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窗外     
我从居室的窗口望出去,可以看到一株高高的芙蓉树。在那烟树参差的春日里,花红点点,煞是迷人。它牵动我的灵感,撩拨我的文思,久而久之,我竟视这位隔窗而立的“邻居”为知己了。  相似文献   

2.
窗外     
从我居室的窗口望出去,可以看到一株高高的芙蓉树。在那烟树参差的春日里红点点,煞是迷人。它牵动我的灵感,撩拨我的文思,久而久之,我竟视这位隔窗而立的“邻居”为知己了。  相似文献   

3.
窗外     
从我居室的窗口望出去,可以看到一株高高的芙蓉树。在那烟树参差的春日里,花红点点,煞是迷人。它牵动我的灵感,撩拨我的文思,久而久之,我竟视这位隔窗而立的“邻居”为知己了。  可是,有一个早晨,我推窗而望,蓦然发现昨夜的一场风雨已将它剥蚀得面目全非。立时,一种“繁花落尽”的悲凉掠过了我的心头!我不由感慨系之:在人生道路上磕磕绊绊,几经周折,几度轮回,又一次次地失落了许多至爱的朋友,生命不正如同这随风而逝的繁花么?  这件事过了些时日,也就渐渐地淡忘了。一次,我下乡归来,感觉到室内空气有些沉闷,就不经意地打开了窗户,顿…  相似文献   

4.
今年五一假期,我随爸爸到武汉植物园游玩。正当我认真辨别各种各样的植物时,一棵只见树干不见树叶的“怪树”吸引了我。热情的导游阿姨似乎看出了我的好奇心:“小朋友,你以为它是一棵死树吧?我告诉你它活得可好了,而且还是一棵‘泊来品’”。阿姨继续介绍着:它是来自非洲大陆的珍奇树种,由于非洲常年干旱无雨,使原来青枝绿叶的树逐渐演变成有枝无叶的树种,所以大家叫它“光棍树”。  相似文献   

5.
今年五一假期,我随爸爸到武汉植物园游玩。正当我认真辨别各种各样的植物时,一棵只见树干不见树叶的“怪树”吸引了我。热情的导游阿姨似乎看出了我的好奇心:“小朋友,你以为它是一棵死树吧?我告诉你它活得可好了,而且还是一棵‘泊来品”’。阿姨继续介绍着:它是来自非洲大陆的珍奇树种,由于非洲常年干旱无雨,使原来青枝绿叶的树逐渐演变成有枝无叶的树种,所以大家叫它“光棍树”。  相似文献   

6.
种爱     
春天,当女教师带孩子们上山植树时,曾问过孩子们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让小树苗长成大树?”孩子们立刻回答:“不许砍!不许伤害它!”“那,要是有人非砍不可呢?”女教师又问。一个男孩子立刻回答:“我要发明一种树,你一砍它它就会说:‘我疼!我疼!’”一个女孩子说:“我要发明一种树,你砍它,它就会掉眼泪!说‘:别!别!’”再一个小女孩说:“我要发明一种树,你刚要砍它,它就跑开了。”女教师大惊,就问:“那——它的根扎在哪儿?”“就扎在我心里!”女教师更觉得惊讶,既惊叹孩子们如此丰富的想象力,更惊叹孩子们如此美丽的心灵。不是吗?植树就是种爱,…  相似文献   

7.
读树     
整日运目于灰色的铅字段落章节间,内心和眼睛都有一种渴望,渴望用绿色来愉悦眼肌,渴望用绿色来消除心头的烦闷。于是,稍有闲隙,眼睛就不由自主地去眺望窗外的绿树。天长日久,便养成一种喜欢凝视绿树的习惯。我把这个习惯称作“读树”。读树,能受到高尚精神、气质的熏陶。我家的新村里有棵香樟,主干粗壮挺拔,V型的两根支干健壮匀称。每当我推窗望去,便惊叹这树的高雅、宁静。夏日里看到它,仿佛有一股清凉气息向内心辐射过来;冬天里望见它,那勃勃的生机,给我以温暖、信心和希望。我从心底里视它为朋友。我不知道它是否还有别的知音,像这样美…  相似文献   

