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美国新闻史上,有两个鼎鼎有名的报业大王。一个叫普利策,另一个叫赫斯特。1883年,普利策在纽约创办了《世界报》,他的名字和报纸震动了美国新闻界。赫斯特年轻时不爱学习只贪玩,但对办报却有着浓厚的兴趣,一直潜心研究着普利策办的《世界报》。1887年,24岁的赫斯特接过了银矿老板父亲的《旧金山考察报》,学着《世界报》的办报方法,使考察报成了旧金山最畅销的报纸。1895年,他发誓要与普利策争个高低,便来到了纽约,创办了《纽约日报》。  相似文献   

2.
中国向美国移民始于何时,各种说法不一;美国对中国移民的第一次官方记录,则自1820年始。据统计,目前美国共有华侨、华人140万左右,占其总人口的0.5%弱。他们绝大多数聚居在旧金山、洛杉矶、波特兰、西雅图、纽约、芝加哥等一些大都市的“唐人街”,其中又以旧金山唐人街为最多。在华文报业方面,迄今为止,除新加波、马来西亚之外,美国亦算是海外华文报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并且具有较悠久的历史。美国华文报刊的出版地,大多集中在旧金  相似文献   

3.
被公认为美国竞争最激烈的纽约报业市场,自1985年起一直没有财团愿意冒险推出新报纸。但停刊50年的《纽约太阳报》却要打破僵局,于4月16日以《太阳报》为名复刊,凭借雄厚实力,试图在纽约报业市场争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4.
封面链接     
报业大战 以6.6亿美元收购《旧金山纪事报》的赫斯特集团,为了避免触犯反垄断法,把具有113年历史的《旧金山考察者报》转让给拥有《亚洲周刊》和《独立报》的美籍华裔方氏家族。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在未来三年里赫斯特集团还必须支  相似文献   

5.
被公认美国竞争最激烈的纽约报业市场,自1985年起都没有财团愿意冒险推出新报纸。但停刊50年的纽约《太阳报》却要打破僵局,于4月16日以《太阳报》为名复刊,凭借雄厚实力,试图在纽约报业市场争得一席之地。 新报纸共聘请40名全职编采人员。《太阳报》后台财力相当雄厚,老板包括加拿大报坛大亨布莱克  相似文献   

6.
最近几年来,在美国资产阶级报业垄断集团加速发展的同时,外国资本也加快了打入美国报业的步伐。八月十三日美国《华盛顿明星报》在题为《外国人接管了美国报刊吗?》的文章里,反映了以下一些情况。澳大利亚的鲁珀特·默多克收买了纽约的《纽约邮报》。他还拥有《纽约杂志》、《乡村之声》、《新西部》几种杂志。英国的维尔·哈姆斯沃思的报业联合组织在《老爷》杂志大量投资,并准备为美国律师  相似文献   

7.
据有关媒体报道,有135年历史的美国旧金山两大英文报业之一的《旧金山观察家报》,前不久被《旧金山独立报》的华裔东主方氏企业集团收购,成为震动美国新闻界的大新闻。 据悉,方氏企业集团买下《旧金山观察家报》的当天,该报头版以整版刊出“被出售”字样,惊动四方,主流社会人士微妙心态此时毕露无遗。一些主流社会人士质疑方氏企业的  相似文献   

8.
1927年,在美国旧金山、芝加哥的部分中国左派留学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进行革命宣传,于1927年底在旧金山油印出版了不定期报纸《先锋》,作为美洲华侨反帝大同盟的机关刊物(美国的爱国华侨捐助了经费)。1930年4月3日,《先锋周刊》在纽约正式  相似文献   

9.
封面链接     
《主编与发行人》2011-4/5(1901年创办于纽约,是一家全方位覆盖北美报业发展各个方面的权威杂志)《主编与发行人》评选出25位报业青年精英今年,由《主编与发行人》评选出的25名35岁以下的报业领导精英不仅有着优良的学  相似文献   

10.
传媒链接     
纽约华文报纸竞争激烈 在纽约的地铁车厢中,你可以随时看到乘客在翻阅报纸,但如果你认为他们都在浏览《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那就大错特错了。作为全美民族文化大熔炉的心脏,纽约至少有300多份非英语类报纸,而近年来华人移民的日益增多,也让纽约华文报业的竞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目前纽约每天出版的华文日报主要有4家,分别是《世界日报》、《星岛日报》、《明报》和《侨报》,其他一些华文周报  相似文献   

