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航封是记录一个国家民用客机新开辟航线的实寄封,它要求必须由该条航线首班飞机携带邮递。本文所附图的这枚首航封非同一般,它是中国飞机在国外飞行的首班航线的实寄封。2005年5月4日,津巴布韦刚刚从中国进口了2架新舟60客机,就开辟了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个收集中国首航封的邮迷,近来适逢好运,陆续在海外拍卖中购得数件新中国早期首航封,特借《上海集邮》披露,与众共赏。 一、1956年12月7日,苏联航空公司(AEROFLOT)开辟巴黎—布拉格—莫斯科—北京航线。图1为其巴黎—北京首航挂号封,共贴邮资1.2法郎,封背销同年12月11日北京到达戳及翌年1月2日退回巴黎到达戳。此线由图-104型飞机执行首航。  相似文献   

3.
这组首航封都是从设在日内瓦或纽约的联合国邮局寄出、的,均贴用联合国邮票,盖销联合国邮局邮戳。 一、瑞士航空公司于1974年8月1日首开至中国航线——日内瓦—卡拉奇—北京。图①为日内瓦—北京挂号首航封,贴联合国日内瓦邮局国际挂号签条,寄北京国际机场。联合国邮局戳为“1211日内瓦/74.8.1.16/联合国d”,到达戳为“北京/74.8.3.8/20(支)”。这是第1种自联合国邮局寄出的新中国国际航  相似文献   

4.
经过了80年代的“首航封热”之后,由于许多航线通航不通邮,以至“首航封”绝大部分不符合正规邮展要求,不少人放弃了收集。近年来,由于人们邮识的提高,首航封的收集又引起了人行的重视。特别是一些国际航线开通时,邮路一般同时开通,集邮者制作的首航封,经过航空邮路实寄,收藏品位高,符合参展要求。  相似文献   

5.
戴维 《集邮博览》2009,(11):22-23
古都洛阳地处中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历来被视为连接东西部及南北部之交通枢纽。中国自1920年正式开办航空邮政,洛阳于1925即开办航邮,是我国最早开辟航线的城市之一。此后,中国有多条航线曾在洛阳经停。现将与洛阳相关的首航封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邮集”,是指一部完整地表现某种主题思想,由邮票和与主题相关的封、戳、明信片、邮简等邮品组成的集子。集邮由一页页的贴片组成,每一页贴片表现了整部邮集的一部分主题思想。一部小邮集只有12—32页贴片,大的邮集达100多个贴片。编组一部邮集,尤其是专题邮集,要求集邮应对邮集的主题内容及相关的邮品非常  相似文献   

7.
一、1987年3月29日,西德汉莎航空公司开辟“法兰克福—阿布扎比—北京”航线,机型B747,航班号LH722。图①为“阿布扎比—北京”首航封,盖3月29日“阿布扎比—北京”首航纪念章,寄北京国际机场,但背面所盖北京到戳其戳径只有20mm,文字及日期字体与真戳相差甚远,显然系伪戳。  相似文献   

8.
诺曼·W·汤森于1994年11月3日因病逝世。他是收集中国解放区邮票成绩卓著的美国集邮家,他的《华北解放区》邮集在美国邮展中曾荣获金奖;他还收集中国早期首航封。他多年担任美国中  相似文献   

9.
1995年约有13家中外航空公司,开辟了20余条中国国际航线,笔者已见40余种首航封,其中3种为集邮协会印制,其余均为个人所制。 由于1994年成立了全国性的专门集邮组织——全国航空集邮研讨会,年底又在广州举办了首届全国  相似文献   

10.
岁末年初,珠海、澳门两地集邮协会在澳门葡文学校内联合举办了“喜迎千禧,共庆回归”邮展,展期就定为除夕和元旦两天,展品共有24部,其中两地区在国际邮展中获奖的邮集多部,另有一部以“回归历程”为主题的纪念封、戳集最为引人注目。澳门邮电局和港澳两地邮商设有摊位。附图为这次邮展的纪念信封和邮戳。  相似文献   