8.
“给我站住!”一只野鸡头皮上滚过一声炸雷,震得它头皮发麻。它战战兢兢地回头一看,是一只非洲狮。它站住了。“睡到地上去!”野鸡乖乖地睡到了地上。非洲狮生猛地冲了上来,一把按住野鸡,活生生地把一只鸡腿从野鸡身上“解放”下来。一声惨叫,一地鸡毛。“滚吧!”野鸡艰难地助跑起飞,一瘸一拐地冲上了天空……“给我下来!”猴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眼前的这只狮子生是把它给吓傻了。它服服帖帖地三下两下下了树。“去,给我摘两个波巴布树的果子来!”波巴布树又叫猴面包树,也就是猴子吃的面包。猴子跑得飞快,弄回了果子。“没你的事了。”猴…  相似文献   

9.
丁立梅 《新读写》2008,(3):11-13
一只鸟在啄我的窗。 有时清晨,有时黄昏。有时,竞在上午八九点或下午三四点。 柔软的黄绒毛,柔软的小眼睛,还有淡黄的小嘴——一只小麻雀。它一下一下啄着我的窗,啄得兴致勃勃。窗玻璃被它当做琴弦,它用嘴在上面弹乐曲,“笃”、“笃”、“笃”,它完全陶醉在它的音乐里。  相似文献   

10.
蜜蜂在一扇玻璃窗上爬上爬下,左冲右闯想飞出去,可老是飞不出去。它急了,嗡嗡地嚷嚷:“别挡我,破璃窗,我要飞出去采蜜!”“这里飞不出去!窗关上了。”玻璃窗这样回答。“那前面的蓝天、花草树木不是都  相似文献   

11.
那个美丽的故事就发生在那年初夏,我在家乡的一所村小执教。教室门前栽有一排塔松,有一棵正对着教室的窗。一天,一个孩子跑来告诉我,教室窗外的塔松上有一个鸟窝,我有点不信,刚跑过去,一只小鸟从那棵塔松里飞了出来。我轻轻地拨开塔松,看见树的主干旁有个精致的小鸟窝,那只黄白相间的小鸟就在远处叫着,它生怕我会动它的窝。为此,我特地召开了一次班会。我说:“同学们,老师请大家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地方小鸟不去做巢,而特地到我们四年二班门口来搭个窝呢?谁能告诉我为什么?”“说明它信任我们。”“它来看看四…  相似文献   

12.
<正>影影的小书房窗口,正好对着后院的一棵枣树,影影把它叫做“魔幻树”。家里种有许多枣树的文文听了问影影:“好端端的枣树,会结枣子给你吃,你为什么要叫它‘魔幻树’呢?”影影说:“它就是魔幻得很不许我写它呢!”“我是不相信!”“那你跟着我去看呗!”  相似文献   

13.
我闹笑话     
记得在我七岁那年,我去姑妈家做客。晚上,我肚子饿了,可姑妈又不在家,怎么办呢?我决定自己找东西吃。我来到厨房,可怎么也找不到吃的。我决定再去小阁楼看看。小阁楼里阴森森的,漆黑一片,真是名副其实的“伸手不见五指”。我摸索着找到窗帘。我拉开窗帘,一缕月光射了进来。呀,那是什么!只见一个“鬼”站在窗的右侧,它方方正正,“头上”有顶“怪帽子”,上面还有些“怪东西”。我吓得直往后退。忽然,我又碰到了一个“鬼”。它在窗的斜对面,长得很矮,但很“长”。它腾在半空中,身体像不整齐的牙,有的高,有的低,它的“手”笔直笔直。我吓得调头…  相似文献   

