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科技创新创业的前沿阵地,对科技创业人才的集聚与孵化具有先天的制度和文化优势。运用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科技创业人才孵化相关理论,构建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科技创业人才孵化网络嵌入模型,并以武汉地区科技创业人才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科技创业人才的孵化网络嵌入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作用机制以及创业效能感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科技创业人才的孵化网络关系嵌入、结构嵌入对创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和促进作用,创业效能感在关系嵌入对创业绩效的作用路径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但在结构嵌入的作用路径中只起部分中介作用。以此为基础,提出科技创业人才的孵化网络嵌入式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2.
基于288份大学生新创企业样本,研究创业网络、大学生创业学习以及新创企业绩效的内在关系。研究表明:相比于创业网络结构嵌入,创业网络关系嵌入对新创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效应更为显著;在创业网络结构嵌入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大学生创业学习发挥完全中介作用,而在创业网络关系嵌入对新创企业绩效间只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企业网络和知识资源的理论,以创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对长三角267个创业企业进行实证研究,深入探讨网络嵌入、知识整合与创新绩效的相互影响,认为创业企业的网络嵌入性有利于知识整合与创新绩效的提升,同时,知识管理的创新也将极大地优化企业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4.
将组织双元性理论引入到网络嵌入性研究领域,探索性地提出了双重网络嵌入均衡概念,实证考察双重网络嵌入均衡对海归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吸收能力、政策环境对上述影响的调节效应。基于长三角以及珠三角地区177家海归创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开展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本土网络嵌入与海外网络嵌入的联合均衡以及匹配均衡对海归创业企业绩效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内部吸收能力以及政策环境在双重网络嵌入联合均衡与海归创业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中发挥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在双重网络嵌入匹配均衡与海归创业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中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对组织双元性、网络嵌入性研究领域以及海归创业企业成长实践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易朝辉 《科研管理》2012,33(11):105-115
在创业领域,新创企业成长与网络之间的关系是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结合网络理论和资源观,本文构建了网络嵌入、创业导向与新创企业绩效的概念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发现网络的关系性嵌入、结构性嵌入和认知性嵌入都有利于改进新创企业绩效,但其作用程度依次降低;创业导向与创业绩效正相关,并在结构性、关系性网络嵌入与绩效之间起着中介作用,而没有中介认知性网络嵌入对创业绩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揭示孵化器影响高层次人才入孵企业创业绩效的机理,从孵化器网络关系嵌入的视角出发,基于江苏省苏南地区50家国家级孵化器引进的378个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样本,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孵化器资源支持通过孵化器网络关系嵌入显著影响高层次人才创业绩效。科技镇长团的推荐和引导能显著提高孵化器网络关系嵌入在政策支持资源、开放网络资源和创业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对于孵化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塑造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在对19个国家级或省级众创空间样本研究基础上构建众创空间创新机制模型。研究发现:众创空间的创新机制核心要素为基础禀赋、网络能力、制度环境、网络嵌入性和创新方式五类,其中,基础禀赋与网络能力为创新能力生产阶段要素,信任嵌入、承诺嵌入、信息共享、联合解决和制度环境为网络嵌入性阶段要素,利用式创新与探索式创新为创新绩效生成阶段要素;众创空间的创新能力是创新绩效的前因基础,网络嵌入性是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的中介因素,制度环境是创新能力与嵌入性要素的调节因素。  相似文献   

8.
社会网络嵌入性和新制度主义理论的合法性是组织社会学的两个重要研究领域,将嵌入理论与合法性理论结合起来,以江苏省无锡市物联网产业集群为背景,研究了产业集群嵌入与组织合法性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机理。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得到的理论模型显示,产业集群政治关系嵌入和商业关系嵌入促进了新创企业的创业绩效,而这种影响通过组织合法性传导,其政治关系嵌入使新创企业获取了管制合法性和认知合法性,商业关系嵌入使新创企业获取了规范合法性和认知合法性,并最终促进了新企业在产业集群内创业绩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孙骞  欧光军 《科研管理》2018,39(5):67-76
网络嵌入已成为企业创新的热门范式,但异质网络嵌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及影响依然模糊。从吸收能力视角,构建知识链、价值链双重网络嵌入与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在解构吸收能力的基础上,以东湖高新区内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双重网络嵌入与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和结果,以期打开创新活动的黑箱。研究表明:(1)双重网络嵌入均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促进作用但作用机制具有差异;(2)吸收能力是由四个子能力按照网状拓扑结构形成的复合能力。最后从宏观网络嵌入和微观吸收能力角度提出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成梅  蔡建峰 《科学学研究》2016,34(11):1672-1679
为了研究孵化网络对高层次人才创业绩效的作用机理,以江苏省苏南地区50家国家级孵化器引进的378个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为样本,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孵化网络嵌入在孵化器资源支持和创业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并在孵化器资源支持和入孵企业资源获取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2)入孵企业资源获取在孵化器资源支持和高层次人才创业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并在孵化网络嵌入和高层次人才创业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孵化网络嵌入和入孵企业资源获取在孵化器资源支持和创业绩效之间的双重中介效应大于单个因素的部分中介效应。研究对于孵化器创业生态系统塑造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蔡莉  单标安  刘钊  郭洪庆 《科学学研究》2010,28(10):1592-1600
近些年来,创业网络在创业领域的应用受到极大关注。社会网络理论作为创业网络研究的主要支持理论,将复杂的社会学和人类学引入到经济管理领域,为创业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创业网络对绩效的影响是创业网络研究关注的热点,但对于创业网络作用机理研究明显不足。在对长春、北京及福州三地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创业网络与新企业绩效的内在关系,并从过程视角研究新企业组织学习对创业网络和企业绩效关系中的作用。研究表明,创业网络能够促进知识的共享和转移,实现组织经验的积累,从而促进组织学习,进而影响企业绩效。组织学习在创业网络对新企业绩效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戴维奇  林巧  魏江 《科学学研究》2011,29(4):571-581
