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7月最热网议     
《青年记者》2009,(15):33-33
☆《开放社会才会有开放的心灵》/黄波,中国青年报,7月17日 内容摘要:生而为人,不能选择父母和家庭,如果先天就背负生活重累,就没有任何背景可以炫耀,但这在正常社会里并不特别让人焦虑。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贫困的歧视,而且难以通过自身努力找到向上的通道;没背景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此而遭白眼,并屡屡失去公平分配资源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周宇 《青年记者》2006,(18):67-68
2003年的非典事件中的一波三折、带来的惨重损失足以让人们不断深思。《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专家起草小组组长、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周汉华曾这样表示,“非典”很可怕,但更可怕的是信息的失真和不可获得性,由此可能造成决策失误和引发连锁反应,损失难以估量。①在此次非典事件中,信息的极度失真可谓前无古人。  相似文献   

3.
恐怖主义之所以可怕,就在于它的突发性和难以预防性,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人都可能遭受恐’阼袭击,所有这些,就在社会上造成一种普遍的担忧和不安全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恐怖主义是心理战,而不是军事战  相似文献   

4.
采访镜头画面的拍摄是电视新闻和电视专题节目中的常用镜头。镜头画面是由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组成,因此,它的画面结构单调、构图平淡,难以吸引观众,更谈不到电视画面形象的完美。那么,作为摄像记者如何力求做到采访镜头画面的完美.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对于视频截图的著作权法保护应区分视频的类型。其中,视听作品的截图作为视听作品的一部分,不宜将其视为摄影作品,相比之下,认定截图构成视听作品组成部分更为合理;录像制品截图的保护在我国有其特殊性,由于连续画面和单帧画面的独创性标准不统一,目前在录像制品截图的保护路径上难以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将录像制品的截图作为摄影作品保护,从结果上看是相对公平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网络舆论危机可在瞬间产生,摧毁力大,不容易提前猜测也难以对其加以管制,网络舆论危机可造成很可怕的结果,所以政府有必要立刻解决网络舆论危机。本文将认真阐述地方政府处理网络舆论危机时具有的不足之处,同时给出相应的建议,使地方政府更好地应对网络舆论危机。  相似文献   

7.
《电子出版》2004,(12):35-36
一直以来,唯一性体现了绘画艺术的一个价值,但同时也阻碍了大众欣赏这些艺术品的愿望,这些著名的真迹大多保存在各国家或地区的博物馆内供游客参观,更有部分作品被私人收藏家束之高阁,难以让更多的人欣赏。复制品成为满足人们对绘画艺术欣赏或收藏的一种选择,但即使是在网路与印刷极其发达的时代,任何一种复制表现方式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现在,彩色打印为人们得到真实完美的艺术复制品提供了最好的选择。 在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是最著名的美术馆之一,收藏最为丰富,其艺术品复制技术也在当今首届一指。现  相似文献   

8.
张涛甫 《新闻世界》2008,(10):108-109
舆论是社会的“皮肤”.它对社会风险的感应往往是最直接、敏感的。在如今的网络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传播和网络传播、手机传播多头并进。形成了三维一体的传播“立交桥”。在这种传播语境下,信息主体就拥有了更多的信息选择,这就更增加了风险传播的变数。风险社会与新媒体的双重因素加剧了舆论的震荡,大大增加了舆论控制的难度。风险本身可能并不可怕,可怕的往往是被舆论风险放大或者扭曲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报的生存与发展新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风生水起的出版体制改革的进行,高校学报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也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和焦点。但许许多多近乎完美的研究成果却总也难以在实践中有所作为,学报仍旧处在一种维持的状  相似文献   

10.
希腊的政治动荡迫使欧洲人作出抉择,要么大步迈向让很多德国人感到恐惧的一体化,要么走向充满危机的未来,要么现在就进行可怕的解体。没有哪种选择是可以令所有人满意的,但欧元区必须变成一个更强大的联盟  相似文献   