14.
我家门口有一棵引人注目的紫薇树。紫薇树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甩着长长的辫子,辫子上“扎”着几朵芬芬迷人的紫薇花,紫薇花散发着淡淡清香,放学回家的我常被那香味勾住。一个快乐的周末。我有了新发现,我的火眼金睛看见紫薇树竟然没有树皮。我急忙把这个发现告诉妈妈。妈妈说:“宝贝,紫薇树是有树皮的,不过它的树皮非常光滑又细薄而已”。我到紫薇树面前掐了掐它的树皮,竟然  相似文献   

15.
“老师,田智摘花儿了,”闻声望去,只见田智手里拿着一朵迎春花儿正呆呆地看着我。我走过去,接过迎春花,对小朋友们说:“哎呀,迎春花儿离开了树妈妈,多难过呀,咱们把它送回家吧。”于是我拿着花儿往树  相似文献   

16.
窗外的树     
对于教室北边那张靠窗的桌子,我一直怀有复杂的感情。一方面是不喜欢,因为那儿离窗很近,窗外是一排杨树,上课时很容易转移我的注意力,让那些树取代我脑中的sin与cos,另一方面又喜欢,也是因为那些树,那些绿绿的大叶子,那种沙沙的风吹声。刚进初三(6)班的时候,最先吸引我的就是这些树,想着初三的未来,一种迷惑油然而生,也就在这时,坐在旁边同样看树的星说:“人要相信自己。”我朝她点了点头。由于分班我失去了最好的朋友,我变得很孤独,很孤独。我常常趴在桌子上静静地看着这些树,细细地数着这些叶子,那些绿绿的大叶子,…  相似文献   

17.
高韦 《现代家教》2003,(8):34-34
午饭后散步时,孩子们对楼上垂下来的迎春花很感必趣,纷纷问我:“高老师,那些漂亮的小花是什么花?”“叫迎春花,欢迎春天来到的花,它是春天最早开放的花。它开了,就表明春天真的来到了,”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你们看,迎春花是什么颜色的?”“迎春花是黄颜色的。”“那么,它的花枝呢?”“它的花枝是咖啡色的。”一天,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对院子里的一棵小树又产生了兴趣:“它是棵死树,你看,它的叶子都没了,只剩下树枝了。”“它没有死,它没有死,它很快就会发芽的。”孩子们出现了不同的意见,都来找我判是非:“高老师,你能告诉我们它是棵什么树吗?”其实我知道它  相似文献   

18.
心灵之窗     
小时候,守望着窗口,盼望着父母早点从田里归来;慢慢地长大了,常常透过窗户看看远方起伏的山峦。小小的一扇窗一切尽收眼底,特别是到了夏天,窗户便戍了希望和收获的缩影。而如今,在我心灵之窗却超出了它本身所赋予的内涵,我更喜欢打开那扇窗户。其实心灵之窗永远是开着的,我们缺少的仅仅是“捕捉”和“善待”。  相似文献   

19.
以文化人     
《现代特殊教育》2013,(5):F0003-F0003
“爱”的雕塑 学校中心广场上有一组“爱”的雕塑,它是由两组铜质雕塑和一扇打开的红窗组成,以老校区移植过来的桂花树为背景。雕塑一是老师打着手语“我爱你”,学生微笑着说“我知道”:雕塑二是老师弯着腰扶着盲生的手在触摸盲文,课桌侧面刻有小诗:上苍,关上一扇门:必定。为我们,打开一扇窗。雕塑的寓意是通过爱的教育让盲聋学生打开世界这扇窗。  相似文献   

20.
题目一 :窗【写作提示】房间因为有了窗才有阳光 ,心灵因为有了窗才有希望。你的生活之中也许会有许多有形的窗或无形的窗 ,选择一扇你最在意的“窗” ,写到文章中去 !文体和字数不限。【审题思路】“窗”这个题目 ,目的是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 ,它既可以是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窗” ,又可以是比喻意义中的“窗”。它给小作者留下了想象和创作的自由空间。作者既可以把它写成记叙文 ,也可以把它写成说明文 ,还可以写成议论文 ,当然也完全有理由写成诗歌或者抒情散文。作者对“窗”理解的程度 ,决定了文章的思想和内容。作者对生活的感悟有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