11.
在世纪之交由上海和澳门联合举办的庆祝澳门回归一周年邮展上,我的《贝多芬》专题邮集受到好评。有邮友问我,把这样一个不乏成功先例,又源于西方音乐历史的“老专题”,搞到目前这番有所“创新”,一定颇多感受。我静心想来,到也确实如此。  相似文献   

12.
《集邮博览》今年第8期刊登了郁志卫先生的文章,题为“剖析一枚美国20年代的首航封”。首航封中贴的是一枚飞机航标灯塔邮票(见图)。文章根据这枚首航封,探究邮戳中包含的信息,介绍了与航标灯塔有关的知识。文  相似文献   

13.
《集邮博览》2009,(3):5-5
本刊讯新年伊始,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对部分展品进行调整与更换。邮票主展厅系列展出了清代时期、民国时期、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发行的部分邮票;这次展览还首次展出了香港与澳门回归祖国后,特区邮政发行的邮票;此外,主展厅还展出了一部介绍世界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历史的专题邮集《飞向蓝天》。  相似文献   

14.
我的一部极地内容的一框邮集参加了2004年11月“北京市第二届现代集邮展览”竞赛类展览。市邮协领导和评委都提出,极地内容的邮集归于专题类不一定合适,按照国际上的做法,我们应该制订与国际接轨的中国的极地类集邮展品评审规则。  相似文献   

15.
中国体育集邮代表团一行5人,在国家体育总局文史委副主任、中国体育集邮协会副主席高希生团长的率领下,于8月12至22日参加了在希腊举行的“2004年雅典世界奥林匹克集邮钱币纪念品博览会”。我国参展的10部体育专题邮集获“五金”、“五银”的佳绩,在奥林匹克文化赛场上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此次邮展共有32个国家的265部邮集参加,东道主希腊有24部邮集参展,为参展的第一大户;欧美国家邮集占了参展总数的三分之二,且水平较高;亚洲参展的  相似文献   

16.
林衡夫 《中国集邮》2000,(11):23-25
奉天(今沈阳)—牛庄(今营口)航线,是奉系军阀张作霖于1924年创办的。由于从开航到停航的时间极短,因而相关资料匮乏,甚至于《中国航空史》(注1)中对这条20年代东三省惟一的民用航线只字未提。在早期的集邮刊物上,我们虽然能见到一些关于这条航线的零星记载,但对于该航线的首航、停航日期大都是不知其详。笔者酷爱搜集航空邮品,加之近年来陆续得到了一些有关该航线的关键邮品及资料,得以有条件对该航线的首航、停航日期作一考证,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提出一个该航线首航、停航日期的考证,希望能藉此引起诸位对此航线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航空公司原来计划第14号国际航线的终点是广州,后因某种原因改为香港或澳门。但港英当局不同意,澳门又不宜飞机降落,故改为马尼拉为终点。1937年1月19日菲律宾与香港达成邮运协议,该航线得以延伸到香港,再与中国航空的沪港线衔接,才完成中美首次航空邮运。协议签字后,上海邮局发布通告:俟美国旧金山香港航线正式飞行后,即收寄有关邮件。并规定了邮资费用。  相似文献   

18.
傅骥 《集邮博览》2009,(9):52-52
在2009年中国(洛阳)世界邮展的展场,我遇见了我所组编的《中南解放区邮票》邮集的指导老师之一,香港集邮家潘鉴良先生。他详细观看了我的邮集,不时提出了评议,  相似文献   

19.
浦泳 《上海集邮》2009,(10):30-30
本刊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外交部、公安部集邮展览”于8月28日至30日在北京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举行。上海公安系统4名会员的6部邮集入选参展并全部获奖。静安公安分局宋林珍的《警察》和《运动场上的巾帼》2部专题邮集分别获得镀金奖和银奖,上海港公安局张伟国的《新中国“文”字邮票》和《新中国连续编号邮票》2部一框邮集双双获得银奖,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建筑上的“帽子”》是一部青少年类别的极限邮集。这部邮集也和其他成功的邮集一样,是用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耕耘出来的,在这里笔者想通过对这部邮集的剖析,来展示该邮集不断改进不断提高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