中前瞻,因为回归中有新的想象和新的发现。文言文是打开民族文化宝库的钥匙,文言文的学习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文言文语句凝练,简俗隽永,小学生在语言的黄金阶段能得到文言文的启蒙熏陶,对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能打上文化底色,为学生的精神文化成长砌好基石。  相似文献   

17.
肖丽姬 《新教师》2020,(2):49-50
小古文,指的是篇幅短小、浅显易懂、富有情趣、适合儿童阅读的浅易文言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相较以往版本,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小古文"的编排大幅提前,在三年级上册就开始编排了。如何领会编者意图,引导学生学习小古文?如何让学生品味其语言之精妙、意蕴之丰富,从而爱上小古文?本文以统编版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为例,谈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古文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笔者探索了教学的“读、想、拓”学习“微古文”的基本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激发学生对小古文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语感,感受内在的语言节奏;通过想象来促进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感知个中的意趣;通过拓展让“微古文”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为今后文言文学习奠定美好的情感基础。  相似文献   

19.
浅近易懂、篇幅短小的文言文是适合儿童阅读的。小学阶段,适当地让学生去接触简单小古文,寻找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去真正触摸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字,去感受汉语的无穷魅力。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古文学习能力:一、通过比较,体会小古文的言简意赅;二、通过表演,体会小古文的形象生动;三、通过诵读,体会小古文的韵律之美;四、通过续写,体会小古文创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然而文言文教学的现状是教学质量不高,学生普遍存在厌学古文的现象,教学要求和现状之间存在着极大矛盾。本文主要从"为什么学"的角度谈文言文作为语言学习的意义及其传承文化的精神价值,同时就如何充分挖掘文言文教学的有利因素,扭转学生厌学古文的态度,促进学生爱好古文、完善自我方面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