 以集群企业为研究对象,将网络嵌入视角延伸到公司创业前因的研究,试图探讨关系嵌入、结构嵌入以及两者的交互对于公司创业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本地和非本地政治网络关系嵌入对公司创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本地与非本地商业网络关系嵌入对公司创业的影响均不显著;(2)集群企业在本地网络的规模对于非本地政治网络关系嵌入与公司创业的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3)本地政治网络关系嵌入对于规模较小企业的公司创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于规模较大企业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4)非本地政治网络对规模较大企业的公司创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于规模较小企业则无显著影响。最后讨论了研究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李雯  夏清华 《科学学研究》2016,34(12):1847-1855
基于网络嵌入的视角,本文探索大学知识溢出驱动的技术创业过程中,企业通过对学术与产业网络嵌入来构建创业能力,获得成长动力的机制,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创新探索能力和资源开发能力所组成的双元创业能力是创业企业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并转化为成长绩效的内部关键因素。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在向学术与产业网络的关系嵌入与结构嵌入中,创新探索能力得到了更显著的提高,对企业成长绩效的促进效应也更积极。并且,创生属性的特殊性导致大学衍生企业(USO)与产业衍生企业(CSO)的双元创业能力构建模式呈现出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文章研究结果显示,随着企业自身发展周期的变化,企业所结成的价值网是变化的,企业持续创业过程中的核心资源和核心能力的需求也是随之变化的。对于处于创建期的新企业,关系嵌入对企业绩效产生主要的积极的影响;对于成长期企业,企业价值网关系嵌入与企业价值网结构嵌入共同对企业绩效产生显著的积极的影响;对于处于成熟期的创业企业,关系嵌入与结构嵌入对企业绩效都不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处于蜕变期的企业,关系嵌入与结构嵌入对企业绩效都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些研究结果为大数据背景下创业企业价值网嵌入选择方法上的创新提供了决策依据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5.
结构嵌入性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成都市新都家具制造业集群为例,从节点度、中介中心度和结构洞三个维度,实证分析了传统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结构嵌入性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的节点度及其网络中介中心度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影响,而结构洞特征对企业创新绩效不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同时,企业创新绩效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结果,又选择了三家代表性企业,从其网络结构嵌入性、企业实力、领导者创新意识等方面,进一步对比分析了网络结构嵌入与企业内部因素之间的关联。最后,针对集群中存在的不足,给出了具体的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创业网络嵌入对科技创业能力的作用机制,构建一个基于创业学习中介作用的创业网络嵌入作用机制模型,采用调查问卷和实证分析,探讨创业网络嵌入、创业学习与科技创业能力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创业网络嵌入对科技创业能力的作用路径不是唯一的,创业网络嵌入对科技创业能力既存在直接作用也存在间接作用;关系嵌入对创业学习、科技创业能力的影响大于结构嵌入;创业学习在创业网络嵌入和科技创业能力之间发挥着显著的中介作用,创业网络嵌入通过创业学习传递给科技创业能力的间接作用较其直接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7.
While science-based entrepreneurial firms are a key feature of the modern economy, our insights into their organization and productivity remain limited. In particular,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academic inventors shape entrepreneurial firms established to commercialize their scientific ideas is based upon a traditional perspective that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human capital. Based on a study of biotechnology firms and their academic inventor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xtent and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academic scientists contribute not only human capital but also social capital to entrepreneurial firms. The paper makes two contributions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academic-firm interface: First, it establishes that the social capital of academic scientists is critical to firms because it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scientific networks that embed the firm in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through a variety of mechanisms. Second, the paper argues that an academic inventor’s career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shaping his social capital, thus scientific careers mediate the networks and potential for embeddedness that an academic inventor brings to a firm. Specifically, the foundations of an academic’s social capital can be traced to two sources: The first element that the firm may leverage is the academic’s local laboratory network—a network to current and former students and advisors established by the inventor through his laboratory life. The second form of social capital is a wider, cosmopolitan network of colleagues and co-authors established through the social patterns of collaboration, collegiality and competition that exemplify scientific career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scientific careers are central in shaping an academic’s social capital which can be translated into critical scientific networks in which entrepreneurial firms become embedd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