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梁漱溟是我国近代名的教育家和乡村运动组织。他将社会教育理论与乡村建设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近代乡村的改造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过对梁漱溟社会教育思想的探究,从其社会教育思想的形成入手,分析这一思想的内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思想对当前终身教育观念和学习型社会形成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梁漱溟乡村社会教育思想与新型农民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梁漱溟乡村社会教育的形成及产生入手,具体阐述了乡村社会教育思想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式。通过分析这一思想的内涵,笔者联系当今培养新型农民的现实,提出了它对培养新型农民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梁漱溟乡村社会教育的形成及产生入手,具体阐述了乡村社会教育思想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以厦教育方式。通过分析选一思想的内涵,笔者联系当今培养新型农民的现实.提出了它对培养新型农民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梁漱溟是从乡村建设的立场来看待社会教育的。在乡村建设的实践中,梁漱溟逐渐认识到,乡村建设离不开社会教育;社会教育是以社会为对象的教育,是乡村建设的基本途径,乡村建设是社会教育的实施目标。他主张乡村建设与社会教育合流并提出了社会本位的教育系统草案,通过设置村学乡学来实现其社会教育的理想。  相似文献   

5.
由于梁漱溟认为近代中国衰弱的问题在于文化失调,为了使中国社会形成“新秩序”,他意欲创办一个组织来实现文化重构,他从“乡村救国”的角度出发,成立了乡农学校,它有三要素组成:乡村领袖,成年农民和乡村运动者。通过进行乡村教育、引导农民自力团结及发展乡村经济,乡农学校为乡村建设做出很多贡献。虽然乡农学校自身存在着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矛盾,导致了梁漱溟的乡村改造运动的失败,但是乡农学校的一些思想对于我国当今的农村教育仍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鸦片战争后,中国农村经济日益走向衰落,民国时期尤甚。乡村建设风起云涌,梁漱溟也开始了以创造新文化、重建社会新组织、以农促工、发挥以农民与知识分子互动为内容的乡村建设运动。梁漱溟思想的形成有着极为深刻的原因,同时其思想对我们现在处理农村及农村教育问题亦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梁漱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提出的乡村教育理论对近代乡村改造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乡村建设虽未能获得成功,但是他的理论中关于重视传统文化、关于解决农村、农民问题等见解,对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是中国农村社会发展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社会运动.梁漱溟主张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通过文化的改造和完善来解决农村的问题,进而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并提出了一套乡村建设理论.作为一场社会改良运动,乡村建设运动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其时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贡献,特别是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中关于文化建设、中国发展道路等问题的独特见解,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显示出重要的价值和现代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梁漱溟的乡农教育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26年前后开始,梁漱溟所倡导的乡村教育理论和实验,在当时的乡村教育思潮中自成一派,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本文阐析了梁漱溟的乡农教育实验的主要内容,并从政治和教育两个角度对梁漱溟的乡农教育思想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10.
一战后,中国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在一片"救国"声中,建立在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上的乡村建设运动格外耀眼,梁漱溟所主张实施的乡村建设就是其中的代表,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虽未取得实际意义上的成功,其乡村教育的思想贯穿于其乡村建设中,旨在利用教育机制建设乡村、振兴中国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晏阳初、梁漱溟和卢作孚是我国乡村教育运动的杰出代表。乡村教育运动旨在从教育农民着手以改进乡村生活和推进乡村建设。农村职业教育作为乡村教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实施的一种具体形式。三位教育家在探索中总结出来的关于专业设置、教育形式、教育目标等宝贵经验对我国现阶段"新农村"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即知识分子广泛系统地组织农村职业教育,重视精神培养,围绕农民现代化生产生活设置专业。  相似文献   

12.
民族危机孕育了梁启超自觉的历史教育意识,推动他开拓了近代历史教育的道路。梁启超以“新民”和提供“国民资治通鉴”为目的,以近代报刊为推行历史教育的主要手段,将丰富的历史内容和近代观念传达给国人,以期实现救亡图存的目标。这种历史教育思想孕育着中国近代历史教育的雏形,顺应了中国社会与中国史学走向近代的要求。虽然它还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也显示了很高的社会价值。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历史教育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颇具中国化特色。他在论述近代乡村教育价值时,从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特点出发,提出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的战略地位,并指出在现代化背景下中国乡村教育具有“为农”和“离农”的双重使命。这对于今天的农村教育改革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梁漱溟于20世纪30年代所开展的乡村建设运动及提出乡村建设的种种主张,最终都未能获得成功。但是,其重视职业教育和生产教育、“拿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合起来作”、“知识分子与乡村居民打并一起”、“以教育解决社会问题”以及“将教育扩大至整个社会,将时间延长到成年乃至终身”等思想,对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力发展西部农村地区的教育仍然具有十分积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5.
梁漱溟是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学者、思想家、乡村建设运动的倡导者。本文概括总结了梁漱溟乡村成人教育思想的终身性、重要性和实践性三个方面的内容,并提出他的乡村成人教育思想对当前中国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历史性地介绍了梁启超与贵州结下的不解之缘和他对贵州近代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曾产生的重要影响.评价了梁启超对贵州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梁实秋先生是中国现代散文创作的一代宗师,其小品散文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幽默与讽刺并举的艺术风格。其作品或针砭时弊风情,或揭露人性弱点,或抒发生活感悟,或体察世态人生,诙谐幽默中展示着作者对于社会人生的真知灼见。这种幽默与讽刺并举的艺术风格的形成与梁实秋先生的出身、经历、文学观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梁漱溟在山东邹平开展的乡村教育实验拥有完善的组织结构,其学校式教育实验包括成人部、妇女部和儿童部,为所有村民提供课堂教育;其社会式教育实验涉及经济建设、乡村自卫、社会风俗、公共卫生,寓教育于其中。这些宝贵的实践经验对我国当今的农村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梁漱溟在“教育救国”的主张下,倡导教育实践和乡村改革运动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乡村成人教育思想。成人教育生活化的价值取向、社会性的目标追求、终身化的理念导向、生命化的哲理诉求彰显了梁漱溟成人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对目前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教育功能可以分为教育的社会性功能、教育的个人性功能和教育的自身性功能。梁漱溟在乡村建设理论构造和实践推行中,就教育和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的发展关系展开研究,为解决中国现实政治、经济问题探索道路。梁漱溟有关教育功能论的认识丰富了教育理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