11.
观点集萃     
伪竞争比同质竞争更可怕客观地讲,性质相同的行业进入相同的业务领域,竞争的同质化是不可避免的。某种程度上,同质化竞争是差别化竞争的基础,差别竞争是同质化竞争发展的高级阶段。对于消费者而言,多一个同质化竞争就意味着多一种选择,而这种选择长期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张垒 《中国记者》2014,(1):79-82
报业广告收入下滑的态势从2012年就开始显现。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社长郭金平认为,"这次下滑跟以往不一样,不仅仅是市场环境改变引发的问题,而是纸媒今后怎么办的问题被凸显。更可怕的问题还在于,即使明后年中国经济、世界经济复苏了,包括纸媒在内的传统媒体恐也难以回到原来的市场份额上去。这次下滑不仅仅是经济环境偏紧的问题,而是系统性、结构性的  相似文献   

13.
编辑寄语     
每期杂志编成以后,总有几句想说而又不知从何说起的话。作为编辑,总希望自己所办的杂志期期寓满新意,所选择的文章篇篇深涵哲理,但实际上要想让一期杂志篇篇锦绣同属难能,字字珠玑更是遥不可及。因此,要达到完美的境界是十分困难的。但出于对读者的责任感,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又使得我们总是在朝着这一方向不懈地努力。其中的艰辛局外人当然难以知晓,而个中的甘苦相信每一位编辑都会深具同感。  相似文献   

14.
浏览报章杂志.收看广播电视,发现传媒在报道某些新闻中,常常插上一句:发生这些事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可怕的是什么呢?当然是不接受教训,不采取相关措施.竟至招致更多的问题.造成更大的损失等等。“并不可怕”.常常用在一些“问题性”或事故性报道中。比如,公款吃喝已成为一种“流行病”.群众颇有微词。但有的文章以为.这类事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三令五申禁不住.几十个文件管不住一张嘴。再如.一些地方虚报浮夸风严重.  相似文献   

15.
人生的培育     
在人的一生中最可怕的是顺境而不是逆境;最可怕的是“平衡”,而非“不平衡”,最可怕的是“稳定”,而非“不稳定”。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在延安枣园树下接受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采访时说出了流传于世的一句话: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看样子可怕,实际上并不可怕。  相似文献   

17.
新闻,让我们如此迷恋。速朽,但有瞬间爆发的美丽;短小,含有难以割舍的内涵;平白,具有直言相告的坦陈。生活,是新闻的云母。每一次变化,每一种现象,每一片思维,都可能纳入新闻的视线,在洞穿炫目的浮饰之后,变幻出不同的角度、选择和追求,五光十色,精彩纷呈,让人触摸到的,其实是智慧的眼神,深邃的目光。但是显然,我们对新闻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或者,对于几近完美的新闻认识,限于条件,至今仍停留在充分的想象中。新闻,是一种眼光。面对多样化选择,记者看什么?面对同样的选择,记者看到了什么?记者看到的是否是读者想看的?记者的眼光能否代表读者…  相似文献   

18.
看了电影《2012》,那出自古代玛雅人的一个预言,地球崩溃了,确实可怕。我不相信!我们不是玛雅人的后裔,我们是华夏子孙,我们的祖先没有这个可怕的预言。  相似文献   

19.
老师的眼泪     
一串晶莹的泪花从老师脸上滚下来,厚厚的一沓试卷上溅起了一层蒙蒙的水花。教室里是那样的静,惟有这单调的哭声在教室里回响。泪水滴湿了老师的衣襟,泪水唤起了同学们一颗颗忏悔的心。去年春天,我们换了一个新的班主任———朱老师。听同学们说她教英语,对学生很严厉,是一位有好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才能的年轻女教师。“上任”后,她不仅是我们学习的辅导员,还是我们的思想政治辅导员。她常说:“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再奋斗;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再追求;别人瞧不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也瞧不起自己。”为了把我们班的成绩…  相似文献   

20.
作家皮皮说,洪峰并非真喜欢孤独,他只是在开口说话时,发现与这个空间嗡嗡轰响的格格不入要不是被打,这个农历年,洪峰的计划是带着家人去人迹罕至的深山里,过几天不食人间烟火的生活,感觉那样才是彻底的放松。洪峰说,从小到大,他看了太多人群里的危险,常常最熟悉的人,一转脸就陌生得可怕。只要"关系"存在,恐惧就难以磨灭。所以,离群索居有时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