11.
新闻观察     
最近,中国青年报的报道《花谢旧金山》因其中的不当文字招来读者的批评,媒体人应从中吸取哪些教训?请看深圳报业集团高级编辑刘绩辉的《一篇报道何以引来批评如潮》。  相似文献   

12.
朱咏东  梁敏 《新闻知识》2007,(12):53-54
黄色新闻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新闻史上,源自19世纪末美国两位著名报业大亨威廉.赫斯特与约瑟夫.普利策的竞争。1895年,威廉.赫斯特收购《纽约新闻报》,开始同普利策的《世界报》展开竞争。在赫斯特进入纽约新闻界前,普利策的《世  相似文献   

13.
2012年,《赫芬顿邮报》作为第一家盈利性网络媒体获得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普利策奖,在《落基山新闻报》、《旧金山纪事报》等报纸纷纷宣布停刊或破产之时,《赫芬顿邮报》的崛起是互联网时代报业转型期报业探索的重要案例,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其与之前大量转型失败报刊的重要差别在于互联网思维的运用。报业转型不是简单地用字节取代纸张,仅将纸质版报刊变身为电子报刊,转型能否成功在于思维是否转型,即互联网思维的使用和贯彻。  相似文献   

14.
纽约印刷工人的罢工使《纽约时报》、《约约每日新闻》停刊八十八天,《纽约邮报》停刊五十六天。(译者注:这三家报纸印刷工人于一九七八年八月十日开始罢工,抗议报业老板采用新印刷技术致使大量印刷工人失业。《纽约邮报》在十月五日复刊,其余两报在十一月六日复刊。根据新的合同,《纽约时报》和《纽约每日新闻》到合同的第五年、第六年为止,通过逐渐减少工人每年能够节省四百万美元。《纽约邮报》在工资上每年可节省近两百万元。)  相似文献   

15.
1996年12月9日,我们四川省报业人士访美团一行十八人来到旧金山,访问了《侨报》美西版总部。《侨报》是1990年1月5日在纽约创刊的,当时只是一份周报,每逢星期五出版,由新成立的太平洋文化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之所以新办这张报,是因为当时有两家华侨报纸相继关门。这两家报纸的一些老报人觉得没有报办不行,就自己出钱,想办法办起了《侨报》。《侨报》发刊词上宣布其办报宗旨是:“谋求华人福扯,关怀故土吾民和放眼世界”,并指出“我们生活在海外,尤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重要。一个没有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民族,是叫人瞧不…  相似文献   

16.
普利策是美国19世纪报业的先驱者和新闻教育的奠基者,对美国新闻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精于管理、勇于创新,主办的《纽约世界报》标志着美国廉价报纸取代政党报纸的新式新闻事业的开端。他凭借着独特的报业经营管理理念进行报业实践。开创了崭新的“办报作为一种重要事业的时代”。  相似文献   

17.
《青年记者》2008,(5):74
美国四家主要报业公司在2月15日推出了一个在线广告网络,据说广告商可以在任意一个联系点预订全国范围的广告,这个网络在美国的月浏览量高达5千万人次。投资者包括Tribune、甘尼特公司、Hearst和纽约时报公司,它们分别发行了各自的旗舰报纸,依次为《芝加哥论坛报》、《今日美国》、《旧金山新闻报》和《纽约时报》。  相似文献   

18.
2000年3月13日,美国著名的《芝加哥论坛报》的母公司论坛报公司,同意以8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时报——镜报公司(另一家久负盛名的《洛杉矶时报》的出版商),合并产生的新媒体巨头将成为美国排名在甘奈特和奈特——里德之后的第三大报业集团。它在美国三个最大的报业市场——纽约、洛杉矶和芝加哥拥有发行总数达360万份的  相似文献   

19.
封面链接     
《中国记者》2014,(1):128
《主编和发行人》2013-12(1990年创办于纽约,是一家全方位覆盖北美报业发展各个方面的权威杂志)新闻业的新调整为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报业正不断加强在发展规划、人员构成、教育培训等方面的调整。一是增设时代需要的新职位,包括信息图表记者、数据分析师、受众发展策略师等。  相似文献   

20.
《新闻前哨》2005,(12):68-68
美国《纽约时报》日前宣布,该报将从今年12月16日起出版电影杂志《电影全接触》,免费赠阅给纽约、芝加哥、洛杉矶和旧金山等美国8个城市的电影观众。此举,被认为是该报为扩大读者群而采取的又一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